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第三方支付再遭整改背後:銀聯地位尷尬

  • 發佈時間:2014-11-25 13:3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湯婧

  銀聯欲再次規範第三方支付與其直連的情況。銀聯近日正式給出了切斷銀行與第三方直連的時間表,要求年底前完成所有繞銀聯轉接交易量的遷移工作。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進一步明確規範繞銀聯轉接交易,事實上是從維護持卡人以及發卡行的利益出發,能有效防範支付風險。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以及移動終端功能的日益強大,創新已經成為支付市場的主旋律。然而,隨著支付的大量創新,其風險必將伴隨。唯有在産業中探求行業標準,來作為安全與創新的平衡依據,才能真正實現支付市場的強大,為中國經濟注入持續的活力。

  第三方支付再遭整改

  中國銀聯近日發出《關於進一步明確違規整改相關要求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37家從事線下收單的成員機構須準確報備繞銀聯轉接交易遷移資訊,並明確提出要在今年內完成所有的遷移工作。具體而言,此次銀聯要求這些成員機構的整改業務範圍包括:違規套用MCC碼、不按照成員機構規則轉接交易等違規行為,並要求對現有存量商戶真實報備,商戶POS終端密鑰由收單機構分配、管理等。而與以往相比,銀聯對於此次的整改也提出了更為細化的要求,如銀聯要求成員機構須將連接銀行資訊細化至分支行,並註明收單介面、日均交易量等。

  銀聯此舉意在規範銀行與第三方支付直連情況,將繞過銀聯的業務逐步遷移至銀聯平臺。實際上,自從2012年以來,銀聯多次發出類似的“整改通知”,試圖切斷銀行與第三方機構的直連。其中,最為人所知的便是2013年8月,上海銀行曝因私自借收單機構號給支付寶用,被銀聯通報批評並處大額罰款。而在2014年8月13日,銀聯也曾召集52家與其達成協定關係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參與銀行卡收單業務運作與收單辦法解讀會議,表示跨法人交易發送方式不得繞過銀聯。

  然而,從《通知》的內容看,此次銀聯發文僅針對線下收單市場的違規套碼,與線上市場並無關聯,也就是説,網友們所關心的支付寶並不在其範圍內。

  銀聯的地位“非常尷尬”

  銀聯頻頻向線下第三方支付“動刀”,其原因便在於:首先,第三方支付動了銀聯的“奶酪”。據了解,目前我國有250多家獲得許可的第三方支付企業,第三方支付産業如火如荼。另根據iResearch艾瑞諮詢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第三季度中國第三方網際網路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20154.3億,同比增速41.9%,環比上升9.5%。在第三方支付興盛以前,銀聯是中國境內發行人民幣支付卡的唯一交易清算供應商,通道費用是銀聯一直以來的主要收入來源。但是目前,第三方支付公司都已接入主流銀行的網路支付、快捷支付的介面,繞開銀聯直接與銀行合作。可以説,第三方支付已經成為挑戰銀聯線下支付市場主導地位的最強勁對手。

  其次,銀聯壟斷優勢不再,面臨競爭加劇。今年9月,央行向國務院上報了一個關於銀行清算市場準入規則的方案初稿,內容包括跨行交易清算規則、發卡標準、賬戶管理標準,以及申請成立清算機構的門檻等。10月2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要求放開銀行卡清算市場,符合條件的外資企業均可申請在中國境內設立銀行卡清算機構,這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銀聯在中國的壟斷地位。

  再次,線上上第三方支付市場中,銀聯也已處於劣勢。據了解,在PC端,支付寶佔據半壁江山,已與180多家銀行直連,並在進行轉接清算相關業務。而在移動端,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手機錢包也正在快速攻城略地。不難看出,銀聯目前唯一有的優勢便是線下市場。因此,銀聯如不對其加大管控力度,將失去僅存的一片“藍海”。

  風險如水宜疏不宜堵

  實際上,隨著第三方支付業務的快速發展,確實出現了一些諸如偽卡欺詐、網路欺詐、洗錢套現等方面的風險,使消費者利益受到損害。一段時間以來,央行不斷出臺監管舉措來規範第三方支付産業的發展。經歷跑馬圈地、野蠻生長的第三方支付一度走到了分岔路口。而此次銀聯發出整改通知,究竟是奶酪之爭還是為了消費者安全考慮?莫不是以消費者之名行壟斷之實?

  誠然,第三方支付産業的發展需要風險防控,需要有序競爭,但更需要規範化的行業標準和執行力。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大量的支付創新雖為産業、市場帶來許多“花樣”,但過度的創新勢必將伴隨著更多的安全隱患。因此,如何在安全和創新之間尋找平衡點至關重要,而這一平衡點便是規範化的行業標準。

  與此同時,還需要加速支付收單行業的市場化,引入更多的卡組織來打破銀聯的壟斷局面,由市場來決定價格。不難發現,當前無論銀聯處於何種目的,其行為都會遭大眾詬病,之所以會産生這個問題的原因便在於,銀聯在國內市場的壟斷地位。儘管銀聯在先前也創造了諸多奇跡,如手續費全球最低、網路成長速度最快等。但只有打破其壟斷地位,才能讓市場真正實現自由且規範的競爭,併為中國經濟帶來持續的活力。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