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微信公號名掀惡意搶注潮 或被強制改名或封號

  • 發佈時間:2015-01-05 07:11:20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吳琳琳  責任編輯:王磊

  微信最近進行了2014年最後一波産品調整,備受關注的是公眾號認證的命名“鬆綁”,涉及相關內容的兩條認證新規雖然放寬了對名稱認證的限制,不可重名的規則也給了通過名稱認證的大號提供了保護,但也讓很多小號鑽了規則空子,大規模搶注“未認證成功”的大號們的名稱,比如“一條”、“視覺志”等,不斷擴大的惡意搶注現象引起了大號們的擔憂。

  對此,微信方面向北京青年報記者表示,如果有用戶認為微信公眾平臺上已認證的公眾號名稱侵犯其合法權益,可進行投訴。經核實後,我們會對侵權賬號進行強制改名或封號等處理。

  公眾號認證“鬆綁”引發惡意搶注

  微信在2014年的最後一波産品調整,先是小範圍開放文章評論功能,接著又在年關之前放開微信紅包介面,而其中備受關注的是,騰訊旗下公眾號“微信派”發佈的《公眾號認證看過來,命名鬆綁啦》,引起眾多運營者關注。此次認證新規主要為兩條,一是微信認證命名即使沒有商標,也無需再加公司名稱或簡稱;二是新註冊公眾賬號名稱將不能與取得微信認證的賬號重名。

  這條新規出來之前,微信認證需要資質和名稱都通過認證。資質認證的目的是為了證明這個公眾號的擁有者具備合法主體身份,萬一有問題也可以做到有據可依。名稱認證的要求更高,需要在通過資質認證的基礎上遞交商標證明或者其他詳細材料,並可能需要在微信號名稱前面加上公司名稱,才能認證加V。

  微信新規出來以後,顯然放寬了對名稱認證的限制,然而,讓很多微信公眾號運營者始料未及的是,不可重名的規則固然給一些通過名稱認證的大號提供了保護,但也出現了小號惡意搶注現象。尤其是像新媒體排行榜、一條、視覺志等一些大號成為惡意搶注的目標。

  一微信公眾號運營者反映,“新媒體排行榜”被一個從發佈內容到功能介紹都是吃喝玩樂的小號臨時改名後搶注了賬號。遇到這樣問題的遠不止“新媒體排行榜”一家,多個領域的大號名稱都在一夜之間被新註冊的小號搶注,比如“一條”(ID:yitiaotv)、“視覺志”(ID:qq_shijuezhi)、“商務范”(ID:bfaner)、“北京北京”(ID:beijing-beijing-123)、“南寧圈”(ID:nnarea)等。

  搶注讓未認證大號“人人自危”

  上述運營者反映,加V成功的“視覺志”12月28日才發了第一條消息,顯然是為了搶注而生。

  一條視頻副總裁范致行介紹,“一條”在認證這條路上已艱難獨行太久,僅通過渠道申述,就已被打回來了兩次。“對方給出理由是,按照規則,被搶先認證,是合乎規則的,他們也沒辦法改。”

  大號“視覺志”相關負責人也反映,新規執行之後,如果被搶注就永遠也無法再認證了,因為要保護“微信認證”的號。“微信的初衷是好的,但很多人鑽了新規則空子。”

  值得關注的是,惡意搶注現象正在逐步擴大,這次突然涌現的大規模惡意搶注行為,讓未認證成功的大號們“人人自危”。“微信出現名稱搶注大戰,團結湖參考和政知局都沒有認證成功,不會遇到麻煩吧。”

  然而讓大號的運營者們更為氣憤的是,一些微信公眾號通過臨時改名或者新註冊的方法實現搶注,其發佈內容完全與認證名稱無關,但負責審核的微信授權第三方公司卻對此沒有進行基本的確認。

  微信稱侵權賬號將會被改名或封號

  對於微信名稱出現惡意搶注的情況,微信方面表示,將對侵權賬號進行強制改名或封號等處理。

  微信方面強調,微信團隊最近對微信公眾號認證規則進行了調整。為了保證公眾賬號註冊與認證的可信度,同時防止公眾賬號惡意搶注影響用戶體驗,微信團隊還對註冊和認證賬號的數量進行了限制。同時,我們還對所有資質認證通過,名稱認證失敗的歷史賬號名稱都進行了保護。如果有用戶認為微信公眾平臺上已認證的公眾號名稱侵犯其合法權益,可通過公眾平臺左下方侵權投訴入口進行投訴。經核實後,我們會對侵權賬號進行強制改名或封號等處理。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