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6日 星期二

財經 > 港股 > 港股要聞 > 正文

字號:  

滬港通香港調查:大機構積極入市小券商止步高成本

  • 發佈時間:2015-01-16 07:0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開通首日,滬股通130億元額度被搶光,著實讓滬港通火了一把。但隨後,香港市場資金流入明顯放緩。從凈買入額來看(買入成交額-賣出成交額),據港交所披露的數據,2014年11月份日平均凈買入額為40.55億元,但到了12月8日已經只有14.16億元;隨後的交易日多維持在10億元以下,有4個交易日甚至出現凈賣出的現象。需要注意的是,從2014年12月8日到2015年1月15日,上證指數累計漲幅13.6%。

  港股通方面,2014年12月以來,單日凈買入額多維持在10億港元以下,金額也一直不大。

  在A股大漲的背景下,為何滬港通卻漸漸冷卻下來?日前,記者來到香港中環,對這裡的券商、股民進行了探訪。

  滬港通廣告在中環隨處可見

  中國香港,無疑是亞洲的金融中心,而中環,更是中心的中心。為了方便此次在香港地區的實地採訪,《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將住宿的酒店就安排在了離中環不遠的上環。

  只要走出酒店,就像來到了北京的金融街、上海的陸家嘴。放眼望去,匯豐、UBS、恒生銀行這些大牌金融機構,就在身邊,而相鄰一兩個街口,就是華僑銀行、中銀香港、或是建行等金融機構。

  證券公司,更是隨處可見。記者從上環出發來到皇后大道,步行時間不到半個小時,在這並不算長的一段路上,聚集著眾多的香港本地券商,如耀才證券、第一上海、華富嘉洛、匯業證券等。而內地券商的香港分公司,也密布這一帶,如廣發、海通、安信等。只要你身處中環,要想開個戶炒股,也就是“分分鐘”的事情。

  記者注意到,滬港通已成為各家券商招攬生意的一大法寶。在道路兩旁建築物的燈箱廣告上,你隨處都可以看到券商的廣告牌,而廣告語多與滬港通有關。比如某香港本地券商就打出了“滬港通開戶,A股三年0佣金,港股半年0佣金”的招牌;另外一家公司,則以“滬港通開戶,融資利率降到最低”來應對同行的競爭;海通國際更是包下了一個公交車站的廣告位,“把握滬港通投資新機遇”幾個大字相當醒目。

  在記者眼裏,滬港通似乎已成為香港券商十分重視的一項新興業務,大家都想在滬港通中分一杯羹,並且為開發新的業務提供更多機會。那麼,香港券商的真實想法是否是這樣?隨後,記者實地走進了一家證券公司,近距離了解香港的券商。

  部分小券商並沒開通滬港通

  滬港通正式啟動後,滬指從2500點一線暴漲至近期的3300點附近。與此同時,恒生指數卻一直在盤整中,直到2015年1月14日才摸到滬港通啟動時的高點24313點。

  這樣的差異,也説明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滬港通是北熱南冷。那麼,滬港通在香港究竟又冷到什麼程度?

  “滬港通,可能只是香港券商在推廣宣傳,以及競爭中的一個噱頭而已。”華富嘉洛業務總裁陳倪麟告訴記者,“表面上看,大家可能很重視滬港通這塊業務,但實際上,很多券商並不看好,尤其是香港的中小券商。”

  陳倪麟表示,參與滬港通的投資者,還是以機構為主,香港本地中小券商的客戶,多以個人投資者為主,而內地券商的分公司,則以內地客戶為主。因此,這些香港個人投資者對通過滬港通買賣A股的興趣並不大。

  陳倪麟表示,現在來看,滬港通還沒有為香港券商帶來太多的增量業務。所以,不少公司即便是申請了滬港通資格,也沒有真正花太多的人力、物力投在A股市場的研究上。

  記者了解到,與陳倪麟有相似觀點的券商並不少,另外一家規模較小的香港券商人士稱,“我們公司根本就沒有申請滬港通資格。”據其介紹,香港證券行業競爭十分激烈,本地的中小型券商生存壓力非常大。前兩年收入都不理想,直到最近幾個月才有改觀。就證券從業人員的薪酬來看,外資大券商的新入職人員可能月薪達到4萬~5萬港元,但本地小券商,一些資深員工可能也拿不到這個工資。

