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玖富孫雷:P2P風控兩大關鍵點“透明”“小微”

  • 發佈時間:2015-02-10 09:20:30  來源:環球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書海

  

  2月9日消息,2015年伊始,網際網路金融可謂大搶風頭,短短一個月時間,從前海微眾銀行到央行開放個人徵信,再到銀監會調整結構,各大媒體頭條被網際網路金融之風席捲。

  不置可否,依託于網際網路的P2P,作為面向個人和小微企業融資渠道更加靈活、便捷,作為新興的理財方式還能實現較高的收益;同時,P2P也是現有銀行體系的有益補充,其發展具有較強的社會意義。必須面對的是,高收益往往也面臨著高風險,不規範的P2P以及風控技術不過關的P2P,其隱藏的危險也如同定時炸彈般隨時可能引爆。因此,在監管尚未落地的形勢下,對規範運作的P2P平臺來説風控能力至關重要。

  在日前舉行的“P2P網路借貸平颱風險評估與分析”研討會上,國內老牌網際網路金融機構玖富創始人兼CEO孫雷分享了玖富在P2P風控管理中的經驗和心得,為監管層和眾多業內人士帶來了很多啟發。針對孫雷的發言,可總結為兩大關鍵詞——“透明”和“小微”。

  P2P風控關鍵詞一:透明

  孫雷表示,“透明”在P2P風控管理系統中主要三重含義:一是信譽透明,二是模式透明,三是流向透明。信譽透明,即信貸的人都是可靠的;模式透明,即要讓投資人看清楚是怎麼運作的;流向透明,即要讓人知道把錢借給了誰?

  1、信譽透明。

  道理很簡單,無論是傳統金融還是網際網路金融,只有對信貸人的信譽能夠做到清晰掌控,並確認對方有還款能力時,方才敢把錢貸給對方。不過,這一點對於銀行很容易實現,因為有嚴格的考核方式;對於Lending Club也較好實現,因為美國有著良好的信用建設體系;但是對國內P2P行業來説,貸前徵信則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難點。

  因為國內P2P網貸模式的主力借貸群體是很難在統金融機構迅速獲得貸款的小微企業主以及工薪階層甚至學生群體等。這類用戶被傳統金融機構視為資産狀況不好、信用度和還款能力較差而“拒之門外”,繼而轉戰到P2P尋求資金來源。那麼如何向這部分P2P的主流目標用戶徵信,則必須要利用先進的網際網路徵信技術來支援。

  玖富孵化的“閃銀”(wecash)應用而生。wecash借助大數據分析社交資訊,能大體判斷出一個用戶的職業範圍、朋友圈、生活軌跡以及社會影響力等因素,再結合用戶自己上傳的資産資訊和銀行流水等交叉驗證,從而在信用模型中對該用戶進行打分和評估,完成授信過程。

  由此,wecash便打造了力爭讓每一個人都有信用,並且能讓信用盡可能“透明化”呈現的徵信體系,且效率超快,堪稱“閃電徵信”。只要用戶有微網志、微信等賬號,就可以在用戶的手機上閃電評估,出示具體分數,據此能拿到多少錢;且只需10分鐘即可獲得信用額度,在信用額度內,自由提現,並實現最快15分鐘到賬。

  2、模式透明。

  在Lending Club上市後,其聯合創始人蘇海德分享成功經驗時,提到第一條便是“你的模式要能讓人看清楚”。很容易理解,對於投資人來説,是否要選擇把錢放在這個系統裏,就必須得清楚的了解他。就好像沒有人會與一個自己不了解的人交朋友,即便這個人做出的口頭承諾有多誘人。這一點孫雷非常贊同。

  孫雷表示,P2P就是一種點對點打通的交互模式創新,它讓原本陌生的供求關係者産生直接關聯,並去掉了很多不必要的中間環節,本質就是要讓供求雙方的業務關聯過程清晰透明起來。但是不少公司在P2P過程中夾雜了其他內容,使得業務不透明,這是不可取的。

