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起底A股場外配資的刀尖之舞:很多以前是炒房的

  • 發佈時間:2015-06-21 07:0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少雷

  “現在傘形(信託)已經開不了了,有的合同到期的賬戶也不給配了。”藍先生告訴記者,其所在的公司從今年3月開啟了新的業務板塊——A股配資業務。“我們一個月能配3000多萬,不算多,做得好的一個月幾個億的都有。原來配資比例可以做到1:5,而最近,只能配到2.5倍。”

  降杠桿同樣也成為其他配資公司的選擇。有的配資公司甚至還規定了30萬元的配資額度上限。

  A股場外配資,這一今年以來與快牛伴生的杠桿融資業務,在滬指一騎絕塵衝上5000點之後,在被融資盤蜂擁衝頂的中國中車墜入殺跌絕境之時,在A股多次出現跌幅逾5%的單日重挫之時,刀尖起舞的瘋狂開始析出風險的血滴。

  近日,京、滬銀監局相繼啟動傘形信託摸底調查,此舉多具風向標意義,配合此前證監會[微網志]嚴查場外配資,此時的場外配資更加風聲鶴唳。尤其是在6月15到19日的一週裏,滬指從最高的5176.79點跌至19日的4478.36點,一週13%的跌幅滬指創出近7年之最,近500隻個股的市值蒸發了20%以上。如此暴跌,其中一個重要原因被認為是配資資金出逃踩踏所致。

  如今,伴隨監管動作一步步收緊,A股場外配資正在踩下“剎車”。

  起底牛市配資術

  今年以來,A股在改革紅利預期中一路攀升,6月5日,滬指重回闊別7年的5000點。

  配資,是指配資公司在客戶原有資金的基礎上按一定比例給客戶資金供使用。帶有明顯杠桿特點的資金,被認為是這波牛市的重要推動力量。

  截至6月17日,兩融餘額達到2.26萬億元,佔A股流通市值4.1%。除了兩融正規軍外,傘形信託、場外配資等隱秘的杠桿融資方式也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一位業內人士透露,現存的場外股票配資規模約為5000億元,杠桿比率更高,穩定性更弱。

  資料顯示,2014年國內配資公司已經近萬家,從業人員逾8萬,向證券期貨配資的資金超過1000億元;多分佈在經濟發達的浙江、上海、廣東沿海一帶。民間配資已存在多年,因這輪牛市才進入投資者視野。

  在藍先生的朋友圈裏,雖然廣告打的配資業務起點是一萬元,但是其接觸的多數人要麼是操盤手,集合他人資金來配資,要麼是資金大戶手持幾千萬元來配,然後再將資金批發出去。讓藍先生印象深刻的是,這些配資的人“很多以前是炒房的,把握機會的能力很強,看好樓市就把所有的錢、房子抵押拿去炒房,現在又來炒股。”

  廣東沿海也有一些投資公司手握大量資金,找銀行直接配資或直接認購傘形信託的劣後部分,以此形成幾億到幾十億的資金量,然後再做成一個傘形,將資金批發出去。

  在傘形信託被監管層叫停後,藍先生告訴記者:“現在不開新傘,可以通過結構化基金的方式來配資,這種方式比較慢,杠桿也沒有傘形高。”

  流程大概是,配資客戶確定好配資額度和資金使用時間後,簽訂借貸合同規定權利義務,主要內容集中于對風險的把控,然後客戶將保證金打入配資公司的銀行賬戶,後者確認收款後去合作券商開通證券賬戶,這個賬戶通常是一個母賬戶下的子賬戶,客戶從配資公司獲取賬戶密碼,下載客戶端就能進行獨立的股票買賣。

  恒生Homs系統、銘創等炒股軟體是實現一個母賬戶下轄多個子賬戶,對子賬戶進行監管控制的武器。

  用到Homs系統的配資公司其形式即為傘形配資,與曾火熱一時的銀行股票配資業務——傘形信託類似。但是招商銀行同業部人士對記者説道:“招行從一開始就不做Homs系統,而是直接對接信託,由信託承擔後期的管理工作,大多數傘形信託所用的系統也是Homs。”

  事實上,民間配資玩法多種多樣,從是否“網際網路+”角度可分為線上配資和線下配資,從是否利用傘形結構可分為傘形配資和非傘形配資,通常情況下,兩種分類相互穿插。

  線上配資一般都是利用Homs系統對子賬戶進行監管控制,而北京的一家線上配資公司工作人員稱,他們並不使用Homs系統,資金是通過一些小型的第三方支付平臺管理。配資客戶在平臺開戶後,配資公司可以監控投資者賬戶,在達到警戒線後提醒補充資金,達到平倉線之後強行平倉。非傘形結構的配資業務更是五花八門,有的配資公司可以質押股票和不動産,配資公司提供一個有資産的證券賬戶,配資客戶就能進行操作。

  這些配資公司的資金多來自銀行、基金或者像一些P2P平臺,直接由線上理財産品對接。“有人還拿眾籌的錢來配資,以眾籌機構的名義開了一個證券賬戶,然後也要通過Homs系統,這樣的資金成本很低,隨時都能進行賬戶提現。”藍先生稱。

