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各地陸續試點開具電子發票 報賬頻遇阻成推廣難題

  • 發佈時間:2014-09-09 11:03:2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湯婧

  電子發票試點範圍日益擴大。去年6月份,京東開出了我國第一張電子發票,之後,江蘇、北京、上海、浙江等地陸續開展了試點落地工作。本月下旬,廣州市政府將上線試運作並開出第一批電子發票。屆時,消費者在網購時可以通過手機、郵箱和稅局官網等獲取電子發票。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電子發票可下載列印,但暫不能報銷。其實,電子發票暫不可用於報銷憑證一直是全面推開電子發票的“攔路虎”,亟需相關部門出臺配套政策將電子發票納入會計憑證。

  電子發票試點陸續鋪開

  電子發票的推廣試點工作始於兩年前。2012年2月,發改委、財政部等八部委聯合發佈《關於促進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將對北京、南京、杭州、廣州等20余個城市開展電子發票應用試點。2013年可謂是我國“電子發票元年”。2013年6月,北京京東商城開出中國電子商務領域首張電子發票以來。隨後,江蘇、上海、浙江等地陸續開展試點落地工作。

  與北京開出的電子發票不同的是,江浙一帶部分試點的電子可以作為報銷憑證。如,由杭州祐康電子商務網路有限公司開出的浙江省首張電子發票在杭州地區範圍內便可作為財務報銷憑證。而太平洋人壽江蘇分公司的開出金融保險行業的電子發票也可報銷。作為試點城市之一,廣州也不甘落後,表示在9月下旬,將選取4至5家電商企業作為試點,對個人開具首批電子發票。

  作為開除首張電子發票電商企業,京東已經開出約二千萬張電子發票,開票範圍擴展到了十二個省市。小米、易迅、東方購物、一號店等多家電商也紛紛上線使用電子發票。目前,我國多家電商企業逐步在華北、華東等區域推行電子發票,並有望于2015年在全國範圍內推廣。今年6月,在成功開具中國電商領域首張電子發票一週年之際,京東與北京市國稅局電子發票服務平臺、人保財險公司正式對接,成功開具中國首張對公可報銷電子發票。此次對公可報銷電子發票的成功開具,對國內電子發票推廣具有新的里程碑意義。

  報賬難成推廣電子發票最大攔路虎

  對消費者而言,電子發票有助其輕鬆地保存、查詢線上交易資訊,同時也是重要的維權依據;對電商行業而言,開具電子發票,可以降低企業成本;對於監管部門來説,可以減少偷稅漏稅情況發生。推廣應用電子發票是大勢所趨。目前電子發票僅是試點階段,全面推行面臨報銷憑證、全國統一、稅源歸屬、消費者與電商觀念障礙等問題。特別是電子發票不能用於報銷,使其應用價值大打折扣。

  推廣電子發票面臨的最主要問題是報銷難。目前,我國《稅務法》與《會計法》都要求報銷發票必須是紙質發票。列印的電子發票並不能得到企業財務部門的認可。當前,不少企業採購者還是放棄了嘗試電子發票。按照國家稅務部門要求,電子發票試點,僅限于個人,無法作為企業報銷憑證。

  目前電子發票還是處於國家試點階段,暫時還是只能開具給個人。費者在電商平臺採購公司物品,需要開具企業增值稅專用發票,還須選擇紙質發票。消費者在現實世界中碰到的全是紙質發票,而網路購物卻變成電子發票,從心理上會有些懷疑和抗拒。

  中小型小型電子商務公司認為,紙質發票可以直接去稅務局買發票,一旦實行電子發票,公司需自己建立系統對接,一方面要花費人力成本和維護成本,另一方面也可能遭到駭客攻擊。此外,部分電商擔心,推廣電子發是納稅的前奏,將增加企業成本進而産生抗拒心理。

  再者,各地電子發票的標準不統一,各省自行建立平臺和規範,各個平台獨立運作,未能互聯互通,資訊孤島給電子發票的接收工作帶來困難。此外,多數電商平臺一般是跨區域經營的企業,而稅源歸屬也是一個艱難的選擇題。

  多管齊下助力電子發票克服報銷難題

  電子發票能作為報銷憑證,對公司、消費者、稅務監管部門可以説是“三贏”的好事。業內人士認為,掃清全面推廣電子發票的障礙,首要解決電子發票報銷、入賬的難題。這需要從法律層面重新定位電子發票地位、監管部門出臺配套政策措施扶持與消費者改變消費觀念。

  首先,電子發票的推行需要完善現行稅務法律法規。如何從法律層面、制度層面解決電子發票具備傳統紙質發票具備的合法效力,確立電子發票作為合法入賬憑證的法律地位,保障電子發票的報銷、入賬應用,是電子發票在中國實現真正跨越式發展的前提。

  其次,電子發票的研發和推廣涉及到相關稅收徵管和財務制度的配套調整。國家稅務總局應實質參與對電子發票的研發、推廣和應用,制訂相關稅收徵管和財務制度及配套措施,如開具電子發票的資格認定、發票生成、數據傳遞等工作流程及稅源歸屬,均需明確和完善。去年年底,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檔案局四部委經多方研討後,聯合下發《關於組織開展電子發票及電子會計檔案綜合試點工作的通知》,將中國電信、中國聯通與人保財險成為首批可以接收對公報銷電子發票的試點單位。

  最後,提高消費者索取使用電子發票的觀念意識。部分消費者擔心電子發票推廣應用後,會導致中小電商、網店稅收增加,導致商品提價。因此在購物過程中放棄或拒絕電子發票的索取。其實,據媒體報道,唯品會每年花了2000多萬元來列印發票,京東商城在這方面更是花費2億元。從降低成本上看,比起紙質發票,電商或更願意提供電子發票。

  總之,下一步全面推廣電子發票,需國家層面明確電子發票的應用領域和發展目標,明確電子發票的法律效力;要建立電子發票系統的各項前期技術準備,如電子發票防偽、企業財務系統更新、稅務部門系統接入等問題;提高消費者對電子發票的接受程度,逐漸取代紙質發票。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