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手機搜狐網發佈3.0版本 掘金HTML5技術

  • 發佈時間:2015-01-16 10:44:12  來源:中國網科技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磊


  1月15日,“手機搜狐網3.0版本發佈暨Html5技術研討會”在京舉行,包括騰訊QQ瀏覽器助理總經理葉駿、W3C中國區負責人李安琪、CSDN總編輯劉江在內的行業專家,就H5技術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研討。而基於H5 技術深度開發的手機搜狐網也引發熱議,明星趙麗穎、華晨宇現場分享了手機搜狐網的使用心得。

  搜狐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朝陽表示:“目前,手機搜狐網日UV已經達到3500萬。作為流量中樞,手機搜狐網是一個完全開放的系統,包括瀏覽器、搜索引擎、社交網路等所有的應用方式均可觸達,而持續專注于H5技術積累和開發,也讓手機搜狐網滿足了眾多用戶不同終端的閱讀體驗,可以滿足包括板塊閱讀、長尾閱讀以及社交鏈式閱讀在內的三大資訊、資訊消費模式。”

  這也是國內網路媒體行業首次公開研討H5技術在數字媒體行業的應用趨勢,不少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相比其他領域,H5技術在數字媒體行業的使用可以更快看到成效,此前國際上不少媒體均推出了基於H5技術的“輕APP”閱讀界面,國內主流則以APP模式為主導,搜狐在發力搜狐新聞客戶端APP的同時,持續在H5技術上的摸索,值得行業關注。

  全流量入口構建“國民平臺”

  早在2010年,喬布斯就曾預言“全球已經開始步入H5 時代”,這也意味著HTML5(簡稱“H5”)從紙上談兵進入到實踐摸索階段,不過直到2014年底H5標準最終定稿,相比原生APP的火爆,H5技術的應用一直屬於冷門。搜狐在發力搜狐新聞客戶端APP的同時,一直堅持在這個領域持續深耕、投入,目前效果明顯。

  “從平臺覆蓋率上講,手機搜狐網堪稱‘國民平臺’,做到了全終端覆蓋,在中國所有的主流智慧手機、瀏覽器上都提供了入口。”手機搜狐網負責人童佟表示,相比新聞客戶端APP,以及目前移動端各類資訊、資訊類APP,基於H5技術的手機搜狐網擁有很多優勢,除了“輕APP”的入口之外,包括瀏覽器、社交類APP、搜索引擎都是手機搜狐網的入口,而且基於這些入口而來的用戶群體分部均勻、品質很高。

  現場明星趙麗穎、華晨宇的演示也證實了這一點。在無需適配的情況下,通過各大移動端瀏覽器,微信、微網志等社交類APP,以及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APP閱讀手機搜狐網的內容,響應速度非常快,而且各類品牌、尺寸的手機、Pad終端,在用戶界面、閱讀體驗上無任何差別,保證用戶體驗的一致性。

  “手機搜狐網目前的日UV為3500萬,流量已經超過PC端,眾多明星、企業家、高端白領群體都是忠實用戶。相信隨著H5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手機搜狐網的優勢將會得到更大展現,也將吸引更多用戶訪問。” 童佟介紹,

  經過5年的發展,手機搜狐網經歷了從1.0、2.0到目前3.0的版本迭代,不僅是在技術上完成了積累,在內容展現和閱讀邏輯上,也形成了獨到的模式。

  從頁面上看,目前手機搜狐網採用了行業內首創的“首頁+最終頁”模式,在首頁上,以“板塊閱讀”的方式,強化搜狐編輯部推薦內容,滿足用戶對天下大事的獲知需求。而在最終頁上,自媒體內容和個性化內容的呈現得到強化。基於用戶閱讀習慣,手機搜狐網後臺大數據運算內容在頁面底部“相關”、“延伸”和“推薦”板塊進行呈現。

  “透過這兩大模式,滿足用戶在資訊、資訊消費中‘頭部閱讀’和‘尾部閱讀’的需求。”童佟介紹,除了閱讀模式上的創新,在內容采編模式上,搜狐也做出了較大變革,建立了國內最大的基於移動端的內容生産團隊,包括內容采編和效果呈現上,以基於H5的技術精細化製作內容。

  H5 模式將維持中心地位?

  2014年10月28日,萬維網聯盟正式推薦H5 。對於開發者來説,H5 與原生的APP 相比優勢明顯,其開發成本僅為APP 的1/5 甚至1/10,同時可以免適配適應各移動終端,將移動端的跨平臺傳播成本降至最低,同時還將用戶體驗提高到極致,因此也引起了H5技術、應用討論的熱潮。

  “到底H5與原生APP的競爭誰將勝出?”成為當天論壇的討論的核心,由此延伸出的則是“強入口模式與開放系統到底誰佔主導”、“未來移動應用到底是一個開放系統還是封閉狀態”、“本地模式與雲端模式哪個將是主流”三大討論焦點。

  “預計在未來的幾年之內,基於H5技術的應用將會維持移動應用的中心地位。”參與論壇的多位行業人士認為,相比原生APP,H5 技術此前沒能得到很大發展的原因在於其局限性,包括用戶體驗、産品功能等,不過隨著H5標準統一,在接下來的時間裏,這些問題將會得到有效解決,而其優勢則會進一步擴大。

  “相比原生APP,基於H5 技術的應用無下載門檻、無需持續更新升級,開發者無需在應用開發、迭代上投入過多成本,而是將更多成本放到內容運營、精細化製作上。”一位行業人士指出,在國內各大媒體紛紛投入血本製作原生APP的背景下,已經借助搜狐新聞客戶端坐擁大體量用戶的搜狐,率先拋出了手機搜狐網3.0,具有很強行業示範效應。

  “H5 應用維護方便、互動性強,無需升級,對安裝設備也沒有要求,堪稱移動端跨平臺傳播利器。用戶可以將這類輕應用放置在手機桌面上,有效提高活躍度。”行業分析人士介紹,從基於H5技術的手機搜狐網3.0版本來看,搜狐對H5技術的開發非常成熟,在保證用戶資訊、資訊閱讀體驗的同時,徹底彌合了移動終端多元化、碎片化的問題,這也證明了H5技術在數字媒體行業廣闊的應用前景。

  一位分析人士表示,H5 技術極有可能成為未來首要的資訊平臺模式,原生APP開發、推廣需要極高成本,而且更新迭代還需持續投入,對於新媒體從業公司來説是非常重的壓力,基於H5技術的“輕APP”模式顯然給出了一個全新的解決方案,讓媒體可以更加專注在內容上的投入,“這也意味著接下來新媒體的競爭中,內容采編、製作的競爭將佔據更大篇幅。”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