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聚焦

喜茶聯名翻車,此前曾因虛假宣傳被處罰,將陳列道具誤當飲料售賣,還多次出現衛生問題

發佈時間:2023-12-11 16:27:01 | 來源:中國網食品 | 作者:賈庚

藤原浩、FENDI、原神……喜茶的聯名行銷幾乎可以用頻繁來形容,然而,近期喜茶與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聯名産品卻“翻車”了,另外,喜茶此前還因虛假宣傳被處罰,將陳列道具誤當做飲料售賣給消費者,還曾多次曝出衛生問題。

因聯名産品遭約談

據了解,11月28日,喜茶與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發起聯名活動,推出“佛喜茶拿鐵”,並根據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中“沉思羅漢”“伏虎羅漢”和“歡喜羅漢”三件作品推出奶茶杯和冰箱貼等周邊産品。

本次聯名受到消費者熱烈關注,#喜茶 我佛持杯#話題也登上微網志熱搜。但由於涉及到宗教元素,本次聯名也引發不少質疑,有網友認為,該聯名産品對佛教文化缺乏尊重。另一方面,《宗教事務條例》《關於進一步治理佛教道教商業化問題的若干意見》等文件提到,禁止以宗教名義進行商業宣傳。

據相關報道,12月4日,深圳市民族宗教事務局對媒體反饋稱,已于12月1日約談了喜茶,喜茶在12月3日對相關産品進行了下架處理。

喜茶僅持續短短幾天的聯名活動就此結束,雖然也為了品牌帶來了一定的流量熱度,但最終結果可謂得不償失。實際上,這也不是喜茶第一次在跨界行銷上“翻車”。

2019年4月19日,喜茶與杜蕾斯在微網志互動時因文案低俗引起網友反感,次日,喜茶通過官方微網志致歉稱“請大家相信我們並無惡意,對於之後的線上內容,我們一定會以更加嚴謹、負責的態度對待。”

如今看來,喜茶似乎仍沒有吸取教訓。

因虛假宣傳被處罰

本次聯名活動,喜茶更像是在打“擦邊球”,因此在被約談後主動對産品進行了下架。但在2021年,喜茶則因確實存在虛假宣傳行為而受到行政處罰。

上海市寶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佈的行政處罰決定(如圖)顯示,寶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接舉報稱上海喜創于茶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陸翔路店店內發佈的關於楊梅等鮮果産品的廣告內容涉嫌虛假宣傳。經初步核查,舉報情況基本屬實。

經查,自2021年5月14日起,上海喜創于茶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在其下屬門店統一通過電子顯示屏、立牌等形式發佈內容為“楊梅升級登峰造[極];楊梅品種全線升級為當季東魁楊梅,更大顆更爆汁;喜茶首款水果雪芭脆筒[冰山楊梅脆筒],真果汁更冰爽”“精選雲南石屏、浙江仙居東魁楊梅,個大核小,果肉緊簇飽滿,風味濃郁”等相關産品廣告。前述廣告所宣稱的部分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

最終,上海市寶山區市場監管局決定對該公司的上述違法行為作出罰款45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

誤將陳列道具當飲品售賣

同樣是在2021年,喜茶還出現了店員將陳列道具當成飲料賣給消費者的情況。

據相關報道,2021年8月29日,上海的陳女士通過喜茶微信小程式下單了一瓶雙炸楊桃油柑和一杯烤黑糖波波牛乳茶,其中在飲用雙炸楊桃油柑時發現該産品口感是“無味的厚重油脂”,隨後又在瓶身上發現貼有“樣品”字樣。

而喜茶通過官方微網志發佈的致歉聲明顯示,8月29日,因喜茶上海一門店員工操作失誤將飲品陳列道具拿給顧客陳女士。在接到反饋後,我們對陳女士表達了誠摯的歉意,並由門店員工立即陪同了陳女士到醫院就醫,進行了檢查和相關醫療處理。喜茶工作人員一直與陳女士保持著溝通,希望提供所有的支援和最大誠意的補償。對於給陳女士帶來的不適和痛苦的經歷,我們在此鄭重道歉。為了杜絕類似意外事件再次發生,目前,喜茶已在全國門店下架同款陳列道具。

多次出現衛生問題


2019年4月30日,廈門市思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抽檢發現,喜茶廈門萬象城店存在後廚地面積水較多、水果等食材未按要求離地10釐米存放、盛放水果的容器ATP指數不合格的情況。

2019年5月10日,喜茶通過官方微網志回應稱,已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整改,並將在全國範圍內加強管理措施。

2019年5月31日,蘇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網志(@蘇州發佈)發文稱,孕婦在喜茶圓融店,喝到綠頭蒼蠅,園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只發人員檢查發現,店堂內及操作臺上飛蟲很多並現場開具了停業整改的通知書。

2020年6月,喜茶再次出現衛生問題。南京市玄武區市場監管局在“夏日冷飲”專項檢測中抽檢發現,1批次抽樣來自喜茶南京珠江路店的食用冰菌落總數檢測為1200CFU/g,存在較大風險;1批次抽樣自喜茶珠江路店的純奶茶和3批次抽樣自喜茶中山路分店的果茶存在微生物污染。

喜茶對此發佈聲明稱,主要是門店操作不規範造成的。

責任編輯:

稻香村創立250週年大會大會以“守正創新行穩致遠”為主題,研討老字號未來發展方向。【詳情】

A2型蛋白質乳品研究與發展概...從多層次、多角度、多方面展開對A2型蛋白質乳品的解讀。【詳情】

貝因美 和中國媽媽在一起貝因美以“愛”為基礎,幫助親子家庭健康幸福。【詳情】

老字號智慧財産權保護研討會聚焦稻香村、泥人張等老字號典型案例。【詳情】

友情連結:

紅餐網 | 新華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關於我們ABOUT US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産,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聯繫方式CONTACT WAY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權説明COPYRIGHT NOTICE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