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證監會分析違規操縱市場趨勢 傳統手法新業務嫁接

  • 發佈時間:2016-02-16 10:53:14  來源:法制日報  作者:周芬棉  責任編輯:王斌

  中國證監會在此間接受媒體採訪時,分析了2015年違規操縱證券市場新趨勢:傳統手法與新業務嫁接,個人大戶手法兇悍,利用場外配資放大收益。

  操縱市場是2015年證監會主要打擊的案件類型之一,共立案查處操縱市場案71起,佔比21%,同比增長473%。從近期查處的一系列操縱案件看,以下特點較為突出:

  一是將一種或多種傳統操縱手法與新産品(股指期貨、ETF等)、新業務(融券)、新技術(程式化交易等)、跨市場(股票、ETF與期貨市場等)、跨國界等新事物、新情況相嫁接,導致操縱形式不斷翻新,對市場公平造成較大損害,取證、認定難度前所未有。

  二是不少個人大戶操縱手法兇悍,在敏感時點進一步加劇市場波動,引發市場關注。部分被查處的“超級散戶”浮沉股市多年,投資經驗豐富,資金實力雄厚,如當年寧波敢死隊四大操盤手之一馬信琪、“私募明星”葉飛等,操縱手法異常兇悍,操縱股票涉及“暴風科技”、“信威集團”、“全通教育”等走勢詭異的“妖股”,引發市場極大關注。

  三是操縱行為人利用融券、場外配資等杠桿融資、放大違法收益的情形突出,案件罰沒款金額屢創新高。以傘形結構化信託産品為例,融資杠桿效果明顯,可以形成相當突出的資金優勢,其被利用進行市場操縱的案例並不少見。如在涉嫌操縱“特力A”等多起案件中,當事人通過傘形結構化産品募集操縱資金,個別案件募資達數億元。

  四是違法行為人刻意規避調查,交易行為隱蔽複雜,查處難度大。相關案件資金流轉頻繁、複雜,查辦實踐中甚至有違法分子故意到新疆、西藏等邊遠地區開立銀行賬戶,企圖躲避調查。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