  “正因為是小券商,所以在參與滬港通這項業務上,就會顯得比較謹慎。”上述券商人士稱,“如果要申請獲得滬港通資格,券商會付出一筆不小的成本,這對於本身就經營艱難的中小券商來説,存在不小的壓力。因此,除非客戶有了非常強的需求,小券商不會輕易參與。”

  據記者了解,小券商的客戶主要是中小客戶,他們了解A股公司的機會和渠道很少,因此,多數客戶都不會參與滬股通的交易,現在參與的還是以在大券商開戶的機構為主。

  惠理集團:一直看重A股 配置佔比大幅提升

  通過對香港券商的採訪,記者發現,滬港通推出兩個多月來,似乎很多中小券商對此並不感冒。那麼,滬港通對香港機構投資者又帶來了哪些影響?

  1月14日,記者走進了惠理集團(00806,HK)。惠理集團是目前亞洲最大的獨立資産管理集團之一,截至2014年底管理資産約人民幣780億元 (126億美元)。惠理集團于1993年由人稱“亞洲巴菲特”的謝清海以及葉維義共同創辦,一直堅持採用價值投資策略。那麼,惠理集團對目前的滬港通,以及火爆的A股市場有何看法?

  “惠理一直非常看重A股市場的投資。”惠理集團市場拓展及傳訊副總監余翠珊告訴記者,“而且對A股市場的投資比重去年以來一直在增長。”據介紹,去年初惠理集團配置A股的比重在10%左右,但到去年末已提升到30%,而A股的大幅上漲,對公司業績提升很大。不過,當前A股市場大幅暴漲之後,或許惠理集團會考慮兌現利潤。

  對於滬港通,惠理集團的看法與其他券商有所不同。從機構投資者的角度,惠理集團認為,滬港通對機構有十分積極的推動,對機構投資者參與A股市場意義重大。而惠理也是通過滬股通買入A股最為積極的資産管理公司之一。

  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也表達了相似的看法,他認為,“現在的滬港通其實已實現了它的一個功能,就是向海外投資者提供了一個通過香港進入A股的機會。”

  針對很多券商以及中小投資者對滬港通並不看好的現象,余翠珊認為,由於滬股通在交收環節的規則與港股市場存在差異,因此,對中小投資者而言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港交所:個人投資者佔比小 滬港通主要服務機構

  滬港通推出以來,不論是南下炒港股的,還是北上炒A股的投資者,實際交易都比較清淡,每天的資金額度都會剩下很多。對於滬港通遇冷、香港本地券商參與不積極這一系列現實問題,港交所又是怎樣看的?《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了港交所。

  港交所就在中環的最核心區域,由三棟摩天大廈組成了交易廣場。在港交所工作人員的指引下,記者進入了港交所的工作區域,距離大門口不遠的地方,就是上市公司掛牌儀式敲鑼的地方。新龍移動、泰加保險和雅仕維三家公司剛在這個地方舉行了掛牌儀式。

  隨後,記者參觀了港交所的交易大廳。不過,與記者想像中人頭涌動的場景並不太一樣,在交易時間內,整個交易大廳內大部分席位都是空著的,只有個別位置上有交易員在下單。據港交所人士介紹,隨著網上下單普及之後,交易所場內的交易基本上就很少被使用了,目前還在場內交易的,僅剩下個別券商,而且這樣的交易額所佔比重很低。

  對於滬港通遇冷的問題,港交所人士並不避諱,“我們也並不是説希望一推出後,滬港通就能大紅大紫,初期階段交易額不高也應該是能夠預期到的。”該人士介紹,實際上從目前來看,滬港通主要的服務對象還是機構投資者,本身香港市場的個人投資者佔比很小。現在,機構投資者對滬港通的態度還是比較積極的。

