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科技 > 家電 > 正文

字號:  

合規經營是家電業2025規劃的“壓艙石”

  • 發佈時間:2015-05-11 11:34:38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書海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中國家電行業在産業教父何享健等人的胼手胝足和篳路藍縷中一路成長壯大。追慕往昔,過去的30年在記憶裏擦亮火花,照亮繼往開來的新十年。

  新的十年,中國正傾力打造中高端製造業版圖,竭力改變製造業大而不強、低端産能過剩的心腹之疾。中國家電業作為中國製造業的支柱産業,面臨著迫在眉睫的産業升級重任。下一個十年,中國家電業須完成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中國速度向中國品質、中國産品向中國品牌三大轉變,推動中國家電業躋身全球第一陣營。

  從産業規模和全球影響力而言,中國家電企業的商業版圖逐步擴大,品牌知名度蜚聲中外,甚至有與日韓、歐洲品牌比肩之勢。逐步增長的營收數字似乎也能掩蓋軟實力上的差距。

  不過現實總是很殘酷。不久前,蜂擁進入島國瘋搶電飯煲的本國國民確實幽了國內家電企業一默。全球最大的家電製造之國的電飯煲仍然不能贏得本國國民青睞,在産業競爭中優勢盡失的日本品牌仍能俘虜中國消費者。中國企業頗感成長的煩惱。之後國內企業美的在島國亮劍,發佈新的電飯煲産品。

  行業內對此番打擂頗為稱讚,認為不僅為本國製造業贏得了尊嚴,也凸顯了中國家電業的不俗實力。不過,比武企業被賦予了更高的要求,企業要對産權進行保護,對專利智慧財産權要尊重,建立技術至上的管理體系。

  整體來看,中國家電企業良莠不齊,企業自律意識尚顯不足。

  國內家電行業智慧財産權環境並不盡如人意,侵權事件屢有發生且不易認定,侵權企業對相關技術調整就能規避法律條款。在此局面之下,不少企業奉行拿來主義。

  在國際市場上開疆拓土,仍沿襲此作風,急功近利,不遵循當地法律,野蠻破壞出口國商業規則。在産品的生産研發過程中,炒作、造概念的現象還大肆存在。看似的捷徑繁榮一時,實際上積弊難返,步入衰微的企業不在少數。

  正是國內企業不重視的“涓埃之功”得以成就不凡品牌忠誠度和産地崇拜感。中國如果想學到日本、德國製造業的發展精髓,完善的法制體系保駕護航、遵紀守法的自覺意識,不可或缺。

  中國的産業改革是增量改革倒逼存量改革的過程,增量從哪來?毫無疑問是來自企業的創新。

  中國製造2025將從國家戰略角度推進製造業的全面深改。改革並非全盤否定過去,但一定會顛覆某些方面既有的思維邏輯。

  每一個改革,都要有不破不立的精神,都是一種衝破既有利益格局的勇氣。提及改革總顯得波瀾壯闊盪氣迴腸,是因為改革散發著冒險精神和理想主義氣質讓人著迷。

  米蘭昆德拉説,永遠不要認為我們可以逃避,我們的每一步都決定著最後的結局,我們的腳正在走向我們自己選定的終點。

  本報將從下期推出關於中國家電企業製造力解讀的系列報道。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