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科技 > 家電 > 正文

字號:  

家電離免費還有多遠?

  • 發佈時間:2015-01-27 08:46:54  來源:新華網  作者:吳君蒙  責任編輯:王磊

   “未來冰箱應該完全免費,通過背後的數據和服務去賺錢。”京東商城CEO劉強東日前在某活動上的這一表態引發業內激烈爭論。隨著網際網路的介入,家電産業的盈利鏈條被拉長,盈利不再局限于硬體售賣,後期的應用和服務掘金為前期的免費銷售提供了理論上的可能。

  價格,被進一步拉低

  目前,家電産品雖然還少有免費增送的現象,不過由於網際網路企業“入侵”,産品銷售價格下降卻是不爭的事實。

  在第一波網際網路攻擊——電商大潮來襲之時,傳統家電以線下門店為主的銷售模式,在省去了房租、大量人力成本的電商面前顯得不堪一擊,一些家電廠商被迫下調産品價格與電商“合流”。

  就目的來看,這波攻擊多是為了與家電企業搶市場,接下來的第二波攻擊則更兇猛,把“手”伸進了家電製造領域,力圖把整個家電産業邊緣化。

  傳統的家電銷售就是一錘子買賣:消費者付錢、買産品,商家發貨、送貨並到府安裝。這個過程中,商家把産品賣出基本也意味著服務的結束,難以與消費者建立深度聯繫。

  而小米、樂視、魅族、360等廠商的做法則完全不同,在它們看來,把産品賣給消費者不是服務的終結,而是開始。基於這一理念,它們進軍家電産業不在乎前期硬體能夠賣多少錢,更在乎有多少用戶購買並使用自己的産品。它們把嵌有自身應用(APP)的家電産品賣給消費者,與用戶長期保持接觸,通過應用和服務實現盈利。

  如魅族與海爾展開闔作,使用海爾U+的SDK(硬體平臺、作業系統等建立應用軟體的開發工具的集合),開發了Flyme系統內置系統級智慧平臺LifeKit,這個平臺可以幫助魅族手機完成對海爾智慧家居的對接和控制。小米不僅生産了空氣凈化器、智慧電視,還投資12.66億元入股美的集團,把自己的系統擴張到了客廳。

  網際網路企業向家電生産領域的深入,讓不少家電産品的售價被進一步拉低。小米發佈的47英寸3D智慧電視,售價僅為2999元,而同類型電視的售價多在4000—5000元左右。有業內人士表示,由於網際網路的介入,家電産品的盈利鏈條被拉長,這使得企業有了大幅下調産品價格的可能。

  雖然網際網路企業大力向家電産業進軍,但家電廠商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憑藉多年積累的經驗,傳統廠商知道消費者對網際網路電視的真正需求,而聯網企業目前只是簡單、想當然地將移動終端的那一套移植到傳統家電上。

  免費,理論上可行

  按照網際網路模式運營可以降低家電産品售價,那麼是否可以拉低至趨近 “免費”呢?“呵呵呵……”中國家電協會理事長姜風在被問及此話題時付之一笑,只説了一個字:“難”。

  回答這個問題,不妨來參照一下手機製造業的發展路勁。網路剛剛興起時的手機製造業,基礎通信功能和硬體品質是廠商進行産品研發的首要考慮要素,而隨著移動網際網路興起,手機又被賦予了支付、購物、辦公等諸多其他功能,手機逐漸變成了一個商業消費入口和數據平臺。通過數據挖掘和消費引導,一些廠商通過軟體和後續服務獲取的利潤,要比手機硬體本身多很多。也正因為這個原因,歐洲的不少商家在與用戶簽訂一定協議後,多把手機免費提供給消費者使用。

  目前,和手機類似,在物聯網快速普及的過程中,冰箱、洗衣機等家電除了基礎功能外,還擁有看新聞、測量室內溫度、聽音樂等其他功能。這些電器長期與人“生活”在一起,能夠準確“掌握”用戶的日常生活數據,如用戶喜歡看什麼類型節目、喜歡吃什麼蔬菜、喜歡喝什麼樣的飲料……通過對這些數據的掌握和挖掘,商家能夠有的放矢地為用戶提供産品和服務。

  有業內人士表示,家電全面聯網後,功能大大擴展,廠商不僅可以從家電硬體本身獲利,還可以通過軟體應用服務進行獲利。未來,廠商圍繞産品的競爭不僅將包括硬體研發,還會涉及數據收集、系統平臺搭建等。不過,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測試技術研究所副所長許振剛對此提醒説,安全將是困擾家電聯網發展的一大障礙。許振剛認為,家電行産業談免費還為時尚早,但他用“一切皆有可能”這句話來表達了對家電在未來免費的態度。在網際網路概念的衝擊下,傳統家電産業鏈中不管是內容商、運營商、終端生産商,還是新進者都有面臨顛覆的可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