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科技2月20日訊 過去的2018年,資本市場新增眾多教育行業上市公司。曾計劃2017年底在香港上市的偉東雲教育現況如何,這家定位國際網際網路教育平臺運營商的企業如今還好嗎?
日前,偉東雲教育執行董事兼全球CEO袁浩接受中國網科技專訪。就教育國際化以及終身教育話題闡述公司的發展現狀及目標。
“我們的定位是國際網際網路教育平臺運營商。從這一點上説,我們公司在行業裏有很強的稀缺性” 袁浩如是説,偉東雲教育不同於市場上常見的線上教育公司,一開始定位的目標就很高,要做網際網路教育平臺運營商。
探索:房地産企業轉型進軍網際網路教育板塊
網際網路教育在過去幾年持續保持熱度,尤其在k12、職業教育等方面吸引眾多資本關注。華夏桃李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2018年多家教育行業企業集中在港股、美股上市,主要集中在k12培訓和職業教育領域。
作為一家從房地産起家的網際網路線上教育公司,偉東雲教育創辦于2012年,可以説趕上了網際網路教育大發展風口。袁浩介紹,作為一家房地産企業進入到網際網路教育領域,還是很有前瞻性,這與董事長(偉東集團董事長王端瑞兼任偉東雲教育董事長)的教育情懷有很大關係,他以前接受媒體專訪時多次表示:科技教育是未來一個發展方向。
中國房地産企業在高速發展階段結束後如何轉型,偉東集團是一個很好的樣本。偉東集團自2012年進軍教育行業,目前已經過了六年,期間取得了哪些成績,又踩過哪些坑呢?
作為一家總部位於山東青島的企業,偉東雲教育身上充滿了“低調、保守”氣質,企業對於自己業績情況一直很少向外披露。在接受中國網科技專訪時,袁浩表示不方便透露公司的盈利情況和運營數據。
偉東雲教育官網上一篇“2018年總結表彰會”的新聞稿披露了公司的部分經營數據。在今年1月20日召開的偉東雲教育2018年度工作總結會上,袁浩透露偉東雲教育在2018年是實現營收超12億元,同比增長26%。其中基礎教育已成為集團持續高增長的“壓艙石”,全年共實現營收超6億元,簽約額同比增長84%。另外,職業教育營收同比實現迅猛增長,德莫斯連續3個月實現單月盈利;高教的迅猛發展為偉東雲教育生態補足了增長的一極。
“現在我們的業務領域分為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以及海外市場,基礎教育k12佔的比重是最大,其次是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基礎教育k12這塊佔據總營收的一半以上。”袁浩對中國網科技表示,這三塊的發展潛力都很大,公司沒有説特別側重於哪一塊。
定位:全球網際網路教育平臺運營商
傳統企業如何進軍教育行業?偉東雲教育給出的答案是“買買買”,最初通過並購的方式掌握大量教育資源,在站穩腳跟後再圖進一步發展壯大。
偉東雲教育在2015年英孚泰克百餘人的團隊整編進技術團隊;並購淩鴻資源(文曲星電子詞典前身),號稱掌握中國90%以上版本的教材。2016年2月,偉東雲教育集團對外宣佈並購歐洲第二大職業培訓機構法國德莫斯國際職業教育集團。
袁浩表示,偉東雲教育是集團裏非常重要的一個板塊。“自2012年以來,集團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資源到教育領域,目前雲教育員工數量也是偉東集團中佔比最多的。”
袁浩説:“集團一開始就對教育板塊定位很高,還沒有看到別的公司和我們一樣,所以我們有很強的稀缺性。這也是為什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及其他一些高端組織對我們認可的原因之一。”
袁浩強調,基於這樣的定位,就必須要做平臺和生態,而且是開放式共贏的,要吸引很多兄弟公司來進駐,做到共用共建。偉東雲教育則是制定標準化,通過掌握的數據實現生態互聯互通。
在國際化這塊,偉東雲教育則是希望整合控股的德莫斯和佈雷斯特商學院,利用中國低成本的科技能力進行賦能。把這些資源與大中華區和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需求相結合,找到一個更廣闊的市場。
“偉東雲教育能夠獲取擁有一些獨到的資源,同時又能把這些資源用活用足放大。然後和平臺、生態結合起來,把我們科技能能力更好結合起來,有助於生態發展,這是我們一個核心競爭力。”袁浩説。
目前,雲學堂、尖椒網、天元數學、織未來、V視界,已經成為偉東網際網路平臺生態圈的重要組成部分。
回顧:曾希望2017年底上市 平臺路坎坷
早在2016年,偉東雲教育董事長王瑞瑞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待將國內外更多資源聚集到平臺以後,偉東雲教育計劃于2017年底在香港上市,其中德莫斯在內的資産也將整體打包進來。
時間回到2019年至今,偉東雲教育的上市夢仍然沒有實現。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截至2019年1月份又有兩家教育企業在香港上市,登陸港交所的內地教育企業也達到了16家, 其中,高等教育集團有11家,涉及K12基礎教育階段業務的教育集團6家、課外培訓業務的企業3家、幼兒園業務的6家。
從時間成本來看,教育企業赴港上市更為便捷。據i-EDU統計,2018年,港股教育企業從交表到上市,平均用時172天左右;從交表到聆訊,平均用時154天左右;從聆訊到上市,平均用時16 天。
從偉東雲教育披露的2018年運營數據來看,國際平臺目標仍然很遙遠,公司營收主要還是靠2B端的國內基礎教育板塊,被稱為集團持續高增長的“壓艙石”,營收佔比超過一半。
(責任編輯:單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