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2日 星期四

科技 > 創業 > 正文

字號:  

騰訊開放5年,馬化騰的4封信提及最多的是什麼

  • 發佈時間:2015-10-20 09:23:46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開平君  責任編輯:王磊

  2015騰訊全球合作夥伴大會將於10月22日-24日在重慶舉行。近日,騰訊董事局主席兼CEO馬化騰再次發表《給合作夥伴的一封信》,這也是馬化騰自2012年騰訊合作夥伴大會舉辦一週年以來,連續寫給合作夥伴/創業者的第四封信。

  在這四封信加一篇演講總共約1萬五千字的內容中,馬化騰提及最多的關鍵詞是“開放”,達84次;其次是“合作”和“用戶”,分別為67次和65次。其餘高頻關鍵詞還包括“夥伴”、“創業”、“創新”、“連接”、“生態”、“未來”等。

  關鍵詞詞頻分佈

  對比研讀馬化騰的連續四封信和2011年首屆騰訊合作夥伴大會開工化騰的現場演講,可以深刻體會騰訊開放格局的不斷深化,及在開放心態以及生態戰略上的不斷成熟。

  關鍵詞:開放

  時至今日,我明顯的感受到:企業再大,能力都是有限的。很多行業都有很深的專業性,只有開放協作,才有可能創造出共贏的未來。(2015)人們都用“九死一生”來形容創業的艱難。幸運的是,我們遇上了開放平臺。開放平臺提供一個無風險零成本的創新創業機會,大大地降低了創業門檻,還提供豐富的能力和資源,創業成功率翻倍。(2013)網際網路的本質是連接、開放、協作、分享,首先因為對他人有益,所以才對自己有益。(2012)在這裡我很肯定地跟所有的合作夥伴承諾,騰訊的開放是不可逆的,這扇大門只要一打開,就不會關閉。開放之路一定會出現很多挫折,一定會出現各種問題,但是我們只要抱著一個發現問題就去解決問題這樣的一種態度和決心,而不是走回頭路。那麼我相信這個開放之路必將能夠走到底,而且給所有人帶來實惠。(2011)賺錢並不是我們做開放平臺的唯一目的。在整個開放平臺上,我們希望越來越多的開發者能夠成功,整個平臺才叫做成功,而並不是騰訊一家賺到錢這才叫成功。(2011)

  關鍵詞:合作

  五年來,隨著騰訊與合作夥伴開放協作的深入,我對於“合作夥伴”的理解,也變得逐漸清晰起來:合作夥伴對騰訊來説意味著什麼?騰訊該如何促進合作?通過合作,我們可以共同為社會貢獻些什麼?在下一個五年伊始,我想和夥伴們分享,也期待與大家一起,形成真正開放的新生態,共贏未來。(2015)我堅信,“合作夥伴”是一個生態型組織裏與用戶、員工同樣重要的第三條生命線。五年來,毫不誇張的説,合作夥伴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騰訊的未來。(2015)在一個沒有邊界的生態型組織中,騰訊的價值和角色在於:作為一個“連接器”搭建起新時代的新型基礎設施,通過提升“連接力”連接更多的合作夥伴,也幫助合作夥伴延伸自己的“連接力”。(2015)未來,我們是永遠的合作夥伴。創業者與騰訊有更多的合作空間,不斷地實現産品互聯、業務共用、多網互動或內容互相授權。

  未來,我們有所為有所不為。一方面,在專業領域深耕細作,打造最好的用戶平臺;另一方面,培育産業鏈,讓更多的騰訊合作夥伴走向成功。

  未來,我們進一步開放思維。向網際網路産業的更高境界邁進,共同構建一個跨屏的跨界的新生態系統,與各位合作夥伴一起培育這片森林。(2013)兩百億。這是騰訊的收入嗎?不是,我希望是通過開放平臺和所有的合作夥伴一起,能夠再造一個騰訊。兩百個億是希望所有合作夥伴,尤其是中國的合作夥伴來共同分享和打造出來的一個數字。(2011)

  關鍵詞:用戶

  騰訊從做一款産品起家,在早期的激烈競爭中得以生存下來,除了各種運氣,關鍵在於“一切以用戶價值為依歸”,一心只想做好産品體驗。自始至終,用戶、員工都是我們的兩條生命線。(2015)展望未來的五年,用戶、員工、合作夥伴三者的邊界將可能逐步打破,形成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長狀態。這將為我們展開全新的想像。(2015)我們做的是網際網路連接,如果不能理解另一端的網際網路新興主流用戶群體的消費行為、使用習慣是什麼,這將會成為最大的隱憂。經常要問下年輕的九零、零零後,測試一下,你的産品他們會喜歡嗎,他們的小夥伴喜歡嗎,比我們自己要看得更準。(2014)騰訊開放平臺白皮書的大量數據表明,開放平臺已是用戶與內容,用戶與開發者之間互惠互利的最佳橋梁。這兩年,騰訊開放平臺出現很多很有意思的網際網路應用,深受用戶喜愛,不僅獲得收入,也給騰訊帶來了增值,取得了三方多贏。(2013)騰訊形成了一個“10/100/1000法則”:産品經理每個月必須做10個用戶調查,關注100個用戶部落格,收集反饋1000個用戶體驗。這個方法看起來有些笨,但很管用。(2012)

