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0日 星期六

科技 > 創業 > 正文

字號:  

創業者自稱沒法淡定:投資場就是一場瘋子的盛宴

  • 發佈時間:2015-11-02 13:38:42  來源:大河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湯婧

  虎嗅注:本文為創業者向虎嗅的投稿。儘管文章部分內容有吐槽過度之嫌,但從某種角度上也算是當前創業生態的真實寫照,所以虎嗅發佈出來與讀者共用。為了避免廣告之嫌,虎嗅將作者所創業的公司名隱去,取公司名稱首字母“YTP”做代指。

  這麼説吧,最近有些事情讓我挺不淡定的。

  為什麼不淡定呢?這得從我現在在做的事情説起。今年四月份,我開始了自己單打獨鬥的創業項目。項目主要是做線下海購連鎖店的。其實當初做這件事的時候思路很簡單,一方面,覺得網路購物和線下購物的最大差異是線下購物的隨機性更大,容易黏住客戶,帶動社群效應,另外一方面更方便的讓小區居民能快速的在家門口買到想要的海外産品。

  根據這個想法,我和先生幾乎拿出了所有的積蓄,啟動了YTP項目。當然,線下門店沒讓我們失望,第一家門店兩個月就實現了盈虧平衡,接著就出現了第二家,第三家。截止目前,我們已經有了五家門店,月流水也幾十萬了。

  做到這兒,我和先生就想:是不是該拿點融資了?一方面可以讓YTP更快的發展,另外一方面讓供應鏈更加優化,使這件事跑的更好更快。

  但打從融資開始,我就覺得我不淡定了,投資場,就是一場瘋子的盛宴。

  不淡定一:投資人的錢到底怎麼花

  上個月,我和先生經歷了一次這一生中我覺得最省錢的旅行。因為要去寧波海關跨境購談一些合作,順便優化供應鏈,我們決定來一次寧波——上海——南京——青島的海關遊。臨行之前我們算賬,坐飛機的話,這一趟下來僅倆人的機票錢就得八千多,而且既然是去保稅區,總得帶點什麼東西回來。算來算去,還是覺得開車最划算。按照十箱油考慮,三千五百塊,過路費一千,加上住宿,五天時間六千多足夠了。先生説沒問題,反正在創業,省下來的就是賺來的。

  一路無話,車到寧波。那天晚上,我倆饑腸轆轆,但街上除了大排檔什麼飯館都沒有了。我倆順著寧波的某條小路走了好久,路上全是海鮮排擋。但我倆還是忍了,假裝沒看見回到旅館。我和先生説,省著吧,這次開車來的,還能拉回去幾箱紅酒在店裏賣,賣完了路費就出來了。咱們就叫外賣,方便還有優惠券。

  與此同時,先生的微信群裏,一個同樣剛剛融資的創業者,曬出來一張寧波萬豪酒店行政樓層的照片。是自己的錢?不是。那兄弟在融資之前窮到自己都快住不起合租房。

  我很感慨。前幾天有個投資人朋友在朋友圈發了一條文章,説剛剛遇到一個“連續創業者”拿了一份抄襲來的BP找他融資,結果被當場揭穿。這些年因為先生一直在創業,所以創業者見到的太多了,有很多人都是前一秒拿到融資,後一秒就訂了去巴厘島的機票準備大肆慶祝。可投資人的錢是這樣花的麼?

  不淡定二:資本到底幫助勤奮者,還是幫助老騙子

  我們把YTP的BP放在了幾個股權眾籌網站上。心裏暗自想著,我們畢竟是真金白銀能賺錢的公司,而且線上線下都有,YTP社群就上千人,這故事融資總能拿點錢了吧?而且我現在五家在營業的店,上千付費會員,90%的復購率,對外估值卻便宜的要死,這不算信口開河漫天要價吧。

  結果是:我們的項目在提交後,居然連審核都沒通過。

  沒錯,不是拒絕,而是沒通過。也就是説,一看是實體店,看都沒看。不過這不是我不淡定的原因,現在創業大潮,項目多被疏忽我可以理解。可再轉頭一看,發現某個無數次在媒體出現的“連續創業者”,赫然又做了一個項目,融資規模已經超過千萬。

  同樣創業,為什麼待遇不同?

  因為我們沒有錢把自己、把項目曝光在各種靠譜不靠譜的媒體上給投資人看,我們的每一分錢都得考慮門店,都得考慮線上産品,都得考慮供應鏈。但那位“連續創業者”不同,他做的事情是拿到錢首先瘋狂的宣傳和推廣自己,為此次失敗後,下次融資做準備。

  還真是高瞻遠矚呢!

  也許看到這裡,您會説我吃不到葡萄就説葡萄酸,但冷靜下來想想:投資人為什麼要投錢,不是為了捧一個明星,而是為了能讓錢變成更多的錢。

  創業就該砸錢?就該到處漫無目的的做無效的宣傳?可為什麼在我看來,有內功的項目最終都能打敗花架子呢?

