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科技 > 家電 > 正文

字號:  

盤點2014家電圈:用“亮點”刷存在感

  • 發佈時間:2015-01-14 15:29:44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喬紅康  責任編輯:書海

  中國網科技 喬紅康/文

  在網際網路概念橫行、智慧化概念氾濫的2014年,作為傳統行業代表的家電行業也在艱難探索和緊密跟隨。

  然而正如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所説,船大難掉頭。家電企業在向網際網路和智慧化的轉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難,“不轉智慧等死,轉又看不清方向”,企業家門內心碰撞著,無奈之下,在2014年只有跟隨、探索,面對失敗,但又要硬撐著拼搏。

  2014年,網際網路化和智慧化概念在家電行業爆發,企業們紛紛圍繞這一熱點展示自己的“亮點”,畢竟,如果不跟隨腳步,在公眾視野中的存在感就大大降低。

  在此,筆者帶您回顧2014年那些用正面或負面“亮點”刷存在感的企業們。

  長虹——啟客概念撐一年

  長虹在2014年初正式推出“啟客”品牌,集團董事長趙勇在第一季度三次邀請全國媒體赴綿陽總部,並親自站臺發佈電視、空調、冰箱等啟客系列産品,推廣力度之大雖不能説絕後,但一定是空前。然而在啟客品牌和相關産品面世後,長虹在2014年基本再沒有其他新動作,所有宣傳和推廣也基本圍繞啟客品牌。業內人士也紛紛表示理解,畢竟是智慧新事物,還是需要時間好好“消化”一下。

  海爾——為了轉型大裁員

  如果説長虹在智慧化的道路上推的新品牌啟客是正面“亮點”,那海爾刷存在感的方式就負面得多。海爾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在2014年中的一次會議上表示,海爾在2013年裁掉16000人之後,2014年預計再裁1萬人。張瑞敏和海爾一直在推進網際網路轉型,在海爾看來,裁員不是為了降低成本而是為了轉型,這是轉型的代價。海爾在2014年留給業界最深的印象恐怕莫過如此。

  格力——對賭小米10億元

  與競爭對手海爾的大裁員相比,格力似乎底氣要足很多。在2014年,格力集團董事長董明珠與小米公司董事長雷軍的10億豪賭引起的話題貫穿全年。有人認為這是一場傳統與新型的對決,也有人認為這就是兩位企業家的一個玩笑。不管5年後誰給誰10億,這一“亮點”使得格力全年都緊緊圍繞在網際網路、智慧化的大環境周圍。

  TCL——雙+完善産業鏈

  相比10億對賭的火藥味,TCL在2014的亮點要柔和穩步得多。自從4月份董事長李東生親自公佈TCL“雙+”戰略轉型正在加速落地,並啟動O2O平臺項目建設之後,每隔一段時間李東生都會向業界公佈“雙+”戰略轉型的實施進展情況,進軍金融業、擴張液晶面板上游産業等都成為“雙+”戰略轉型這盤棋的一顆顆棋子,並穩穩的紮根,率先推出的量子點電視更成為攪動業內的一顆新星。

  海信——聚合計劃被打亂

  與TCL的一切順利相比,海信2014年圍繞網際網路的行動就顯得充滿坎坷了。在傳統彩電企業向網際網路轉型過程中被指“慢人一步”的海信在4月份展示大手筆:和11家主流視頻網站簽約,把這些網站的內容整合成一個名為“聚好看”的APP。企業本是出於好心,讓消費者使用海信電視時更方便,但不曾想廣電總局關於網際網路電視上視頻類APP的一紙禁令粉碎了海信的計劃。從此,海信對於聚合形式幾乎不提,繼續埋頭研究電視顯示技術。

  LG——OLED很掙錢

  海信和其他彩電品牌之所以苦心研究電視顯示技術,其實主要原因之一是LG在OLED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功。隨著OLED這一公認的未來顯示技術的逐漸成熟,中國彩電企業紛紛與LG合作,採購其面板生産OLED産品,加之LG自己的大力推廣,OLED在2014年給LG帶來了巨大經濟利益。雖然日韓彩電企業在網際網路與智慧方面不能與國內企業相媲美,但LG憑藉獨有的技術“亮點”刷爆了存在感,競爭對手只能望洋興嘆。

  三星——顯示略遜玩曲面

  在大屏OLED的道路上,相比LG的成功,三星則屬於敗者。因為中國主流彩電企業均選擇採購LG的OLED面板,而放棄了三星的OLED技術。曾經在OLED領域甚是高調的三星只好無奈的擱淺OLED計劃,轉而主推曲面電視,殊不知曲面只是OLED良好延展性的一個體現,並非彩電外觀的發展方向。於是,“亮點”逐漸變的暗淡,直至後來,創維集團彩電事業本部總裁劉棠枝甚至直指曲面電視的弊端。

  康佳——老闆不穩頻頻換

  2014年的康佳是個個例,與以上企業在産品和行業上的亮點都不同,康佳的“亮點”在於頻繁更換高層,總裁和董事長的離職幾乎成了家常便飯,以至於曾經離職的總裁在12月份重回康佳任董事長之時,業內媒體多數都冷漠對之。網際網路最大的特點之一是提高了效率,且不説康佳在産品上對網際網路的特性體現的如何,但從換帥的頻率上,康佳擁抱網際網路了。但是存在感呢?康佳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遠了。

  2014年的家電圈“亮點”頗多,不再一一列舉。大家普遍認為2015年的重點依然是圍繞智慧和擁抱網際網路,希望在2015年能看到家電企業們用真正的“亮點”把存在感放在每位消費者心中。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