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美食圖庫

品味飲食文化 推動交流互鑒

發佈時間:2022-10-14 11:03:21 | 來源:人民網 | 作者:

2020年12月17日,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一名當地婦女在一場文化活動上製作當地特色食品“古斯古斯”。

新華社發

一名土耳其廚師正在烹飪當地風味小牛排。

本報記者 王傳寶攝

在越南米粉日活動上,廚師們在巨幅米粉展板前合影。

資料圖片

2021年4月13日,在義大利帕爾瑪的一家工廠,工人們正在製作帕爾瑪火腿。

新華社發

越來越多的國家推出本國美食品牌發展計劃,政府機構、行業協會、餐飲企業共同參與其中,通過出臺扶持政策、設立美食日、組織美食遊等各種方式,促進本國餐飲行業發展,在增強本國人民文化認同感的同時,推動不同國家之間飲食文化的交流互鑒。

土耳其            

發掘傳統食材和製作工藝的文化魅力

在土耳其城鎮的街頭巷尾,總能見到頭頂百吉餅的小販。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百吉餅不同,土耳其百吉餅上覆蓋了一層厚厚的芝麻,芝麻混合麵糰的香氣十分誘人,是當地人首選的早餐和下午茶點心。今年年初,土耳其文化和旅遊部評選出10種最受歡迎的街頭小吃,芝麻百吉餅在全國81個省份推薦的上百種街頭小吃中拔得頭籌。

土耳其人對本國的飲食文化十分自豪,將土餐與中餐、法餐一起列為世界三大菜係。土耳其政府也把美食推廣當成國家軟實力建設的重要內容,期望通過推廣美食帶動國家旅遊業發展。評選街頭小吃活動正是該國為推廣美食所作的努力。土耳其文旅部官網稱,該國街頭美食文化就像是有待開採的金礦,對其開發將有助於提升土耳其的文化魅力。

一年一度的國際美食節也是土耳其政府美食推廣的重頭戲。美食節由土耳其各地方政府輪流主辦,以當地獨特美食文化為主題,邀請世界各地餐飲界知名企業及美食家參加。上屆美食節于去年9月在土南部加濟安泰普省舉辦,這裡有“美食之都”的美譽。美食節上,以開心果和葡萄汁為原材料的甜點被選為最受歡迎的美食。

土耳其政府在大力推廣飲食文化的同時,也非常重視其可持續發展問題,避免因盲目追求經濟效益而對傳統飲食文化的聲譽造成傷害。“保護土耳其的美食文化遺産,傳承傳統食材和製作工藝,是我們長期關注的焦點。”伊斯坦布爾美食協會主席卡坎説。據了解,在傳統美食行業,土耳其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嚴格的行業標準,並加強監管措施,以保障食品品質。

感受到國際連鎖快餐品牌對本國傳統美食行業的衝擊,越來越多的土耳其人開始思考應對之策。土耳其烹飪專家菲利茲·胡蘇庫盧表示:“我們祖輩的食物主要是穀物、蔬菜、水果,還有乳製品以及少量的肉類,這種食物構成已被科學家們證實是一種健康飲食的方式,應當加以推廣。”土耳其旅遊餐飲投資者和企業家協會準備增加對美食推廣的資金投入,據會長德米萊爾透露,該會計劃將明年的旅遊發展基金由今年的3000萬美元提高至1.5億美元,其中相當一部分預算用於支援在國外開辦高品質的土耳其餐廳。

義大利            

在120余個國家舉辦美食周活動

為在世界範圍推廣義大利飲食文化,2016年起,義大利駐外領事機構發起世界義大利美食周活動。至今,該活動已在120余個國家推廣。2020年的美食周活動吸引了近300家義大利駐各國外交機構及義大利文化研究院參加,世界各地的食客們也積極參與其中。“美食是義大利的驕傲,世界義大利美食周如今已成為推廣義大利美食的固定活動。”義大利駐重慶總領事吉多·比蘭奇尼表示,中國人民對義大利美食的喜愛程度在不斷增加,美食拉近了義大利與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距離。

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優越的自然條件、發達的農業、漁業孕育出義大利豐富獨特的美食風味。義大利飲食文化最早可追溯至西元前4世紀,諸多烹飪技藝甚至是從古羅馬時期繼承下來的,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又受到希臘、拜佔庭、阿拉伯等文化的強烈影響,配料和烹飪方法從簡單質樸發展成現在的精細豐富。2013年,地中海飲食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

