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皮者陳歐:美貌經濟學
- 發佈時間:2014-08-06 09:33:2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湯婧
即使這個世界終究是看臉的,將外貌的價值最大化到陳歐那樣的程度,仍然古今中外罕有其匹。但假如和公眾期望産生嚴重的撕裂,那麼陳歐對於自己公眾形象的塑造,就有點“畫皮”的味道了。
不管怎麼黑他,只要審美觀不是過於非主流,都不得不承認,陳歐生了一副好皮囊。他顯然了解並欣賞自己的美貌,並且懂得善加利用。善加利用四個字,説起來容易,做起來就難了。
即使這個世界終究是看臉的,將外貌的價值最大化到陳歐那樣的程度,仍然古今中外罕有其匹:隨著一手創辦的聚美優品於今年5月在美國上市,陳歐的身家急劇膨脹到接近百億元人民幣。
而這個令人匪夷所思的財富神話,是從陳歐將自己的照片刷滿地鐵站墻壁開始的。“我是陳歐,我為自己代言”的宣言一炮而紅,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商業帝國,從這個當時還不到30歲的男人光滑的面孔上以光速拔地而起。
陳歐的成功是時代和個人英雄共謀的結果。這個時代允許特立獨行,寬容男色消費,宋朝時名將狄青因為長得太過俊秀,上陣時總是帶著面具,而如今的弄潮兒在商海搏殺時,則驕傲的把臉作為旗幟。
美貌成為財富敲門磚的歷史並不悠久。在中國古代,美貌是一種私享特權,不具備公共性。女性一生中的大多數時間都待在家裏,縱然貌美如花,只能供丈夫欣賞,被他人多看幾眼都是罪過。太漂亮的女性被認為是危險的,所謂傾國傾城是也,中國歷史上的四大美人,除了王昭君被漢帝用以和親,評價較為正面之外,其他三人都被視為紅顏禍水。但王昭君的價值,和《西遊記》與《西門豹治鄴》中被投入水中的童男童女一樣,不過是一種犧牲品而已。
帥哥也沒什麼好處。有人説古代選官要看長相,但那主要是為了防止官員相貌跌破底線,以致失了朝廷體面,重點是審醜而非求美。何況官方的審美標準是五官端正,秉承儒家中庸之道,過於漂亮的花美男就跟美女一樣,並不受主流意識形態的待見。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最注重男性相貌的時代,身為帥哥,福利最多也不過就像衛玠那樣,坐牛車出去逛一圈,回來車上裝滿婦女同志拋來的梨桃瓜棗,一不小心還被過於熱情的粉絲給嚇死了。
只有在秦樓楚館之中,美貌才成為一種可以在有限的公共空間中流通的商業資源。但美貌的公共性在此是虛幻的,因為美人們並不擁有産權,處置美貌的權力掌握在老鴇手中。
直到現代,在個人權利得到法治保障後,美貌方才獲得自由,得以在公共空間暢通無阻。美貌作為一種消費品的地位不僅得到承認,而且揚眉吐氣,一改之前被壓抑被損害的狀態,登堂入室,成為一種備受推崇的價值。
如今那些個人價值通過美貌來實現的職業,比如演員、模特等,無不利潤豐厚,一些一線男藝人的年收入,有時甚至過億,即使這個行業成功率極低,人們仍然如飛蛾撲火,屢仆屢起。這一點光看北影、中戲等藝術院校每年招生時的盛況就可見一斑。哪怕在並不靠臉吃飯的行業中,美貌仍然是增值利器——有調查顯示,帥哥靚女的年收入比普通人高出15%左右。
當然,説聚美優品的成功僅僅靠臉,陳歐有充分的理由感到委屈:尼瑪老子是斯坦福的MBA啊,老子和徐小平談笑風生啊,管理這麼大企業、這麼多人,光靠臉的話,u can u up……但即使只是敲開寶藏大門的敲門磚,或者阿里巴巴的咒語“芝麻開門”,美貌在公共空間之內由想像力催化後迸發的力量,仍然令人目眩神驚。
但作為商業資源的美貌在祛邪之後,也面臨著新的問題。
公共性賦予美貌以力量,不過,在其如大鵬兩翼般無限延展和遮蔽之下,美貌主權往往有被顛覆的危險。陳歐對其個人形象——即美貌——的行銷,讓其成為一種公共産品。而公眾和陳歐對其公眾形象的理解之間,必然會産生張力。在成名之前,美貌的所有權屬於陳歐,而站在時代潮頭“為自己代言”後,陳歐擁有了財富和影響力,但代價是不能不按照公眾的期待和要求塑造自己。
如果和公眾期望差距不大,那麼陳歐維繫自己公眾形象的努力,就像化粧那樣輕易;但假如和公眾期望産生嚴重的撕裂,那麼陳歐對於自己公眾形象的塑造,就有點“畫皮”的味道了。
聚美優品從創辦到上市,僅僅用了三年,這三年間,不斷傳出聚美優品售賣假貨的消息,聚美優品和陳歐從未承認。7月28日,騰訊發表調查報道,指出聚美優品的第三方手錶商戶“祥鵬恒業”涉嫌售假,並詳細曝光其整個運作産業鏈,公眾對聚美優品和陳歐的質疑達到了最高點。與此同時,陳歐涉嫌創業履歷造假又被舊事重提。
對於醜聞,陳歐的反應極具戲劇性。一段關於聚美優品的消息在朋友圈流傳甚廣:“據説陳歐暴怒,宣佈’剁掉整個奢侈品部門’,並質問在場高管’只審資質文件有什麼用?’”
“剁掉”這個詞,有種血淋淋的既視感。即使股價狂瀉10%,以往總是以聚美優品形象代言人自居的陳歐,這次一直沒有出面解釋。也許是這次沒畫好,出來怕嚇著大家。
最後送上一段陳歐2012年説過的話,大家共勉,不過陳歐自己可能已經忘了:
我這個人有“道德潔癖”,很在乎價值觀,不合理的事情我看不下去,我對真善美的追求一直很強烈,加上在國外呆了很多年,對於不太好的現象我不會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是要做出最直接的反饋和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