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證監會捉妖記:查獲12操縱證券市場案 罰款超20億

  • 發佈時間:2015-11-03 08:22:22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10月23日下午,證監會一紙罰單在網路上刷屏,在這個對12宗操縱證券市場案件的行政處罰單上,“特力A”(000025.SZ)的名字讓股民格外興奮。這只在股市動蕩期走出神奇曲線被稱為“妖股之王”的股票終於被證監會震懾住了“妖氣”,給在市場中興風作浪的“妖股們”當頭棒喝。

  特力A只是“妖股”的冰山一角。有媒體稱,據不完全統計,如果按照個股日均振幅超過5%、3天累計換手超過25%、基本面並無實質性利好卻連續漲停板為“妖股”的標準觀察,近期市場中有300多只股票堪稱“妖股”。

  “後股災時期”為何群魔亂舞?在特力A為代表的“妖股”背後浮現著機構和遊資的身影。事實上,妖股出沒並非近來才有,業內人士認為,股市的去妖化之路還需要資本市場的深入改革與股民們的理性投資。

  特力A領銜妖股隊列

  被封為“妖股之王”的特力A並非浪得虛名。從7月9日至10月23日,特力A累計大漲693%,僅近一個月的時間,特力A榮登龍虎榜的次數就達到10次之多。

  6月中旬起,A股的斷崖式暴跌中特力A也未能倖免,下跌走勢與大盤接近,但是從7月9日開始,特力A就啟動連續暴漲行情。其中,7月9日至8月13日,特力A區間漲幅為426.21%;而同一時期,上證綜指漲幅僅為17.26%。

  自10月20日起,特力A股價在盤中出現大幅度波動,《中國經濟週刊》記者查看同期龍虎榜發現,對比此前,各大機構已連續凈賣出,並且凈賣出金額有擴大趨勢,似乎表明願意高價接力的資金在減少,更多的是激進的散戶資金流入。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特力A的如此走勢肯定是有人蓄意操縱。10月23日證監會公佈的12宗操縱證券市場案件也驗證了此前的猜測,證監會認定吳某樂、深圳市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涉嫌合謀操縱“特力A”、“得利斯”股票價格案。“操縱者的操作手法很簡單,通過多個賬戶的買進賣出,自彈自唱,吸引散戶跟風,而且有散戶跟風後就可以在高位順利地出走,牟取暴利。”董登新分析。

  與特力A的暴漲模式不同,另一隻妖股代表海欣食品(002702.SZ)的“妖氣”在於每個交易日至少30%,乃至逾80%的換手率。6月熊市中,海欣食品也呈現下跌趨勢,特別是9月復牌以來的連續跌停,使得該股人氣一度降到冰點。而從9月22日開始,該股連續4天收陽,流通股東也在9月22日、23日“走馬燈”。此後雖有短暫調整,但從10月16日開始,該股再次進入“漲停模式”。 坊間傳聞,該股在停牌前就已被機構控盤,前階段的巨震實際上就是用資金“掩護”機構出逃。

  相比之下,上海普天(600680.SH)被戲言“妖”出了“自我”,在熊市裏逆勢大漲的獨立行情令人費解。整個上半年牛市,上海普天漲幅115%,而7月9日以來,其最高漲幅就已經達到117%。9月8日以後,大盤在3000點企穩,上海普天繼續它的逆天強勢。半個月漲幅超過70%,股價連創歷史新高,被股民笑稱“這不是反彈,是飛天”。

  此外,資本市場可謂家喻戶曉的妖股還有梅雁吉祥(600868.SH)、暴風科技(300431.SZ)等,“惡意做多者通過瘋牛傳銷、編題材、講故事、喊口號,讓全體散戶及新股民敢於飛蛾撲火,然後將他們挂在高高的半空,套牢在大盤指數及個股股價的頭部。”董登新如是説。

  隱秘的炒作邏輯

  證監會給特力A開出的12億罰單,確實讓“妖股”們的幕後操縱者膽戰。據董登新對記者分析,“妖股”一般面目雷同,“股本一般不宜過大,過大後主力難以控盤,但也不宜過小,過小資金容量不足。”

  資料顯示,特力A的第一大股東為深圳市特發集團,實際控制人是深圳國資管理局,是典型的國企改革概念標的,而且該公司目前的流通盤只有1.79億股。流通盤較小,方便主力資金控盤,也往往能獲得市場遊資的青睞。

  此外,業績表現較好並且具有熱門題材也成為特力A容易被遊資爆炒的理由。在妖股中,特力A、上海普天等等都是熱門題材股的典型代表。此前因被證金公司入股而被戲稱為“王的女人”的梅雁吉祥一舉成名,成為證金概念股中的龍頭。特力A不僅是國企改革熱點,而且業績優良。

  根據安排,特力A擬於10月28日披露三季報,公司此前預計2015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800萬元至1900萬元,同比增長333%至357%。不過,記者也注意到,這一條並非所有的“妖股”都適合,但業績預期較好的個股可能更受青睞、持續性更強。

