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劉索拉:文化不可交流

劉索拉

    在中國的時候,無論我出國或是在國內與外國藝術家開見面會,我都代表中國,那叫交流。後來我真出了國成了自由職業音樂家,誰也不代表了,才真明白什麼是交流。原來我們通常講的文化交流其實是交流文化中的陳詞濫調。比如一些文化的表面現象:美國百老彙、好萊塢、中國功夫片、深圳文化村等,而真正的文化都是各自獨立的,有時很難溝通,因為真文化像礦藏一樣深,在地上走路的人不會感到。

    而且最可怕的是,這個世界已經決定了只有一種文化是中心文化——就是歐美文化。而一些歐美學者對第三世界文化的所謂支援,如果只是建立在居高臨下的地位而不真正懂得那種文化,只能是會破壞那種文化的自我和自信。比如我常聽到一些歐美學者對我説:“你們中國人應該怎麼怎麼……為什麼你們中國人不怎麼怎麼……你們怎麼可以這樣……太……可怕了!”好像中國人的文化感覺是要歐美人來決定。

    我現在也並不是要下定論,憑我的工作經驗説一些事實和困難,可能悲觀了一點兒,但這些困難也確實擺在我們面前。

    先説語言。它的不可交流的最大體現是譯文。無論譯文怎麼好,地方語言仍是無法真正表達出來。比如同是北京話,每代人和每代人不同,每種人和每種人不同,同一件事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完全取決於不同的人文背景。這對譯者已經很難,對國外讀者更難。我常聽到國外一些人問我:某某的作品好在哪兒?我問:你看的是原文還是譯文?答曰:譯文。我只好替作家解釋:語言、幽默……答曰:看不出來。其實難為譯者,就算譯出來了,讀者也不見得懂。外國人沒經歷過抗戰、“文革”、改革開放,他們對這些的了解只是通過讀那些圖解式的寫作來完成的,給他們點兒地道的深層感覺他們不僅覺不出來,弄不好反而還得説你的感覺是錯誤的,因為你沒給他們那種慣常讀到的語言。

    在倫敦,大家知道最有名的幽默大師約翰克利斯、蒙提柏森……我常聽著他們大笑。可英國人聽到我笑,會問:你們中國有這麼好的幽默嗎?

    幽默有時就算聽也不見得互相能聽懂。我聽英國的幽默時常常得請人解釋,等解釋完了,誰都不覺得逗了。幽默是不可解釋的。幽默是文化的産物。但在文化已有了中心的這個世界,幽默也有了等級。北京人的地方主義使他們不承認外地人也有幽默,而倫敦人乾脆覺得他們擁有幽默的惟一世界版權。這下,北京人沒脾氣了,北京幽默到底只在北京流行,而英國幽默卻暢銷世界。

    記得1992年在美國各大學巡迴演講時,一次我剛念完一段兒我的新作品,就聽一個美國大學生問:“你們中國也有罵人話嗎?”我説:“當然。”他説:“這不可能,這肯定是從我們美國學去的。”

    鬧了半天,連罵人的版權也早讓美國人先佔去了!幽默的特權是英國人的,罵人的特權是美國人的,那我們這些在國外搞“文化”的人還剩什麼了?別急,還有幾條活路,就是把你自己裝進以下幾種形象裏去:

    一、民主鬥士。

    二、坐過牢的老幹部。

    三、右派。

    四、總而言之好歹無論從哪方面被壓制的天才(比如性壓抑)。

    五、中國文化的紙上導遊士。

    六、什麼都當不成,就大談老子、莊子、道家、佛家、儒家。

    如果不當上述幾種人你就面臨危險。非洲歌星于孫多,是歐美人從非洲把寶挖到歐洲市場來的。作為地道的非洲音樂代表他得到了最高的評價,但當他也像歐美人一樣對別種文化感興趣而把歐美音樂放進他的音樂中去的時候,他馬上身價大跌。批評家們認為他丟掉了非洲的靈魂。如果于孫多用了歐美配器法是丟了老祖宗,那麼保羅西蒙乾脆用非洲樂隊、非洲節奏給他伴奏、而皮特蓋博瑞則一心推動“世界音樂”的風潮,他們是不是也丟了靈魂?不是。這叫文化交流。叫支援第三世界。批評家們只會為他們叫好。所以交流的版權也沒你的份兒,人家可以拿你的,你不可以拿人家的。人家如果用了你的,你該樂死,人家是在反對殖民文化,給世界帶來平衡。你沒聽過人家質問:“為什麼你們中國農民要用機器?中國以前多麼美!全是耕牛,像畫兒一樣,而現在全被破壞了!”質問者臉上的傷心表情真像一個被可惡的中國農民破壞了最後夢想的純情的受害的艾麗斯。

    我們是生在一個文化交流的世界裏,哪怕你拒絕交流,你也早在衣食住行上交流了。無論我們怎麼死守我們的靈魂的純粹性,我們也早就不純了。全世界的處女地都差不多被開墾了,交流是人之常情,我本人更是對文化交流狂熱迷戀,但交流來交流去,中國人還是不愛吃契司,而歐美人根本不可能吃臭豆腐。

    但我還是主張交流。這不是起鬨嗎?且慢,我要是不忙著交流,哪生出這些邪説來?文化交流可使我們的腦子變成萬花筒,這麼一動,出一個景兒,那麼一動,又是一個景兒。動大了,景兒多了,也就亂了,亂了不要緊,在亂中你要是不把自己丟了,你還沒準兒又撿回另一個你來。

    

    青年導刊 2001年6月27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文化探討之二:文化的意義

文化探討之一:文化的自信心

中華文化放異彩

龍應臺:不能用政治分割文化

警惕西方的文化滲透

劉索拉:極富韻律的靈性寫作

受用不起的文化純潔性

《留學生與中外文化交流》出版

誰在關注準流行文化

且隨劉索拉行走

從西方媒體透視文化霸權

魏明倫:文化可以穿透兩岸藩籬

劉索拉走到生理狀態

文化也是一種競爭力
——文化戰略專家曹世潮訪談


索拉的邊走邊唱

為文化産業吶喊助陣
——談文化事業的産業運作


劉索拉:有多少扇窗得慢慢打開

中國文化遺産的難題

劉索拉:隨心而“奏”

中國文化之花 花開巴黎春天

新世紀的文化豐富多彩

文化人聚焦上海

物質與文質:中國文化之世紀反思

聽演講:文化消費“新大陸”

多元文化的到來

悄悄的起步:《文化研究》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