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週五)21:10,廣東衛視大型全新原創音樂文化節目《勞動號子》燃情開播。不同於過往主打歌手或素人競技,不同於以演唱方式為競演核心的音樂節目,廣東衛視又一檔創新大秀《勞動號子》在全國首創了全新形式的音樂文化節目:以特定素材為主題,用勞動人民的歌曲來歌唱勞動人民,以微紀錄片結合音樂展演(舞臺秀)傳播歌曲燃情的精神內核,藝術性強、傳播度廣、政治站位高。

《勞動號子》將由王宏偉、戴玉強、陳思思、霍尊、薩頂頂、劉力揚6位實力唱將化身“時代號子手”,聯袂20多位神秘飛行嘉賓,唱響大江南北的勞動金曲,歌頌勞動之美,引領全民“找號子、唱號子、傳號子”的新時代文化潮流,也借此致敬新時代的奮鬥者,倡導和傳承新時代的奮鬥精神。

呼應新時代訴求助燃追夢人激情

湖海山間的原生態號子、世代相傳的非遺號子,還有異域風情的跨國號子......《勞動號子》節目中,這些質樸的聲音經過藝術加工,真實再現不同時代、不同行業的勞動情境,展現出時代不同,但拼搏精神傳承的勞動者精神風貌。

這不是一檔簡單的歌曲演唱類節目,而是從根植人民心目中、最古老淳樸的歌曲裏,尋找觀照新時代拼搏的精神內核,並以嶄新的藝術手段和傳播方式,使“號子”這種有千年曆史的音樂題材,成為新一代勞動者心目中的“潮歌”。

廣東衛視全新音樂文化節目《勞動號子》從策劃之初,就緊扣歌頌勞動之美,倡導和傳承新時代奮鬥精神,向勞動者致敬的主題。新中國成立70週年所取得的偉大成就,離不開勞動人民的拼搏奮發。廣東衛視在選擇真正屬於勞動人民、歌頌勞動人民、激勵勞動人民的歌曲時,是國內首個節目組將視角聚焦于“號子”這一樸實卻又沉甸甸的題材中。

時代在變、勞動場景在變,但號子聲中所蘊含的勤勉、堅韌、團結、奮鬥等精神,值得繼續傳承和發揚。

“號子唱起來,幸福拼出來!”此次廣東衛視推出《勞動號子》這檔節目,立意上便是響應“奮鬥幸福觀”的號召,節目內容也緊緊圍繞“奮鬥”、“夢想”、“力量”、“青春”、“愛情”、“榮光”、“喜悅”、“希望”、“團結”、“幸福”十大主題,激情澎湃地折射出中國夢、勞動美,弘揚新時代的奮鬥精神。







深挖傳統音樂魅力讓號子也能“潮”起來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主流權威媒體,廣東衛視鎖定“走在前列,當好窗口”的戰略定位,圍繞“美好生活倡導者”的全新定向,以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弘揚時代精神為己任,一直致力於探索正能量節目的創新表達。

一檔節目的成功離不開“創新”。在目前國內眾多音樂類綜藝已經略顯平淡的今天,廣東衛視依靠“創新”內核,接連打造出讓人耳目一新的音樂綜藝《流淌的歌聲》《國樂大典》等,也摸索出向傳統文化、向人民生活找點子,創新包裝演繹策劃引領正能量娛樂風潮的心得。中宣部閱評中指出:“《國樂大典》等三檔節目都能跳出‘泛娛樂化’的泥沼、寓教于樂,多角度側寫出新時代追夢人的奮進風采。”《勞動號子》正是在此基礎上的又一創新佳作,體現了廣東衛視在深挖傳統文化寶藏、創新再造“新國潮”的策劃製作高度。

在節目載體創新的基礎上,廣東衛視深挖了勞動號子的多樣性和可變化性,讓傳統、單調的勞動號子,在“時代號子手”們的演繹下重新煥發生機,成為一種常唱常新的音樂形式。在第一期節目中,6位“時代號子手”各出奇招,賦予6首傳統號子新生命:男高音歌唱家王宏偉利用自身優越的聲音條件,在《黃河船夫曲》中飆出男聲最高音;女高音歌唱家陳思思在《小扁擔三尺三》的舞臺上一改往日形象,和舞蹈演員一同挑起扁擔,還原了勞動婦女奔走在田野間的歡快景象;新生代女歌手劉力揚,大膽用搖滾電音“硬核”演繹《川東石工號子》,顛覆人們對勞動歌曲的既定印象,讓傳統藝術迸發出時代火花……

