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鋼鐵行業持續低迷 寶鋼為何領銜逆市增産?

  • 發佈時間:2016-04-08 09:05:45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曹霽晨

  行業持續低迷 去産能成當務之急 寶鋼為何領銜逆市增産

  去産能依然是鋼鐵産業的主基調,4月7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劉振江在一行業會議上再度強調了這一重點。他説:“無論從眼前看還是從長遠看,中國鋼鐵工業不下大決心解決産能嚴重過剩問題其他問題都難以得到很好的解決。”然而近日寶鋼、撫順特鋼華菱鋼鐵卻透露出不減産反增産的計劃,其中寶鋼表示鋼鐵産量增加兩成。這又是何原因呢?

  去産能與增産的矛盾

  “這3個月有的企業開始減虧,有的持平或開始盈利,虧損面減少,但全行業虧損的局面還沒有改變,1-2月又虧損114億元。”昨日劉振江提供的最新數據再度顯示了我國鋼鐵行業目前的困境。

  在國家去鋼鐵産能的大背景下,部分企業採取了裁員、關停等措施,然而日前寶鋼則表示要逆勢而為。

  該公司近期發佈的2015年年度報告顯示,公司今年計劃産鐵2679萬噸、産鋼2711萬噸、銷售商品坯材2344萬噸,相比去年公司鋼鐵産品産量2230萬噸,今年增産幅度逾20%。

  北京商報記者進而採訪發現,撫順鋼鐵也計劃2016年適度提高主要産品的産量,該公司財報顯示,2015年撫順特鋼重點産品産量達到32.72萬噸,2016年産量在32萬-37萬噸之間,略有增長,最大實現13%的漲幅;河北鋼鐵相關人士也表態,將繼續維持當前的生産規模。另外,華淩鋼鐵也傳出在指定目標上有所上調。

  被動增産還是合理佈局

  對於鋼鐵去産能,有業內人士分析表示,一批中小鋼企關停雖然讓國內鋼鐵産量有所下降,但真正的話語權在大型鋼企手中,如果大型鋼企的減産效果不明顯,國內鋼鐵産能過剩的局面將難以改變。

  在此呼籲之下,寶鋼卻要增産20%。對於這樣的逆市增産,寶鋼股份相關負責人回復北京商報記者時表示,提高的産能主要是來自新建的湛江鋼鐵項目,原有的上海、梅鋼等基地的産能基本保持穩定。

  據了解,2008年3月,湛江鋼鐵項目獲國家發改委批准開展前期工作,同年底該項目分別列入了國家《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鋼鐵産業調整和振興規劃》。2010年完成前期準備工作後,于2011年5月開工建設。去年9月26日,湛江鋼鐵一號高爐順利出鐵。

  有行業人士分析表示,在某種程度上寶鋼增産是被動的,武鋼的防城港項目去年點火,也為該公司帶來了産能的擴張。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目前國內新增鋼鐵産能是一些大型鋼企之前幾年開發規劃的一些項目,隨著這幾年項目陸續建成,導致上述鋼企短時間內不可能有明顯的減産行動。

  不過,另有分析人士表示,擴産也不能一味地認為是增加負擔,或簡單認為是與去産能的政策相悖。“去産能應該是去掉落後産能,而不是符合未來産業結構發展的産能。廣東地區又是缺鋼地區,寶鋼湛江項目的建成可以大大緩解廣東缺鋼的現狀。所以寶鋼增加的産能不是無故增加的産能。”有鋼鐵行業不願具名分析人士稱。

  對於如何消化新增産能的問題,寶鋼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樂觀。他介紹,2016年需求預定穩定,汽車行業保持平穩增長,三大白色家電需求增速有望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回升,管線用鋼行業今年隨著國內大型長距離天然氣輸送工程項目的開展,需求量同比將明顯增長。“據我所知,我們近期的難度是如何完成訂單。”

  去産能不能一刀切

  寶鋼增加産能機遇與挑戰並存。寶鋼在2015年的年報中稱,2016年公司面臨外部經營環境存在較大不確定性,鋼鐵市場面臨深度調整,下游行業需求增速持續放緩;湛江鋼鐵的放量增産,內部生産、建設、爬坡三線並行,生産組織和市場開拓難度加大。卓創鋼鐵分析師劉偉新也認為,任何企業都會存在風險,寶鋼面臨的最大風險可能來自新建鋼項目産品品質的不穩定。企業一般會通過降低産品價格,由下游企業試用一段時間後,産品品質趨於穩定,價格也會走向正常。另外,湛江項目有著非常好的區位優勢,湛江港距離澳大利亞較上海也近了不少,減少了物流的成本。

  “前3個月,我們在‘嚴冬’中似乎感受到有一小股暖風吹來。”在劉振江看來,鋼價年初以來的逐步回升使鋼廠看到了效益好轉,然而這卻不能成為去産能的阻礙。行業分析人士稱,行業去産能不能一刀切,去産能的對象應該是行業中比較差的企業,産能轉化率較高的企業則要鼓勵增産。“增加産量、提高産能利用率也有助於降低成本。”

  另有分析稱,隨著像寶鋼股份這樣的企業發展越來越大,鋼鐵行業的集中度越來越大,定價能力和定價機制將不斷完善,從而可以提升我國鋼鐵企業的定價能力,這反而對於行業而言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記者 錢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