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中國股市穩定發展的“三要”和“三不要”
- 發佈時間:2015-08-24 03:20:10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楊菲
昨天,國務院印發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公開發佈,確定基本養老金統一委託給國務院授權的養老基金管理機構進行投資運營,股票等權益類産品合計不得超過資産凈值的30%。這一決定對於股市進一步規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一是因為近期股市穩定性不足。二是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作為相對保守的投資者,其投資行為可以作為股市價值中樞的重要參照係。
8月21日,上證綜指大跌4.27%,收盤3507.74點,已與7月8日收盤點位3507.19點持平,與7月9日的最低點3373.54點已十分接近。從8月17日收盤算起,上證綜指在短短5個交易日下跌485.93點,幅度為12.2%;其中後兩個交易日下跌7.6%。
雖然筆者認為當前股市估值狀況應當引起高度關注,但並不認同基本養老基金是救市軍的提法。進一步穩定股市和推動股市改革開放,根子還是在基礎制度建設上;開放基本養老基金入市,只是基礎制度建設的一個因素。
第一,穩定市場措施應當保持一致性、連續性,不要輕言變動。
政府穩定市場的主要目標是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風險,是應對重大異常波動。中國證金公司在前期入市操作,發揮了穩定市場中樞、引導價值投資的重要作用。對其功績要給予毫不遲疑的褒揚,而不需要扭扭捏捏。
8月14日管理層提出的證金公司“一般不入市操作”的提法引起誤解,被引申為維穩階段宣告結束。對此,需要加以澄清,在“一般不入市操作”之後,還有“當市場劇烈異常波動、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時,仍將繼續以多種形式發揮維穩作用”。筆者認為,證金公司在必要時仍將入市操作。
筆者注意到,有學者對證金公司的職能進行了一番“考證”,認為證金公司的本職是“提供轉融通服務”;“維護市場秩序穩定,則是其業務規則中所賦予的監督管理融資融券市場的職能”。很遺憾,這個分析過於拘泥了。在國內其他大型機構還不能擔當市場定價平衡器的當下,證金公司擔當“平準基金”的職能是必須的,而不是可有可無的。
同時,中國人民銀行7月8日聲明“為支援股票市場穩定發展,中國人民銀行積極協助中國證金公司通過拆借、發行金融債券、抵押融資、借用再貸款等方式獲得充足的流動性”,並沒有宣佈中止,也不該輕言中止。
筆者要再次強調,穩定市場需要“有形之手”和“無形之手”共同作用,而不能靠單打一。
第二,對市場創新舉措要明白無誤地給予支援鼓勵,
不要保守僵化。
前期引起爭論的融資問題,至今仍是困擾股市運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一些人眼中,只要借錢買股就是過度投機,就要嚴格禁止。有學者建議對杠杠資金要主動、儘早介入審查,不能待其成尾大不掉之勢再清理。
筆者認為,把前期上漲行情單純理解為杠桿資金所為是片面的,不科學的。依法合規的融資與非法拆借資金進入股市不是一回事,應該厘清場外“影子融資”與場內融資的界限。在金融創新不斷深化的今天,在場外依法約定、有規範合同、有規範風控體系的“影子融資”,應當由市場自我調節和約束;而對於違反現行法律規定的“影子融資”,應由相關監管部門儘快立法立規,並依法處理。
就場內來説,根據市場風險情況,證券公司已經對保證金比例和融券折算率進行過多輪自發調整。6月份,證監會宣佈修訂《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管理辦法》,規定券商兩融金額不得超過公司凈資本的4倍;允許證券公司根據客戶信用狀況等因素與客戶自主商定展期次數;允許證券公司與客戶自行商定補充擔保物的期限與比例的具體要求,不再將強制平倉作為證券公司處置客戶擔保物的唯一方式,增加風險控制靈活性和彈性。
這些措施已在7月1日公佈的《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管理辦法》和滬深交易所《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中得到確認。筆者認為,看待融資問題,最終要以是否合乎法律規定論處,而不是其他標準。市場是否有泡沫,泡沫多寡,歸根結底是看主流投資者的價值認知;對於違規違法行為的查處,不應當因指數高或低而採取不同的標準。
第三,輿論傳播要嚴謹求實,不要嘩眾取寵,華而不實。
筆者看到,近期某報刊發報道,稱“記者獲悉,在缺乏賺錢效應下,減倉觀望成為了當前公、私募基金的主流選擇”。該報道還稱,“極其脆弱的市場心態背後,多頭似乎成為了國家隊的一場獨角戲,應者寥寥。從目前情況來看,場內資金似乎仍在加速出逃”;該報援引融通基金有關人士的話説“證金公司已明確表示不會進一步干預二級市場,除非市場再次出現持續大跌,否則短期不會有進一步增量資金入市”。
在筆者看來,這些分析不僅過於片面,而且超越了一般報道的範疇。所謂基金減倉觀望、資金加速逃離、證金公司獨木難支、不會有增量資金入市等描述性説辭,具有很強的主觀性。僅憑幾個交易日的情況,就做出帶有全局預判性的描述,而對於經濟增長、産業調整、改革亮點等基本面因素,一概忽略,是不可靠的。
儘管上周所謂的“主力資金”流出超過4700億元,但資金流出概念並非是一個很科學的概念;如果不與公司基本面緊密結合,這些數據就成為無本之木了。跌時極力唱空,漲勢順勢唱多,這不僅是一些股評的病,也成為一些報道的病。應當引起公眾警惕。
上述三個“要”和三個“不要”,是改善、提升我國股市生態的重要抓手,需要抓緊抓牢,不應因市場一時的漲跌變化而放鬆和改變。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