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券商“論劍”2015 港股要看A股“臉色”
- 發佈時間:2015-01-26 07:1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張恒
2014年滬指大漲52.87%,被海外投資者艷羨不已,而與A股緊密相連的恒生指數卻只上漲1.28%,出人意料。
那麼,在2015年,香港地區的券商怎麼看待A股?港股能否後來居上?滬港通能否更加紅火?
帶著上述疑問,記者近日實地走訪了四家香港地區券商,與相關分析師進行了深入交流,他們對2015年A股市場、港股市場及滬港通表現均進行了展望。
A股上半年堅決買入地産
在採訪中,記者注意到,香港地區分析師對A股關注度越來越高。
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對記者表示,中資股佔比在港股中越來越高,特別是銀行股、保險股。A股總體平穩,但短期漲得有點多了。
安信國際研究部經理徐海韜則指出:“A股漲勢還沒有完。”他看好大金融板塊和地産板塊。投資優先級從低到高分別是保險、券商和銀行股。
他還表示,地産在2015年上半年是一個非常確定的行業。若要使經濟成果鞏固,投資增速為負將令刺激政策出臺。“所以在2015年上半年堅定買入地産,漲50%都不算多。”
記者注意到,雖然徐海韜對地産股表示看好,但也表示“2015年風格轉換速度要快於2014年”,因此可關注市值在300億元~400億元的白馬成長股。對於成長股,只有業績不斷達到預期,股價不斷上漲才加倉買入,如果沒有達到預期而股價下跌,就不宜抄底。
國企指數比恒指更受重視
恒生指數2014年漲幅遠遜於滬指。在記者的走訪中,多數機構對港股市場看法相對謹慎。
安信國際研究部董事韓致立對記者表示,2014年A股和港股的漲幅區別很大,希望2015年港股像2014年A股那樣急速上漲是不現實的。不過,在2015年A、H股價差會收窄,但不會完全消失。他還指出,2015年的港股市場除了看好AH股概念股和金融股外,還看好TMT和環保行業。
“今年上半年震蕩可能會繼續,目前看來資金流是一個問題,而企業的盈利是另一個問題。”廣發證券(香港)研究分析師陳惠傑認為。他還指出,去年企業盈利下調的趨勢比較明顯,而今年上半年,機構對於企業盈利的預測仍然比較保守,畢竟香港的投資者是看重基本面的。
對於港股相對漲幅較低的問題,葉尚志分析道:“港股其實是比較被動的、沒有很明確的方向。A股現在是主導,港股國企指數是比較被動的,其實內部來説,國企指數已經比恒生指數更受看重。”
他還表示,A股市場肯定有增量,港股更多的是內部資金換籌碼,外部增量資金有限。
港股A股化愈加明顯
在分別分析了A股和港股發展前景後,A股和港股的聯動也是不能回避的話題。韓致立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感覺從2012年開始,港股也開始有一些A股化的特徵。”他認為,港股A股化最明顯的特徵就是:波動性大。韓致立舉例稱,一家市值20億以下的公司,在傳聞刺激下股價一個月內翻番,但是傳聞沒有兌現,股價又在兩個月時間內幾乎回到原點。他認為,港股A股化的主要原因是內地投資者越來越多地進行港股投資,開始改變了投資者的結構。
陳惠傑則認為,港股A股化集中在港股小盤股上,大盤股並未受大的影響。A股很多公司,基本面越差,反而漲得越好,但在港股,如果盈利最終跟不上來,就不會受到追捧。
此外他提到,港股市場上對殼公司的炒作也是A股化表現之一。但他特別指出:“港股和A股還是有一定區別,A股上漲表現為‘不炒房子炒股’,而香港的樓價還在上升,炒樓的也有,炒股的也有。”。
中小券商冷對滬港通
滬港通在2014年11月17日的開通,是內地和香港地區資本市場的一件大事。記者實地走訪香港本地券商後才發現,不同的券商對滬港通態度迥異。
韓致立表示看好滬港通,他認為滬港通開通後,北向的滬股通相對南向的港股通表現更好,主要是因為滬港通開通之後A股漲勢非常好,交易A股的熱情更高;其次,內地投資者要通過滬港通購買港股還有50萬元的投資門檻,這限制了大部分散戶投資;最後,是內地投資者對港股市場還是比較陌生。
不過,華富嘉洛投資部業務總裁陳倪麟則坦言:“香港中小券商及散戶對滬港通普遍興趣不大。”他認為,普通的香港散戶基本上還是看香港本地的股票,而滬港通更多是機構在使用。此外,香港地區的媒體也幾乎沒有報道過內地的股票。
記者在香港採訪普通散戶時也發現他們基本不買A股,而投資A股時最多是買安碩A50中國(02823,HK)和南方A50(02822,HK),這兩隻均為在港交所上市的指數ETF,追蹤富時中國A50指數,後者成分股為A股最大市值的50家公司。
陳惠傑向記者透露,廣發證券(香港)大部分客戶來自內地,客戶資金大多用來買港股。之前A股上升,也有人去買A股。但內地客戶使用滬港通通道意義不大,不少內地客戶之前已經有港股賬戶,要買港股的資金,早已流向港股市場。
雖然事實上滬港通交易沒有此前預期的那樣火爆,但葉尚志認為:“滬港通渠道作用已經在體現,雙方資金可以互通。未來兩地股市的前景還是要看未來企業的發展。”
歐洲量寬利好黃金資産
1月22日,歐洲央行量化寬鬆終於出臺,歐洲央行將從今年3月起每月購買600億歐元國債以及其他債券,一直持續到2016年9月或通脹回升到2%左右為止,預計總規模將達到1萬歐元左右。
此消息一齣,蝴蝶效應驟然出現。美元指數在22日及23日分別大漲1.48%和0.8%,並創下了2003年以來的新高。因為港元與美元掛鉤,港股市場也在歐洲央行宣佈定量寬鬆政策以後上漲,恒生指數在22日,23日連續兩日跳空高開,並分別上漲了0.7%和1.34%。
對於此次歐洲央行量化寬鬆,華富嘉洛投資部業務總裁陳倪麟認為,“最受惠的還是匯市,特別是瑞士法郎;其次,黃金成為了資金的避風港。至於和美元掛鉤的港元資産,有可能會受惠,但談不上重點受惠。如果期待港股有大行情,則需看歐元往後表現及內地經濟發展狀況。”此外他還指出,美元的強勢略有利於中國出口,但內地經濟暫時放緩,因此美元強勢對中國經濟或只是提供短期之便。
葉尚志則認為:“美元走強基本上會使港元受壓,只不過由於掛鉤的因素,港元的跌幅會有限制。”此外,他還指出,目前美元上漲對全球大宗商品構成壓力,生産成本可望下調,有利加快經濟生産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