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權威聲音釋放底部信號 九月或是轉折月

  • 發佈時間:2015-09-07 06:30:41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今天是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後的首個交易日,“小長假”期間的重要事件或資訊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其中,除了舉世矚目的“9·3”勝利日大閱兵令人振奮之外,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關於“目前股市調整已大致到位”的表態,也讓投資各方備受鼓舞。

  中國人民銀行官方網站9月5日發佈消息,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表示,目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已經趨於穩定,股市調整已大致到位,金融市場可望更為穩定。毫無疑問,這是關於A股市場最權威的聲音,併為節後市場,乃至中長期市場指明瞭方向。

  首先,杠桿率已明顯下降。自6月份證監會出重拳清理配資以來,以HOMS系統為代表的配資系統便處監管漩渦之中。7月12日, 證監會明令禁止證券賬戶下設子賬戶進行違規交易,恒生電子HOMS系統、上海銘創和同花順等軟體商陸續關停新增配資系統業務,三大“配資神器”對於新增配資資金基本關上閘門。目前,曾經風光無限的場外配資走到末路,場外配資的存量規模已大幅下降;從場內杠桿來看,以滬深兩市的兩融餘額規模為例,在今年6月上旬,該數值一度接近2.3萬億元水準。經歷了多次的“降杠桿”過程之後,兩融餘額也大幅下降至去年12月中旬的水準。截至8月31日,滬深兩市的兩融餘額規模約為1.0559萬億元,已較前期高點回落超過萬億元的規模。“降杠桿”風險逐步釋放,市場行情有望由此企穩回升。

  其次,市場估值趨於合理。滬指自5178點調整以來,最大跌幅已經超過40%。以滬深兩市的估值水準為例,在今年6月上旬,市場估值壓力巨大,而相關概念股的估值水準更是達到上千倍乃至上萬倍的狀態。而經歷了最近兩個月的殺跌行情,不少股票價格已經回落至去年牛市啟動時的位置。更有甚者,其股價還創出了近年來的新低水準。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發現,截至9月2日,滬深兩市百元高價股僅剩5隻個股,而5元以下的超低價股數量卻大幅增加至100隻個股左右的水準。至於低於10元的低價股數量,也大幅增加至800余只,破凈股數量也明顯增長,甚至有不少股票已經回歸至前期牛市啟動時的價位。值得一提的是,在經過最近新一輪加速殺跌過後,對於本已屬於低估值的藍籌股而言,其估值優勢也會得到進一步的凸顯。因此,對於此類股票,其風險釋放也已經到了尾聲的階段。

  第三,入市資金結構發生變化。這種變化和調整,已經在節前3天的盤面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8月31日,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分別下跌0.82%、2.32%和3.42%,創業板尾盤急跌,但是銀行板塊出現暴拉將大盤站上3200點;9月1日,同樣在尾盤,以建設銀行工商銀行等銀行股為首的大盤藍籌股進行了似乎不講成本的吃進掃貨,盤中不時出現數百萬股的超級大買單,幾乎與此同時,前期活躍的軍工股、次新股等卻不斷殺跌;9月2日,主力資金凈流入前十隻股票中有8隻為銀行股,其中工商銀行、農業銀行民生銀行交通銀行,資金凈流入均超過10億元。其中工商銀行尾盤漲停,主力資金凈流入就達到13.89億元。由此不難發現,入場資金的正向異動,意味著新入場資金已經吹響了核心藍籌的集結號。

  總之,種種跡象表明,A股風險釋放已經進入尾聲,築底集結號由此吹響。有分析人士明確指出,經過兩輪殺跌,市場階段性風險基本釋放,部分藍籌股已回到合理估值區間,再向下已無多大空間,因此9月份很可能是一個轉折月,會有不錯的上漲波段,至於能否演變成牛市下半場,還需要到時再作研判。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