  不淡定三:估值到底是故事,還是事實

  我有個朋友,之前開了個修車店,後來因為經營不善倒閉。想了半天做什麼呢?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拿出自己的傳家本事:牛肉火鍋,開了個小飯館。現在兩年過去了,門店二十多家,三個品牌,幾百人的團隊,估值,一個億人民幣。我另外還有個朋友,也搞了一個不到十平米的小店做餐飲。兩年過去了,現在依然一家店,估值一億美金。

  同樣的餐飲行業,一個比另一個體量大幾十倍,但估值卻僅僅是另外一個的六分之一。但我更喜歡第一種。為什麼?踏實。

  這是商業的本質,做餐飲,就踏踏實實的做,每天翻臺率多少,利潤率多少,這是評定估值的一個重要標準。餐飲不是講故事,其中最核心的內功就是這東西是不是好吃,是不是大家都願意吃,而不是你有一個上億美金的故事,核心的産品卻誰吃誰説難吃。

  同樣,作為創業公司,YTP到現在也算是盈利了——至少我可以自給自足,每個月賺到的錢可以拉平各種挑費,還能讓我們全家人過的很舒服。但一説到融資,YTP就吃虧了,為什麼?因為我們不會講故事,不會吹牛。

  可咱畢竟是人類,人類就得吃飯,就得活著。有些人牛吹的好,也許能讓自己吃好喝好睡好,但花的是誰的錢?

  最近在朋友圈流傳一份名單“O2O死亡名單”,裏面各行各業五花八門的企業都有,仔細算算,這些挂掉的企業加起來至少花了幾十億了,可全都死了。誰活了?就是線下的那些小生意者。現在,我們的生活確實方便了,一個手機,滿足一切生活的需求。另外,還有動不動的補貼,又便宜又好用。所以現在我和先生總在開玩笑的一句話就是“讓上天保祐這些可愛的投資人吧!”

  這裡的問題就是,到底誰賺錢了?

  説句不客氣的話,這些動輒以億估值的公司,有一大部分毫無估值的價值。如果一定要估值的話,還不如給這些O2O公司簽下的線下企業去估值。

  這裡再説一個例子:我有個好友的老公今年四月份開了一家汽車保養店,開業之後,每天都會有四五撥汽車O2O到府,啥都不求,只要你簽合同就行。後來好友的老公和我先生聊天,説自己O2O合同都不知道簽了多少份了,到現在一個訂單都沒有。先生樂了,説你還指望他們給你訂單?他們早就拿著簽好的合同去騙下一輪的融資了。

  但創業的估值演算法不應該是合同簽了多少份吧!這樣的故事也天天發生在YTP的各個門店身上。每天我都會接到從各個門店來的合作請求,都是O2O,都是這個補貼那個補貼。我只想問,這樣湊估值,真的有意思麼?

  不淡定四:職業經歷到底對成功率影響多大

  YTP沒什麼特別的團隊。我是YTP的負責人,現在主要負責供應鏈和整體的管理。先生技術出身,幫我做整體的CRM、收銀、訂單系統、微信,還幫我做一些店內活動策劃。先生有位朋友,出身名門,因為現在還在三巨頭中的某個公司擔任重要職位,所以不便説是誰,但他幫忙負責全部的合作推廣工作。重點有股份的,就我們三個人。另外,還有幾個店的負責人,一起扛紙箱,當送貨員。

  事實上這個團隊裏,除了門店的售貨員之外,沒有人有零售的職業經歷。所以之前我們一直沒有融資,也是擔心這個,覺得投資人會不會説你沒有零售經歷,我不投給你。反而現在我不怕了,為什麼?並不是因為我懂零售了,在零售行業,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十年,我都是一個小學生。不怕的原因是:如果有投資人介意這個,那我也不用聊了,耽誤大家時間到了最後,還是那句“我們持續保持關注”。

  誰不是從0開始學習的,馬雲的英語老師職位和網際網路創業公司領導人職位之間差距十萬八千里,照樣不是學到了今天,幹到了現在。那麼為什麼我不行。

  我,原來人民郵電出版社電腦分社的副社長,中文線上數字版權部門的KA總監,某個創業公司的聯合CEO,北郵本科,北大、中科院雙學位碩士。這些都足夠輝煌吧?但分給誰看,給有些投資人看,這些就都弱爆了,因為你不懂零售。

  最後的話

  最後説什麼呢?反正説完這一堆,我也淡定了。做企業,不能指著投資活著。先生在創業的時候,記得有位投資人朋友對他説:沒有人給你雪中送炭,只有人給你錦上添花。那麼就這麼著吧。

  商業的本質是以物換物,説白了,先賺錢吧,連一頓牛肉麵的錢都賺不到,還空談個什麼夢想?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