  針對P2P模式建設,玖富提出了“生態鏈獲得”這種市場化模式,並且開闢線上與線下流量入口,用網際網路思維與客戶互動,這就有助於目標客戶清晰的了玖富模式,並體驗玖富模式。

  目前,從線下合作商、網際網路合作商、一直到移動網際網路合作商,已經擁有超過180家金融相關企業和機構與玖富網達成了緊密合作。除此之外,玖富通還過與支付公司、保險公司合作為客戶提供全面保障,通過與律師事務所合作為客戶提供更開放的生態鏈服務模型。

  3、流向透明

  在P2P平臺上,把錢貸給了誰,他的個人信譽如何,是否具備足夠的還貸能力,相信所有投資者都非常關心的問題。目前,國外P2P在此方面做的非常完善。國外P2P運營的理念是,平臺需要讓出借人充分知道他把錢借給誰了,資訊越清晰、越透明,違約率越低。

  但目前國內眾多P2P平臺都在強調資訊透明、充分披露的,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寥寥無幾。絕大部分平臺出於不同的目的,針對每筆交易的資訊披露都十分有限,有些甚至連借款人的基本資訊都寫得十分模糊。

  而過去的一年裏多家P2P出現問題,大多與此環節的流向資訊不透明關係很大。比如有的P2P網貸平臺虛構借款事由,將募集的資金用於自己的公司經營,達到“自我融資”的目的;有的P2P網貸平臺對於借款人及借款用途疏于核查,造成大量虛假借款需求……而給借款人帶來極高的風險。

  而要從根源上解決這個問題,國內P2P行業就需要解決“流向透明”這一環節,實現真正意義的“點對點”。

  P2P風控關鍵詞二:小微

  如果説“透明”是要靠P2P平臺的模式建設與技術創新來實現的,那麼“小微”則是對P2P企業服務本質與經營理念的堅決貫徹。

  孫雷表示,P2P行業的服務對象主要是以個貸和小微企業為主體的小規模金融需求用戶,小額分散是網際網路金融安全的保障,大額貸款一旦出現問題,將大面積的波及投資者的利益。很好理解,假如1000個人把錢都借給一個人,如果這個人出問題,這1000個人都會受損失;但是若這1000個人把把錢借給了100人,那麼即便其中有個別人出現問題,那麼其負面影響就非常有限。

  玖富是對“小微”理念的堅決執行者。多年來,玖富一直堅持小微金融是網際網路金融的穩健發展的根本,只做50萬以下貸款,戶均額度在5萬左右,不做大額標的;無論是小微企業還是個體工商戶,在玖富只能以個人身份獲得貸款。為保證投資者的資金安全,

  同時,玖富對借款人的行業屬性與個人身份也要經過嚴格的篩選,訂立了嚴格的準入機制,同時尋找抗經濟週期強、跟民生消費緊密相關的標的來投資;並堅決貫徹點對點的做法,杜絕多對一,儘量降低風險。

  透過孫雷的分享,在回顧下過去一年裏消亡較快的P2P公司所暴露幾種情況:一是公司自融資金或有集資行為,二是虛假標的欺詐,三是沒有風控或經營不善,四是實力不濟卻投資大額標的。從這些問題中不難看出,發生問題的P2P行業既有道德層面的敗壞,也有經營層面的“出軌”,而並不是出在P2P行業本身。

  儘管中國的P2P行業起步較晚,的確需要一段時間來學習和消化,也需要一個自我新陳代謝的過程;但由於行業的特殊性,P2P行業與眾多投資者的財産息息相關,一旦損失,後果慘重,因此我們不能對頻繁不斷暴露的問題坐視不理。一方面,的確需要監管的介入,來掃清P2P行業的問題,為中國P2P的健康發展營造一個規範的空間;另一方面,對於P2P的投資者而言,也需要擦亮眼睛,不能只看利益的誘惑盲目選擇,而要考慮品牌較好、規範運作、系統健全以及風控能力更好的平臺。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