  盈利模式也多種多樣,有的只收利息,但“利息”已包含了很多費用,有的不僅收利息,還收手續費。

  藍先生稱:“銀行的錢是最便宜的,投資公司拿到錢的成本可能日息9厘,往下的分銷可能是一分一到一分三,再配給散戶可能就是一分五到一分八,當然業務員還能往更高的要。”對配資公司而言,利息越高,業務人員的提成也就越多。

  在風控上,各家配資公司針對不同杠桿的賬戶設置不同的預警線和平倉線,前者是當客戶保證金剩餘一定量時,提醒補倉或者減倉,後者是當保證金剩餘一定量時強行平倉,杠桿越高,風控越謹慎。

  藍先生舉例稱:“假設杠桿可以達到1:5,20萬能配100萬,這100萬是配資公司借客戶錢炒股,不可能虧配資公司的錢,當客戶的股票遭遇一個跌停板,就跌了12萬,客戶自身的本金20萬,現在只剩8萬,這個時候配資公司就要求補倉,如果不補,就強制平倉。再跌停就是賠配資公司的錢,所以必須平倉。”

  此外,還有一些其他措施,比如針對中小板和創業板相對較低的持倉比例限制或者直接不能進行買賣股票操作,對於單只股票的持倉比例不能超過總資産的50%~70%等等。記者了解到,由於配資公司背景、資金來源、經營規模等各不相同,風控水準參差不齊。

  一家國企背景、做配資業務多年的配資公司介紹,公司每天抽查賬戶,每月都要審計,比如客戶將10萬保證金打到公司賬戶,在5倍杠桿的情況下,有60萬的操盤資本金,配資公司在收到客戶保證金之後會將60萬一併打進新開立的虛擬股票子賬戶,經過一段時間,假如股票賬戶有40萬的浮盈,客戶要求再次配資,公司的流程是必須將這40萬提出之後,再按照首次配資的開戶流程走一遍。

  風口浪尖

  有人説,杠桿推動了這輪牛市,而牛市又加大了杠桿的倍數。

  相對兩融不到1:1的杠桿比率,場外配資動輒1:4、1:5甚至1:6、1:7的杠桿比例,在股票上漲時很容易將收益數倍放大,收益無疑極具誘惑力。

  但收益永遠與風險成正比。6月9日,中國中車完成合併復牌的第二天,從漲停到跌停,20%的振幅下當日成交了496.93億元,杠桿超1:5的融資直接暴露于爆倉風險下,而此後7連7跌將該股股價腰斬到了20.08元。

  杠桿牛市中,配資加劇了上漲,也暗含加劇了風險。近期股市慘烈下跌,則觸發著一個又一個高杠桿風險點。

  6月12日,證監會重申,券商不得通過網上證券交易介面,為場外配資提供便利。次日,證監會官類單眼獨拎出關於場外配資的一條予以重發。此前《關於加強證券公司資訊系統外部接入管理的通知》,要求券商對外部接入管理進行自查,並重申了禁止性規定。另一邊,6月12日,證監會表示目前兩融業務總體健康,風險可控,將優化兩融辦法。

  華泰證券華北區某營業部人士説,證監會頭天發文禁止為場外配資提供便利,次日華泰內部就發文禁止。

  記者致電一家P2P平臺的創始人,其強調他們會逐漸收縮配資業務。

  而Homs接受監管部門的調查也使一些配資公司轉向了與其提供類似服務的銘創。

  4月中旬,證監會首次提及不得以任何形式開展場外股票配資、傘形信託等,不得為傘形信託等提供數據端口。此前,證監會關於杠桿的政策是針對券商兩融業務不合規情況,之後數度風險提示下,券商已自行開啟調整擔保折算率、上調保證金比例、收縮規模等降杠桿模式。

  但場外配資處於“灰色地帶”,個別不規範行為,反覆放大杠桿,容易造成很大風險。近期卷款3億跑路的90後配資公司老闆,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牛市中,配資平臺能夠拿到高額的利息,券商收取的交易佣金增多,而投資者在牛市中通過杠桿賺到錢。但股市震蕩,高杠桿下的高風險凸顯,最終損失將由投資者來埋單。

  一家配資公司的人士稱,其有同事以5倍杠桿在6月15日追高買入中泰橋梁,該股漲至4%後轉身下跌,之後幾日持續下跌,最終被強行平倉。

  而此前想要找配資公司買入中車的配資人士如今感到慶倖,記者了解到,一些配資公司考慮到中車復牌的時間不確定,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很高,勸阻了一些配資買入中車的客戶。

  一位配資公司人士稱,最近爆倉的情況明顯比之前幾個月多,股市再這麼震蕩,爆倉的會更多。

  藍先生也表示,部分股票配資會因受監管影響逐步消失,有的到期之後就不給配了,合同到期就消失了。華北這家配資公司和藍先生所在的配資公司都有做股指期貨配資的打算,“我們跟隨市場,具體推出時間沒定。”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