隨著意大利菜肴聲名遠揚,義大利餐廳也在全球遍地開花。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經濟學家喬爾·沃德福格爾曾感慨,“只要是有義大利人的地方,都有可能吃到義大利手工冰淇淋和那不勒斯比薩”。

借助影像傳遞美味,並通過媒體和社交網路擴大影響力,是義大利美食“吸粉”的一個妙招。2018年,義大利文化遺産、活動與旅遊部與義大利農業、食品和林業政策部共同發起了義大利美食年,並組織了一系列活動,動員博物館、考古公園、文化景點等參與其中。藝術家們運用蛋彩畫、大理石、陶瓷等藝術表現形式巧妙呈現美食主題作品,在社交媒體上收穫網友們一眾好評。

品嘗一個國家的美食,也是在品味它的文化。為了讓遊客全方位感受義大利之美,義大利特意打造了美食旅遊線路。帕爾瑪、阿爾巴和貝加莫等地不僅風景秀美,而且物産豐富。從帕爾瑪火腿到阿爾巴白松露,再到貝加莫及其周圍山谷出産的豐富乳製品,美食美景可一站式體驗。義大利旅遊局還發佈了“義大利之味”美食護照,鼓勵遊客們打卡美食護照上各大區的特色飲食。集滿20枚打卡印章不僅能獲得“義大利美食大使”稱號,還可參與抽獎活動。

“義大利之所以聞名世界,與其千年的歷史、獨特的文化、可靠的産品品質和無與倫比的美麗風貌密不可分,而義大利美食文化中包含了所有這些特徵。”義大利駐華大使盧卡·費拉裏表示。

越南            

充分開發各地多元飲食文化特色

晶瑩的米粉,筋道的牛肉,淋上精心熬製的牛骨湯,再點綴綠油油的香蔥和紅澄澄的小米辣,味蕾隨著香氣而綻放,讓人垂涎欲滴。

米粉是越南最常見的大眾美食。從2018年起,越南將每年的12月12日定為越南米粉日,在這一天,通過舉辦美食製作與品嘗會等活動,弘揚越南美食的傳統價值。

為打好米粉這張牌,越南旅遊企業不僅為外國遊客推出了街邊美食遊路線,還開發了美食烹制培訓等旅遊産品。外國遊客花上約35美元,就能學會製作米粉等3種越南美食。

世界旅遊組織2017年發佈的報告顯示,82%的受訪機構認為美食是旅遊業的重要動力,是當地經濟發展的助推器。《越南旅遊發展戰略2030年遠景》中也強調,要充分開發各地多元的飲食文化特色,打造差異化旅遊産品,重視將歷史文化與旅遊産品緊密結合。調動社會和國家兩種資源,特別是發揮越南駐外機構、海外越南人的作用,做好旅遊推介。

以美食為媒,舉辦旅遊文化推介活動,讓越來越多的外國民眾增進對越南的了解。越南政府部門在海外舉行推介活動時,都會邀請廚師現場製作地道的越南米粉給當地人品嘗。2019年在俄羅斯舉行的越南美食節上,當地民眾不僅可以品嘗米粉等越南各地特色美食,還可以沉浸在由畫展、圖片展、民間藝術表演等豐富元素組成的越南文化藝術氛圍之中。

越南將米粉作為在海外越南人社區傳播國家形象的重要媒介。“越南米粉承載著家鄉之情、同胞之義,同時成為增進海外越南人與所在國民眾相互了解的橋梁。”越南外交部副部長阮國勇表示。

一碗米粉,激蕩共鳴。在系列推廣措施下,越南米粉的國際知名度越來越高。越南民族學與人類學協會副主席、飲食研究專家王春情認為,越南美食的由來和製作過程與自然條件、歷史及文化等因素息息相關。他建議進一步推廣越南美食,將美食作為越南重要的文化名片。


責任編輯:

貝因美 和中國媽媽在一起貝因美以“愛”為基礎,幫助親子家庭健康幸福。【詳情】

老字號智慧財産權保護研討會聚焦稻香村、泥人張等老字號典型案例。【詳情】

奶粉食用指南 守護寶寶健康成...提供奶粉餵養指南,解讀奶粉配方成分,幫助新手爸媽理性選擇奶粉。【詳情】

點滴營養,綻放每個生命蒙牛乳業推動營養知識普及、提升國民健康水準。【詳情】

友情連結: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新華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紅餐網 |

關於我們ABOUT US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産,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聯繫方式CONTACT WAY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權説明COPYRIGHT NOTICE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