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減持禁令4月8日到期係誤讀 解禁股風險需警惕

  • 發佈時間:2016-04-08 13:56:02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李潔雪  責任編輯:曹霽晨

  4月8日,減持禁令又要到期? 近日,部分投資者對“4·8”解禁表達了擔憂,甚至發出“解禁洪水又要來襲”的聲音。

  事實上,這是對1月8日證監會出臺的《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下稱《減持規定》)的誤讀。

  《減持規定》要求:大股東在三個月內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一。該規定自2016年1月9日起施行,因此部分投資者以為4月8日又是一個解禁到期日。

  21世紀經濟報道調查了解到,由於新規對大宗暫無直接約束,目前許多的減持都通過大宗交易進行。Wind數據統計,今年3月至今公告的502份重要股東減持中,有209份通過大宗交易減持,佔比達41.63%。

  “4·8”減持禁令到期係誤讀

  對於 “4.8解禁”到期傳聞,安信證券江金鳳、徐彪在相關策略報告中特別提醒,“《減持規定》的‘三個月’是個動態概念,不是特指1月9日後的三個月內這一段時間,所以不會造成4月集中到期的風險。”

  華南另一證券公司的相關人士劉琳(化名)也解釋,“1月9日開始實施,不是指從1月9日到4月8日三個月內大股東不能減持超1%,而是指任何三個月內減持不得超過這一數值。”

  因此,目前大股東通過二級市場競價交易減持的方式仍受《減持規定》的限制。

  除了二級市場競價交易減持外,大股東的減持方式主要有協議轉讓和大宗交易兩種,但通過協議轉讓減持要求受讓方比例不得低於5%,因此暫無約束的大宗交易減持受到了不少有減持需求的大股東的青睞。

  據Wind統計,今年以來截至4月7日,共有1172份重要股東二級市場減持公告,其中,有470份通過大宗交易減持,佔比為40.10%,共涉及25.92億股。這470宗大宗交易中, 迪馬股份 (600565.SH)、 華東科技 (000727.SZ)、 海亮股份 (002203.SZ)等公司遭大股東減持的數量居前。

  深圳一位私募投資總監呂行(化名)表示,“通過大宗交易或者協議轉讓減持,能夠一定程度滿足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套現的需求,所以這段時間市場回暖後大宗交易市場也比較活躍。”

  隨著市場回暖,3月份大宗交易的活躍度確實明顯上升。據 東方財富 數據統計,今年1月,兩市大宗交易633宗,涉及到233家上市公司,成交18.69億股,成交額232.05億元;2月,大宗交易成交498宗,涉及185家上市公司,共成交17.51億股,成交額223.28億元;3月,兩市大宗交易達1070宗,成交40.95億股,成交金額達650.83億元。

  對比來看,雖然3月的交易天數比1月和2月都多,但3月份無論從成交總股數還是成交總額都超過了1月和2月的總額。其中,3月份大宗交易成交總額比1月和2月的總和超出了近200億元,足見大宗交易市場轉暖之迅速。

  警惕解禁股短期風險

  不過,儘管“4·8”日一刀切式的解禁為誤讀,但不排除市場仍存在一定的減持壓力。

  安信證券徐彪認為,未來減持壓力包括三個方面:今年定增到期的解禁供給;去年下半年定增到期但因為18號文未減持的延遲解禁供給;去年下半年大股東為穩定市場增持的股票六個月到期後的減持供給。

  徐彪進行了一番測算,“考慮加上2015年下半年到期未減持的市值,2016年全年最大的理論減持規模供給為2.37萬億。樂觀按減持20%數據計算,則今年減持供給只為4743億;中性按減持30%測算,則減持供給為7115億;更悲觀一些按減持50%測算,則減持供給為11858億。不管哪種情況,靜態看12月減持供給壓力最大,6月次之,而10月減持壓力最小,7月、9月、10月相對減持壓力也較小。”

  事實上,從3月減持情況來看,大股東減持意願並非十分強烈。呂行表示,“並不是所有大股東都想減持套現,有的股票價格已經破發而大股東其實很看好公司的發展,所以也有趁低位多買進一些股票把成本攤低的情況。”

  徐彪也談到,除了新規對減持的限制影響還是比較明顯外,看股東歷史減持行為,減持金額基本是隨著市場上漲減持額才增加,在市場較低時減持意願也較低,現在部分個股價格還在增發價格下方。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市場出現大面積減持的情況較小,但個別上市公司因限售股解禁而造成公司股價短期較大波動的情況卻值得注意。

  此前剛重組復牌的 暴風科技 (300431.SZ)就因傳出兩大解禁股東青島金石和和諧成長先後公告欲套現的消息,而使得股價短期大幅波動。

  廣州一位公募基金經理王林(化名)提醒,“之前大家確實比較擔心減持禁令到期後大股東大面積減持的情況。但隨著時間的拉長,大家對這塊的擔憂也在消減,這個之前的大利空因素被不斷消解了。不過,不排除一些個股在限售股到了解禁期後可能遭到拋售的情況,這些股票的短期風險是要注意的。”

  東方財富數據顯示,本月有87家上市公司將面臨限售股解禁,其中解禁股數量最多的是 華夏銀行 (600015.SH)、皖江物流(600575.SH)、建新礦業(000688.SZ)、東方航空(600115.SH)等公司。按照解禁數量與總股本佔比來看,4月26日將解禁的上峰水泥(000672.SZ)解禁股數量為5.98億股,佔總股本的73.52%。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