  2015《給合作夥伴的一封信》

  內容摘選:

  五年前,我們不會想到如今的開放平臺已經成為了數百萬創業者聚集的平臺,也未曾想到會有如此多的合作夥伴和我們一起共建生態。展望未來的五年,我暢想著:用戶可以更靈活地參與到個性化的産品和服務中去,員工將在創業的環境中獲得成長的動力和成就的喜悅,而合作夥伴可以從多樣化的連接中獲得更豐富的價值回報。更奇妙的是,用戶、員工、合作夥伴三者的邊界將可能逐步打破,形成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長狀態。

  1、合作夥伴是生態型組織裏的第三條生命線。

  時至今日,我明顯的感受到:企業再大,能力都是有限的。接觸越多的合作夥伴,我越是會有一種敬畏心:很多行業都有很深的專業性。只有開放協作,才有可能創造出共贏的未來。我喜歡自留“半條命”這個説法,把另外半條命交給合作夥伴。騰訊並不希望成為一家傳統意義上的大公司,而更渴望生長進化成一個共用共贏、沒有邊界的生態型組織。

  2、連接力是一種具有普惠價值的商業服務能力。

  連接,是網際網路的本質。所謂“連接一切”,無論是連接人與服務、設備或數字內容,根本上還是為了滿足人的延伸。在一個沒有邊界的生態型組織中,騰訊的價值和角色在於:作為一個“連接器”搭建起新時代的新型基礎設施,通過提升“連接力”連接更多的合作夥伴,也幫助合作夥伴延伸自己的“連接力”。騰訊所要努力的方向,是一方面以“連接力”服務合作夥伴,努力塑造更具多樣性、更活躍緊密的合作夥伴關係,提升整個生態的競爭力;另一方面,我們通過“連接力”加速行業間的跨界融合,推動形成産業無界的新業態和新格局,讓生態中的每一位合作夥伴都能因此受益。

  3、“網際網路+”可以賦能于最微小的個體,以新型生産力激發社會創新力。

  今年以來,“網際網路+”的影響力席捲中國。“網際網路+”不僅在推動網際網路與各行各業的融合,更是在連接每一個微小的個體。“網際網路+”所促動的連接正在“賦能於人”,賦能于最微小的個體夥伴。當大量的個體相連,他們將可能具備超越個體本身的能力——不僅可以形成自己的個體品牌,更可能通過連接形成自組織,發生各種形態的經濟活動。

  2014《給合作夥伴的一封信》

  內容摘選:

  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隨著更多的用戶需求和更多的産業領域的連接,給各行業都帶來了空前的機遇,新的遊戲規則正在形成。無論是網際網路的從業者,還是傳統領域的創新者,都要更主動、更積極地參與到這場變革中來。在創業的道路上,對移動網際網路有敏銳的前瞻性、了解年輕用戶群體、及時進行産品更新迭代、堅持創新精神的團隊,才會是最後的勝利者。

  1網際網路將更多連接用戶需求。

  網際網路不是新經濟新領域獨有的東西,最終它會像蒸汽機、電力等工業化時代的産物一樣,成為可以給所有行業應用的工具。我們想做最底層,上面由傳統行業自己搭載自己的邏輯,來應用在自己的領域,這裡面的空間是無窮的,也是我們做不了的。每一行都很深,需要各行各業用起來,才能發揮移動網際網路的最大威力。騰訊將成為一個網際網路連接器,一端連接合作夥伴,一端連接海量用戶,共同打造一個健康活躍的網際網路生態,連接一切。

   2、移動網際網路將延伸到更多産業領域

  從移動網際網路的使用時間來看,現在人除了睡覺,幾乎16個小時跟它在一塊,比PC端多出十倍以上的使用時間。這裡的空間無比巨大。移動網際網路才是真正的網際網路,這裡的連接和延伸將會從點到面,不斷放大。“網際網路+”不斷創新涌現,“+”是指各種傳統行業。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各傳統領域如果不創新,必然會面臨巨大挑戰甚至快速被顛覆。

  3、要懂年輕消費群體,並讓他們參與決策

  騰訊的理念是以用戶價值為依歸。在90後興起的時代,我們更加要去了解這群用戶的心理偏好。我們做的是網際網路連接,如果不能理解另一端的網際網路新興主流用戶群體的消費行為、使用習慣是什麼,這將會成為最大的隱憂。沒有人保證一個東西是永久不變的,因為人性就是要更新,即使看上去你什麼錯都沒有,也要不斷更新迭代、順應潮流。