  “證監會查出來的案件只是冰山一角,證券市場的違法犯罪應該説是比較倡狂的。證監會只是打掉了一些其中比較容易發現的案件。”董登新對記者坦言,“內部交易和股市操縱的隱蔽性非常的強,不是那麼容易查出。”

  據記者觀察,以特力A、海欣食品以及上海普天為例,妖股的隱蔽性還表現在,前兩者最初的漲停很容易讓人以為是超跌反彈,不會引人注意,隨後小幅調整,容易被投資者解讀為莊家拉高出貨,主力自救,再加上一定的政策基礎,最初的漲停很容易讓投資者理解為跟隨概念上揚。

  為了使操作更加隱秘,遊資還會開多個假賬戶,董登新向記者解釋:“遊資自買自賣,自彈自唱,借用別人的身份證,開N個假賬戶,自己操作,從A賬戶賣B賬戶買往上拉抬。一般都會多於兩個賬戶,兩個賬戶之間對倒就太明顯了,這樣操作起來更具有隱蔽性,不容易被證監會查出。”

  註冊制能根治妖股跟風?

  在證監會罰單上,總共12宗案件罰沒款金額總計超過20億元。其中,沒收特力A的操縱者吳某樂的違法所得1.73億元,並處以5.2億元罰款,沒收深圳市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違法所得1.4億元,並處以4.4億元罰款,對相關責任人員給予警告,並處以60萬元罰款。如此重罰之下,10月26日第一個交易日上,妖股們集體殺跌。

  敲山震虎自然是一記大招。公開資料顯示,內幕交易在歐洲和美國通常面臨重刑和高額罰金,今年8月,英國交易員就在2006年至2010年間操縱倫敦銀行間拆借利率被倫敦一家法院判處14年監禁;而因涉嫌製造了2010年美股閃崩的“魔鬼交易員”,今年4月則被美國司法部逮捕並受到指控,面臨最高380年監禁的刑罰。

  證監會近日表示,操縱市場行為通過不正當手段,營造虛假的市場供求關係和證券期貨價格,誤導投資者的投資決策,既扭曲了市場價格形成機制,破壞了市場秩序,又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證監會將繼續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切實維護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

  “要麼牢底坐穿,要麼傾家蕩産,沒有這麼重的懲處的話是沒用的,如果賺個幾千萬罰個百八十萬那無關痛癢的,要罰就罰個傾家蕩産。”董登新認為,重罰才能給投機分子威懾。

  在他看來,股市捉妖有兩個主要手段,除了監管必須重罰重處之外,還包括註冊制改革必須加快推進。不過,早在今年上半年就呼之欲出的註冊制改革到如今沒有半點風聲。

  “沒有註冊制,中國股市就是爆炒垃圾股,這樣妖股跟風就沒有辦法杜絕。只有註冊制改革,從制度層面上改變A股現在的遊戲規則,不然這就是對散戶在股市上一種公開的搶劫行為,所以註冊制改革必須加快推進。”董登新如是説。

  董登新還補充道,“註冊制改革如果按照理想主義的説法,是要所謂的市場成熟,制度都到位,這實際上都是一種藉口,中國的改革歷來都是改革試點,然後立法再跟進。我們要把證券法都修訂好,再來實行註冊制,這個做法中國可能是第一次。不去試點就不知道還差什麼,還有哪方面沒有準備好,所以註冊制改革必須要先行先試,再來跟進配套制度的完善,這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流動性增強背景下,投資者教育亟待加強

  就在證監會公佈處罰名單的當日,央行宣佈“雙降”,一是下調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二是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很多人將“雙降”解讀為對股市的刺激。

  然而接下來一週滬指沒有明顯大漲。財經作家皮海洲就認為,此次“雙降”劍指的是中國經濟,而不是為了刺激股市的上漲,所以市場不必誇大此次“雙降”對股市的刺激作用,更不要期盼去年11月央行“降息”後的股市瘋牛行情會再度在市場重演。

  在董登新看來,流動性增加後恐怕也會有些資金熱衷炒作“妖股”。

  “儘管央行在增加流動性,但現在也是資産配置荒,老百姓手裏的錢確實沒有好的保值增值的渠道,所以一些機構、私募他們有條件的就可以在股市上興風作浪,通過股價操縱來牟取暴利。”董登新對記者分析,當前市場上百姓看好的投資渠道不多,信託私募門檻太高,P2P新生平臺也是暗礁叢生,市面上理財産品雖然種類繁多,但是很多投資者並不是很了解。股市反而成為投資者投資的主要渠道,“這樣就很容易上鉤,一些大戶就盯著小散引誘他們。”

  此外,加強投資者教育也勢在必行。董登新認為,“妖股”的出現沒有散戶的跟風參與是無法成功的,所以投資者的素質也有待加強,“投資者成熟程度是一個國家資本市場發達程度的重要標誌。投資者教育基地是提高投資者專業知識、幫助投資者走向成熟的公益性教育平臺。因此,我們必須有計劃、有組織地加大對投資者教育基地的建設與投入。”值得一提的是,近日證監會以證監會公告[2015]23號發佈了《關於加強證券期貨投資者教育基地建設的指導意見》及配套《首批投資者教育基地申報工作指引》,可見監管層也在著力推動此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