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以“時代 品質創新”為主題的紀念改革開放四十週年電視劇創作與展播高峰論壇在京舉辦,重點劇目主創人員、播出平臺代表、行業協會代表等出席了本次論壇。與會代表從內容生産、傳播方式等層面,圍繞電視劇創作個案、選購排播情況、多屏融合互動等話題進行了互動交流。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毛羽司長致辭,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副秘書長易凱主持。論壇主要分為三大環節:主創人員談創作體會、播出方代表談選購排播、行業協會代表談行業趨勢。

  新時代創作:紮根現實 還原時代質感

  在創作升級、製作升級、審美升級的驅動下,一批從不同側面展現中國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發展歷程的國産電視劇不斷涌現,紮根現實,面向群眾,聆聽時代聲音,回答時代問題。《一號文件》《大江大河》《外灘鐘聲》《谷文昌》《大浦東》《都是一家人》《創業時代》《你遲到的許多年》《西京故事》《奔騰歲月》《姥姥的餃子館》《你和我的傾城時光》《我們的四十年》《花開時節》《風再起時》等紀念改革開放四十週年重點劇目,立足小人物,反映大時代,全方位地展現了四十年來社會生活的巨大變遷。

  15家重點劇目的主創人員代表輪流發言,聲情並茂地講述了創作過程中的親身體會。電視劇《一號文件》改編自莫伸的同名報告文學,以三農視角為切入點,講述了一個村三代人的奮鬥故事。總製片人孫昌博説:“在題材選擇上,我們注重精品,不盲目跟風,選擇農村題材和現實主義題材;在劇本製作上,深入農村采風,潛心打磨劇本,歷時三年成稿;在劇集拍攝上,拍攝歷時111天,轉場13個地區,努力還原時代質感。”

  電視劇《大江大河》根據阿耐所著小説《大江東去》改編,講述了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青年先行者們在變革浪潮中不斷探索和突圍的浮沉故事。東陽正午陽光總裁侯鴻亮談到:“拍攝過程中最難的是如何呈現年代的質感,最終劇組決定在安徽馬鞍山搭建實景村落,並隨劇中時間變化而改變村貌。”

  電視劇《大浦東》展現了改革開放以來上海金融業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以“潮起東方、敢為人先”作為創作主題,向觀眾傳達出中華民族持之以恒的奮鬥精神,並激勵當代青年人不懈奮鬥。

  電視劇《花開時節》大量啟用素人演員,沒有明星大腕的光環和流量IP的加持,但劇集面對現實、面向人民,通過講述河南省蘭考縣一群年輕的拾花女工的生活故事,歌頌了廣大勞動人民勤勞善良的優秀品質。談到自己的創作初心,導演陳勝利如此説道:“電視劇創作,既要描繪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波瀾壯闊的宏大敘事,也要反映現實生活中平凡大眾的心靈史、思想史。”

  正如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毛羽司長所言,“中國電視劇始終與人民站在一起”。這批國産電視劇創作取材于偉大時代的平凡人物與事跡,囊括農村、城市的現實主義題材,展現時代縮影,反映民眾心聲。

  選購排播:品質至上 創新管理方式

  隨著國産電視劇創作轉型、觀眾審美品位抬升和網路技術的革新,電視劇播出方在選購排播上面臨更高要求。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北京衛視、東方衛視、江蘇衛視、浙江衛視等省級衛視代表和騰訊、愛奇藝、芒果TV等網路平臺代表,分享了各自針對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重點劇目選購排播的原則經驗。

  中央電視臺電視劇頻道總監梁建增介紹了三點經驗:第一,超前規劃,打造超級片單;第二,精益求精,實現制播一體統籌;第三,嚴格把關,科學合理編排劇目。北京電視臺副總編輯徐滔則點明瞭“品質至上”的原則:“對品質的崇拜是每個電視人最大的初心。北京電視臺堅持選好劇、拍好劇、播好劇,向觀眾提供符合北京首都定位,大氣、厚重、有時代感的劇集。”東方衛視中心總監王磊卿用“早、穩、精”三個字概括了東方衛視的特殊經驗。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副臺長蔣小平闡述了江蘇廣電一貫堅持的“好主題、好品質、好影響”標準。

  參與論壇的網路平臺代表則表示,將立足自身特色,豐富精品內容矩陣,踐行網路平臺責任,展播優秀主旋律作品。騰訊視頻副總編輯黃傑談到:“騰訊視頻平臺面對的觀眾大部分是19-35歲的年輕人群體,騰訊視頻積極儲備符合年輕人語境的時代劇集,同時輔之以線上短視頻徵集等活動,鼓勵大眾參與,力求以青春語態講好中國故事。”

  行業風向標:謳歌時代 用心用情用功

  在市場主義的浪潮下,國産電視劇創作、選播也面臨著內容脫離現實、劇集注水湊數、盲目追求吸睛、流量收視至上等陷阱。為此,中央文史研究館官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著名文藝評論家仲呈祥,作為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電視劇事業發展的見證者和過來人,以“用心、用情、用功謳歌新時代”為主題對論壇作了總結點評。

  “用心”的內涵是用二十一世紀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的文藝觀來指導創作”。文藝工作者要用思想、用頭腦發揮創作的原動力,更要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堅持“文以化人,藝以養心”,而不是盲目追求養眼、吸睛。文藝創作和選播不能迷失方向,淪為市場的奴隸,而是要堅持以社會效益為最高準則。“用情”,是指文藝作品要有感情、真情、激情,文藝創作者要用真情紮根生活,紮根人民,為人民抒懷,為人民抒情。“用功”的關鍵則是要讓電視劇彰顯“講求托物言志、寓理於事”“講求言簡意賅、凝練節制”“講求形神兼備、意境深遠”的中華美學精神。通過電視劇這一形式,加強中華美學教育,堅定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引領時代精神,將文化轉化為民族前行道路上厚重、深沉的力量。

  中國特色電視劇創作道路也是與時代共脈搏、與人民共呼吸的創作道路,是表現時代、謳歌時代、書寫人民情懷、反映人民呼聲的道路。

  本次論壇以紀念改革開放四十週年電視劇創作與展播為契機,以新時代下中國電視劇事業發展為背景,堅定了國産電視劇把握時代脈搏、深耕劇作品質、積極開拓創新的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