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2015上市公司治理指數發佈 地産上市公司水準偏低

  • 發佈時間:2015-09-07 07:2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有上市公司治理狀況“晴雨錶”之稱的“2015中國上市公司治理指數”于近日發佈,本次發佈數據顯示,金融、保險業的公司治理指數位居前列,綜合類和房地産業上市公司治理水準總體仍然偏低。

  據中國上市公司治理評價結果,2015年中國上市公司治理指數為62.07,比去年上升0.61,比2003年上升13.11。值得關注的是,這已是該指數連續第六年呈上升態勢。事實上,中國上市公司治理水準在2003-2015年總體上不斷提高,經歷了2009年的回調,金融危機之後,趨於逐年上升。

  分行業來看,2015年評價排名中,金融、保險業的公司治理指數位居前列;緊隨其後的是資訊技術業、建築業和製造業等,這些行業治理狀況相對較好;而綜合類和房地産業上市公司治理水準總體仍然偏低。

  由於金融機構在經營目標、代理關係等方面與一般公司具有較大的差別,課題組專門對上市金融機構公司治理狀況進行了評價。2015年上市金融機構公司治理指數為64.30,與2014年基本持平。上市金融機構治理指數依舊高於非金融機構上市公司,且銀行類金融機構上市公司治理狀況要好于非銀行類金融機構上市公司。此外,2015年民營控股上市金融機構公司治理指數有所下降,與國有控股上市金融機構之間的治理差距被拉大。

  與此同時,控股股東性質不同,上市公司治理水準也表現出較大的差異,繼2011年之後,2015年民營控股上市公司治理指數連續5年超過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不同市場板塊的公司治理水準也存在較大差異,其中金融、保險業公司治理指數最高,其次為創業板,中小板緊隨其後,排在最後面的為主機板上市公司。

  總體來看,構成中國上市公司治理指數的股東治理指數、董事會治理指數、監事會治理指數、經理層治理指數、資訊披露指數和利益相關者治理指數六大維度均呈上升態勢。其中,2015年股東治理指數較2014年度提高0.80,原因被認為在於強制分紅機制的實施,中小股東權益保護指標有了較大的提高,主要體現在現金分紅上。

  據統計,53%的公司在公司章程中明確建立了差異化分紅機制,有801家(佔30.9%)上市公司在過去的5年內持續分紅,87.1%的公司通過現金分紅的方式同中小股東分享了公司經營所帶來的收益。

  本次中國上市公司治理指數評價樣本量為2590家,佔當年全部上市公司(2591家)比例為99.96%,其中主機板1412家,中小企業板728家,創業板406家,金融、保險業板塊44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