  對於部分香港本土小券商不願申請滬港通資格,上述港交所人士表示,香港目前有500多家券商,不同券商的規模差別很大,既有全球知名的超級大券商,也有部分規模極小的袖珍券商,因此,也很能理解這些券商為何不願意參與滬港通。

  據介紹,券商要申請滬港通資格,投入的成本並不算太大,券商最低需要申請一個介面,大概是十多萬港元的費用。如果券商規模大,客戶多,可能會申請多個介面。

  儘管這個費用不算太高,但如果申請滬港通資格,需要對券商的IT技術系統進行改造,這個可能就會涉及更多成本。“如果是一家設備本身就比較先進的大券商,這個改造可能並不會太大,大券商也不會在乎這點成本。但如果是些小券商,本身系統設施較為陳舊,可能連電腦網線都要重新佈線,對他們而言,成本就比較高了。”上述港交所人士表示。

  此外,上述港交所人士表示,市場較為關心的深港通問題,目前情況是港交所已和深交所方面有過接觸和溝通,不過,還沒有具體的時間表。

  香港股民:熱衷指數ETF追蹤A股

  在香港當地有名的翡翠臺,上午時間有一檔證券投資節目是用普通話進行的,主題是關於滬港通。記者觀察發現,不少香港散戶撥打電視臺熱線,用粵語向坐在女主持身旁的分析人士諮詢某只股票是否可以長期持有,有趣的是,這些被問詢的標的幾乎都是香港的內資藍籌股,如中國聯通中國人壽等,還有被認為最能反映A股市場的A50指數。

  在記者最近幾日與香港本地機構的交流中,不少本地策略研究人士就表示,“因為香港存款利息比較低,所以他們(香港散戶)就喜歡派息高的票,比如銀行股,而且這類藍籌安全邊際相對高一些,收益比較穩定。”

  和A股散戶投資者眾多相比,香港市場70%都是機構投資者,散戶其實並不多。在中環一家香港本地券商營業部,記者以投資港股為由入內諮詢業務,在這個面積約30平方米的營業部大廳裏,約有10余個股民坐在大廳中央的電腦前觀察行情。聽説記者是從內地過來的,很多在場股民都投來羨慕的目光,“A股真的那麼好賺嗎?”“A股漲得太厲害了,還是港股便宜,不過港股很難炒啊,勸你們還是別炒了。”

  傑叔炒股已有數十年,是比較典型的香港本地散戶,他向記者介紹道,“你看,我現在就買這些股票。”傑叔非常熟練地在行情軟體上敲出了幾個代碼,中國平安和中國人壽等內地藍籌很快出現在電腦螢幕上。

  “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也買過,這種就比較有把握,內銀股我們香港投資者很喜歡的。”傑叔表示。

  記者發現,香港股民比較偏好買內資股,但因為對內地公司不熟悉,所以即便對一些股票感興趣,但真正要買時又有些縮手縮腳,聽聞記者來自內地,芬嬸十分興奮,她拍著記者肩膀問,“呃,聽説這個02202(萬科企業)在內地到處都是它建的房子?是真的嗎?”“我還有這個股票啦,你是內地來的,應該知道這家公司,講一講公司怎麼樣?”周圍的老股民也激動起來,都想聽個究竟。

  不過,當記者問他們,“滬港通通車了,你們買A股嗎?”傑叔閉眼搖頭,“我們都不看的,A股已經漲了那麼多了,不敢追,這樣看港股還是要便宜不少。”他邊説邊指著附近的幾位股民説道,“A股的話,我們一般買這個咯!”在一串鍵盤聲響起後,記者看到,傑叔的行情軟體上出現了兩隻證券:安碩A50中國(02823,HK)和南方A50(02822,HK),這兩隻皆為在港交所上市的指數ETF,追蹤富時中國A50指數,後者成分股為A股最大市值的50家公司。“漲得還可以啦,我們就通過這個買A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