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聚焦

秋菊金桂,暗香入味更養胃

發佈時間:2022-10-18 09:56:47 | 來源:揚子晚報 | 作者:

寒露過後,邁入深秋,有“遙知兄弟登高處”的重陽佳節,有“霜葉紅于二月花”的楓葉觀賞,菊花、桂花更是屢屢出現在文人墨客詩詞中。南京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江蘇省第二中醫院)藥學部專家推薦菊花、桂花兩道藥膳,對證食用可解決不少健康問題。

菊花疏風清熱,平肝明目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菊花,為菊科植物菊的乾燥花序,9-11月盛開時采收,可分為亳菊、滁菊、貢菊、杭菊、懷菊等,以亳菊和滁菊品質最優。本品清香,其性甘、苦,微寒,善於疏風清熱,平肝明目,解毒消腫,主治外感風熱或風溫初起,發熱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療瘡腫毒。《本經》謂之:主風頭眩腫痛,目欲脫,淚出,皮膚死肌,惡風,濕痹,久服利血氣,輕身,耐老延年。

現代藥理學表明,菊花主含揮髮油,有針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皮膚真菌等抗菌作用,亦可擴張冠狀動脈血流量,並具有解熱、抗炎、鎮靜、降壓、縮短凝血時間及延緩衰老的作用。

【菊花粥】

原料:菊花粉10~15克,粳米50~100克。

做法:秋季霜降前,將菊花採摘去蒂烘乾磨粉,先用粳米煮粥,待粥熟後,調入菊花粉煮一二沸即可,供早晚餐熱服。

功能:散風清熱,消腫止痛,用於瞼弦紅腫偏重病人,且適治一切頭目風熱證。

桂花溫肺化飲,散寒止痛

桂花香氣撲鼻,可用於食用或提取香料,其枝葉、果實、花經蒸餾而得的液體(桂花露)亦供藥用。其性辛,溫,氣芳香,含揮發性成分,功善溫肺化飲,散寒止痛,主治痰飲咳喘,脘腹冷痛,腸風血痢,經閉痛經,寒疝腹痛,牙痛,口臭。《食鑒本草》謂之“益陽消陰,平肝補腎”,內服煎湯3~9克,或泡茶,外用煎湯含漱或蒸熱外熨。

【桂花蓮子羹】

原料:桂花3克(糖腌),蓮子50克,紅糖1匙。

做法:蓮子用開水泡脹,剝皮去心,加水適量以小火慢燉約2小時,至蓮子酥爛,湯糊成羹,再加入桂花、紅糖煮約5分鐘。可做早點或點心吃。

功能:溫中散寒,暖胃止痛。方中桂花與蓮肉相配,能溫補脾胃,暢氣消脹,又有營養,夏秋季節常食此方為適。


責任編輯:

貝因美 和中國媽媽在一起貝因美以“愛”為基礎,幫助親子家庭健康幸福。【詳情】

老字號智慧財産權保護研討會聚焦稻香村、泥人張等老字號典型案例。【詳情】

奶粉食用指南 守護寶寶健康成...提供奶粉餵養指南,解讀奶粉配方成分,幫助新手爸媽理性選擇奶粉。【詳情】

點滴營養,綻放每個生命蒙牛乳業推動營養知識普及、提升國民健康水準。【詳情】

友情連結: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新華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紅餐網 |

關於我們ABOUT US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産,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聯繫方式CONTACT WAY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權説明COPYRIGHT NOTICE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