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9日 星期四

科技 > 家電 > 正文

字號:  

發改委能否叫停空調價格戰?

  • 發佈時間:2015-05-04 13:18:17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張欽  責任編輯:湯婧

  五一小長假到來,國內家電廠商又調動各種促銷資源,鉚足勁兒為節日裏的價格大戰摩拳擦掌。其中,空調成為五一小長假家電價格戰的主角兒。不過就在昨天上午,國家發改委突然召集國內空調廠商和主要渠道經銷商,要求空調廠商和主要渠道經銷商在即將到來的空調銷售旺季中,控制空調銷售價格。選擇在五一小長假的前一天召開這次會議,發改委的用意再明顯不過,就是讓這些空調廠家們悠著點兒,打價格戰可別出格!

  發改委提醒價格戰別碰“壟斷紅線”

  昨天上午,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與反壟斷局召集國內多家空調製造企業和家電流通企業人士在北京召開了一場名為“規範價格競爭、繁榮空調市場”的提醒告誡會,包括格力、美的、國美、蘇寧等行業領軍企業都有代表參會。而且根據發改委要求,各企業的參會人員既包括企業副總以上級別,同時還有負責法務、市場行銷方面的負責人參加。同時,包括中國家電協會、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北京發改委、廣東發改委也派出代表參加了會議。會上,發改委反壟斷局方面提醒這些空調製造商和銷售渠道商,在價格競爭時應該在法律範圍內進行,不能搞價格同盟操縱價格,同時也不能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進行傾銷。

  有參會的企業人士昨天向北京青年報記者透露,在這場兩個多小時的會議中,發改委反壟斷局相關人士只是對空調行業愈演愈烈的價格戰做了提醒,但並沒有表示已經有企業觸碰了法律紅線,因此這確實是一場提醒告誡會。據悉,發改委官員在會上表示,自去年9月份以來,空調行業一而再、再而三地掀起了三輪價格大戰,有一些需要警示的地方,其中最為關鍵的是兩點,一是,不能搞價格同盟,也即經營者之間不能通過協議、決議或者協調等串通方式操縱價格;二是,不能搞超範圍價格戰,也即經營者不能憑藉市場支配地位,以排擠、損害競爭對手為目的,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壟斷價格傾銷。“他們特別提到了‘高通反壟斷案’,要求空調企業的促銷行為引以為戒。”這位人士補充道。

  空調價格戰去年底捲土重來

  平息了整整五年的家電價格戰是從去年國慶前夕硝煙重起的。去年國慶黃金周前夕,一直宣稱從不降價促銷的格力空調率先發起,其在廣告中就直言這是“20年首次發起空調價格戰”,打出變頻空調最低2499元的特價,較以往價格下降了30%左右。緊接著排名國內空調第二位的美的也宣佈迎戰,啟動了號稱“30年一遇的龍捲風”,其産品緊咬格力的價格,將變頻空調的最低售價打到2399元。

  隨後,在兩大龍頭品牌的價格壓力下,眾多二線空調品牌也不得不硬著頭皮迎戰,很快整個空調行業的降價風潮迅速蔓延。到今年3月份,格力和美的的空調價格戰愈演愈烈,而且又有了國美、蘇寧這兩大對頭的分派加盟。很快,999元一台的1匹冷暖空調也出現在市場上,而之前市場上最便宜的1匹空調價格至少要1600元,業內人士驚呼:空調價格一下跌回了六年前!

  其實從去年下半年以來,除了空調企業打響的價格戰,彩電價格戰也曾爆發。進入今年以來,包括廚房電器等更多品類都參與到價格戰中,價格戰的頻度也愈發密集,而且由廠家單方面發動價格戰演變成廠家與商家結盟的形式。“今年春節以後,行業內主流的廠家和商家頻繁接觸,接連策劃各種價格戰,基本是半月一小搞,一月一大搞!”有家電行業人士告訴北青報記者。

  告誡會能否起作用“很難説”

  空調行業之所以成為家電價格戰最激烈的戰區,與其去年的庫存高企密切相關。有數據顯示,去年我國空調行業的整體庫存可能高達4000萬套。“4000萬套是什麼概念?”家電行業分析人士劉荷清在接受北青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去年全國空調市場整體銷量也不過4200多萬台,4000多萬套的庫存就意味著今年所有空調廠家全都不生産也夠用了。北青報記者從其他渠道也得到去年庫存不會低於4000萬套的資訊,而且幾乎是一、二、三線品牌的庫存都很大,其中格力、美的首當其衝。這也正是為什麼作為行業老大的格力去年9月份就迫不及待地打起空調價格戰,而美的也立即跟進。

  應該説,格力、美的的空調價格一直在行業內屬於高位,他們的降價舉動確實帶來了銷量、清理了庫存。但大品牌降價引發連鎖反應的則是,以往依靠與一線品牌價格優勢的二、三線品牌幾乎就賣不出去了。“整個行業就看著格力、美的出貨了,別的經銷商都哭死了!”有行業人士告訴北青報記者,格力、美的的價格戰已經衝擊了國內空調行業的格局,威脅到很多品牌的生存,這可能才是發改委出手的真正原因。

  不過對於發改委昨天這次提醒告誡究竟能不能起到作用,有行業人士認為“很難説”。“反壟斷部門之前查的操縱價格都是賣高價,如今卻干預賣低價至少在輿論反應上恐怕沒有那麼順理成章。更多的可能只會在是否存在價格同盟、損害同行利益的方面進行規範。”一位行業人士認為,在低於成本價銷售方面恐怕很難説得通,企業為了清庫存降價銷售其實是各個行業通用的規則!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