  4、移動網際網路創業,需要更多的創新

  在傳統行業會有資金密集型扭轉的機會,但移動網際網路基本不太可能,因為這個市場不是拼錢,也不是拼買流量,更多是拼團隊。創業成功還是失敗,很最關鍵的要看團隊的精神,以及創新的能力。隨著移動網際網路在更多産業領域的連接和滲透,需要更多的創新來改變原有的業態模式,更快速高效地轉化為更強的科技生産力。

  2013《創業者寫給創業者的一封信》

  內容摘選:

  未來,我們是永遠的合作夥伴。創業者與騰訊有更多的合作空間,不斷地實現産品互聯、業務共用、多網互動或內容互相授權。未來,我們有所為有所不為。一方面,在專業領域深耕細作,打造最好的用戶平臺;另一方面,培育産業鏈,讓更多的騰訊合作夥伴走向成功。未來,我們進一步開放思維。向網際網路産業的更高境界邁進,共同構建一個跨屏的跨界的新生態系統,與各位合作夥伴一起培育這片森林。

  1、創新思維

  網際網路的競爭生死時速,用創新的方式去突破,才具競爭力。網際網路從來不論資輩,沒有先來後到。無論是應用還是平臺,無論是員工還是管理者,都應該敢於挑戰、勇於試錯。正是因為不斷地嘗試,經歷過失敗,才能深入學習,才能寬容失敗,才能理解多樣性。新的挑戰帶來新機會和新活力,實時激發我們個人及團隊的靈感。

  2、創業精神

  選擇“創業”,其實是選擇了這個生活方式,與你所在的家庭、職位、平臺、環境沒有特別大的關係。發現自己的興趣、渴望、理想,專注地去發揮自己最擅長的那個部分,就是有夢想有行動力的創業者,在哪都能創造和貢獻自己的價值。在騰訊開放平臺百萬開發者中,我們看到個人創業者達到70%,中小企業超過96%,創業精神已成普世價值觀。

  3、創造價值

  用戶價值,是網際網路産品的立身之本。從QQ的第一個産品經理開始,我們就堅持用戶價值至上的原則。當騰訊做開放平臺的時候,我們不僅關注平臺對開發者創業者的價值,關注應用內容的健康度,也關注著整體産業生態鏈、創業的生態圈。

  2012《給合作夥伴的一封信》

  內容摘選:

  我把14年來騰訊的內在轉變和經驗得失總結為創造生物型組織的“灰度法則”,這個法則具體包括7個維度,分別是:需求度、速度、靈活度、冗余度、開放協作度、進化度、創新度。

  需求度:用戶需求是産品核心,産品對需求的體現程度,就是企業被生態所需要的程度;

  速度:快速實現單點突破,角度、銳度尤其是速度,是産品在生態中存在發展的根本;

  靈活度:敏捷企業、快速迭代産品的關鍵是主動變化,主動變化比應變能力更重要;

  冗余度:容忍失敗,允許適度浪費,鼓勵內部競爭內部試錯,不嘗試失敗就沒有成功;

  開放協作度:最大程度地擴展協作,網際網路很多惡性競爭都可以轉向協作型創新;

  進化度:構建生物型組織,讓企業組織本身在無控過程中擁有自進化、自組織能力;

  創新度:創新並非刻意為之,而是充滿可能性、多樣性的生物型組織的必然産物。

  創意、研發其實不是創新的源頭。如果一個企業已經成為生態型企業,開放協作度、進化度、冗余度、速度、需求度都比較高,創新就會從灰度空間源源不斷涌出。從這個意義上講,創新不是原因,而是結果;創新不是源頭,而是産物。企業要做的,是創造生物型組織,拓展自己的灰度空間,讓現實和未來的土壤、生態充滿可能性、多樣性。這就是灰度的生存空間。

  2011:開放的八個選擇

  內容摘選:

  關於開放的八個選擇:

  第一,如果在開放的探索中出現挫折,我們一定是選擇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是退縮。

  第二,開放程度,我們一定是選擇全平臺開放,而不是有所保留。

  第三,面對任何觸犯用戶利益的事情,我們一定是選擇“零容忍”。

  第四,開放絕不會簡單賣入口,我們的選擇是提供全方位平臺支援服務。

  第五,在規則制訂上,我們選擇廣納賢言與時共進,而不是一言堂式的一錘定音。

  第六,在利益的優先順序上,我們選擇優先成就夥伴,再成就自己。

  第七,對開放平台中同質化應用和創新應用之間,我們一定會選擇扶持創新。

  第八,騰訊開放的意義,到底是經營策略的轉變,還是公司使命的變化?我們的選擇是後者。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