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要聞

科技創新“慧”農更惠農

發佈時間:2024-07-05 09:03:02 |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 作者:

大力提升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加強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培育農業新質生産力,是持續提高我國農業科技水準,建設農業強國,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關鍵之舉。如何優化農業科技創新戰略佈局,支援重大創新平臺建設,成為題中之義。

多年來,我國在農業科技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從2012年的54.5%提高到2023年的62.4%,提升了近8個百分點。核心種源“卡脖子”問題得到緩解,畜禽、水産核心種源自給率分別超過75%和85%,作物良種覆蓋率超過96%;農業農村現代化水準大幅提升,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3%,智慧農業、數字鄉村建設不斷深入;農業科技創新産學研深度融合成效顯著,建成國家級農業科研平臺867個。科技創新已成為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第一驅動力。

目前,我國農業科技整體水準已有大幅度提高,但在創新能力方面仍存在短板,面臨著種業科技創新能力不強、農業機械智慧化水準不高、基層地區技術推廣力量較為薄弱等問題。未來,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必須不斷提升農業科技創新能力,讓科技創新“慧”農更惠農。

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積聚農業戰略科技力量。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導向、世界農業科技前沿、農業生産應用難題,在生物育種、智慧裝備、生態環境等重點領域,打造農業科技創新平臺,加快佈局建設農業領域國家實驗室。推動涉農高校、科研院所與農業企業強強聯合,優化農業科技創新資源配置,加強基礎共性綜合研究,鼓勵産學研縱深合作,加速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打造上下游融通的農業科技創新鏈。

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實現農業科技自立自強。聚焦前沿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集中優勢力量攻克農業科技前沿和核心短板領域,降低農業關鍵技術、裝備等領域的對外依存度。加強分子育種、幹細胞育種、基因學等前沿技術突破,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培育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種質資源和重大戰略性新品種。

數字賦能農業科技,培育農業新質生産力。加強智慧農村、智慧農機、數字農田等關鍵技術的突破,推動農産品全産業鏈數字化賦能,將數字技術貫穿農作物耕、種、管、銷各環節,實現農業農村生産經營和管理服務的精準化、智慧化。深入實施“數商興農”和“網際網路+”農産品出村進城工程,建立農業資訊服務平臺,精準對接農業生産和市場需求,提升農産品流通效率。積極培育農村電商、休閒農業、森林康養等新業態,形成以農業生産為基礎、農産品加工為支撐、休閒旅遊為拓展的現代農村産業體系。加快數字化政務賦能鄉村基層治理,完善鄉村數字化綜合服務平臺,全面提升數字鄉村建設水準。

加快創新型農林人才培養,夯實農業科技人才支撐。關注農業重大發展需求和農業優勢特色産業,培養一批具有原始創新能力的農業科技戰略人才。大力推進新農科建設,創新農業人才培養體系,培養一大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新型技術人才,形成結構合理的學科帶頭人、科研骨幹、科研輔助人員與科研管理人員相結合的科技創新隊伍。建設一支由基層農技推廣人員、科技示範戶和農民科技骨幹組成的農業科技服務人才隊伍,發揮技術推廣、擴散作用和科技致富示範作用,促進農業科技成果的落地轉化和推廣。


責任編輯:SPZG

稻香村創立250週年大會大會以“守正創新行穩致遠”為主題,研討老字號未來發展方向。【詳情】

A2型蛋白質乳品研究與發展概...從多層次、多角度、多方面展開對A2型蛋白質乳品的解讀。【詳情】

貝因美 和中國媽媽在一起貝因美以“愛”為基礎,幫助親子家庭健康幸福。【詳情】

老字號智慧財産權保護研討會聚焦稻香村、泥人張等老字號典型案例。【詳情】

友情連結:

紅餐網 | 新華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關於我們ABOUT US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産,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聯繫方式CONTACT WAY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權説明COPYRIGHT NOTICE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