廣東省委宣傳部部長傅華曾表示:“創新,就是要緊跟時代步伐、大膽解放思想、勇於破解難題。”廣東衛視此番以“勞動”為題,讓正在遠去的號子音樂,以全新形式回歸觀眾視野,傳承弘揚中國人的奮鬥精神,創意獨到,體現出了具有社會擔當的政治站位。選題上根正苗紅、手法上新穎好看,《勞動號子》的推出不僅體現了廣東衛視改革振興的成效,這種敢想敢試、迎難而上、永不言棄的改革創新精神,也正是廣東精神的生動體現。

廣東廣播電視臺臺長蔡伏青表示:“這檔大型文化音樂類節目,既有深刻的文化屬性,也有鮮明的音樂特色。”

廣東衛視創新思路,不跟風、不低俗、不為娛樂而娛樂,以“勞動號子”為切入點,挖掘勞動人民心中的熟悉旋律,講述勞動者的故事,用新時代的表現手法,重新點燃勞動人民的奮鬥激情,“打造有營養、有氣質、正能量的綜藝節目風格,講好中國故事、展現時代精神,在國內同行獨樹一幟。”廣東廣播電視臺副臺長、廣東衛視總監曾少華表示。

情景式再現號子故事,以歌感人以情動人

除了立意和體裁創新,《勞動號子》在演繹傳播方式上同樣實現了創新,“目標受眾鎖定新時代的年輕勞動者,用符合其口味和群體理解方式的手段去演繹、傳播。”總導演王若實介紹,對於歌曲的解讀演繹,不僅僅停留在好聽入耳,而是通過對歌曲的解讀,讓歌曲的精神內核感染到觀眾,這才是真正體現了以歌傳情,以歌曲燃起勞動熱情的節目深層精神內核。

節目邀請6位實力歌手——王宏偉、戴玉強、陳思思、霍尊、薩頂頂、劉力揚作為“時代號子手”,在歌手選擇上涵蓋了不同流派的唱法和不同年齡段受眾喜愛的歌手;另外還邀請了20位觀眾耳熟能詳的優質歌手擔任飛行嘉賓;還首創了“一呼百應”“歌舞情景劇”“流行音樂混編”等各種方式演繹勞動號子。保證了節目在歌曲的藝術展現、口碑傳頌以及話題創新方面都亮點滿滿,引領全民“找號子、唱號子、傳號子”的文化新潮流。為當代勞動青年提供一份新潮歌單,也讓更多人領略號子聲中的催人奮進的力量。

如果僅僅是“名曲”+“名家”的音樂節目,已經不能滿足當下觀眾挑剔的審美,也不能將節目的立意進一步提高。因此《勞動號子》在表述方式上,結合了廣東衛視擅長的微紀錄片和綜藝演繹的兩大特點,每集先以3至5分鐘的微紀錄片形式,從號子的人、史、景方面解讀,讓觀眾更能理解歌曲背後的含義。戴玉強老師也透露,在演繹《船工號子》前,就特意到廣州海港采風和拍攝。通過鏡頭和歌曲串聯起千年的勞動場景,讓觀眾由衷感受到,儘管勞動方式不同,但勞動人民澎湃的內心和激情是一樣的。

既注重視聽體驗創新,又著眼于傳統文化弘揚,更有老百姓最樸素真實的情感表達,這些都讓《勞動號子》跳出了單一的音樂競演模式,成為一檔能夠真正喚起觀眾情感共鳴的節目。

傳播上,節目也緊跟時下潮流,在年輕人熱愛的網路社交平臺上解鎖全新玩法,聯合抖音平臺開展“勞動號子讓你紅”活動,聯手全民K歌平臺舉辦“唱出勞動范兒”活動,極大地提高了觀眾的參與感和互動體驗,引燃新一輪傳播熱潮。

廣東衛視推出的《勞動號子》,在節目立意、創新角度和全新演繹推廣方式上,都為音樂類綜藝節目樹立了新的高度和標桿,讓傳統的勞動號子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也讓全民都能為勞動號子所展現的奮鬥精神所鼓舞。《勞動號子》與生俱來自帶的話題度與“爆款”氣質,有望在隨後的節目中良性發酵,讓“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精神,伴隨著號子聲,傳遍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