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11月成企業"割肉季" 24家公司剝離25.67億不良資産

  • 發佈時間:2014-12-03 08:4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馬元月 姜鑫  責任編輯:王斌

  行至年底,年度業績大考再度來臨。業績欠佳的公司開始採取各種各樣的自救計劃,在眾多扭虧的資本運作中,通過轉讓子公司股權來剝離不良資産一直被上市公司所青睞。北京商報記者發現,剛剛過去的11月,進行子公司股權轉讓的公司明顯增多。

  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11月共有24家公司發佈了子公司股權轉讓的公告,較10月的6家增長了數倍,而9月的數字則是5家。24家公司中,既有披星戴帽的*ST東力*ST三鑫等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股票,也有重慶鋼鐵錢江摩托等年度業績預虧的企業。

  據北京商報記者粗略統計,這24家企業分別對36個子公司進行了股權轉讓,除去沒有公告交易額度的新賽股份中潤資源以及新築股份,其他21家股權轉讓交易金額高達25.67億元。

  本是自己一手經營起來的子公司,這些上市公司緣何忍心“割肉”呢?通過翻看交易公告,北京商報記者發現,這些被“拋棄”的子公司大多處於虧損狀態,以新賽股份轉讓的控股子公司新賽油脂為例,截至10月31日,該公司總資産為4233.78萬元,負債1.28億元。而其2013年營業收入僅為1263.73萬元,虧損額度卻達1874.96萬元。

  其實,不但被轉讓的資産品質不盡如人意,進行股權轉讓的24家上市公司也大都面臨著年終業績大考。數據顯示,24家公司中有14家公司前三季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凈利潤為負值。特別是自2013年就開始虧損的重慶鋼鐵,其前三季度扣非後凈虧損額度高達20.18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重慶鋼鐵外,*ST三鑫、廈華電子天龍光電、新賽股份、陽煤化工、*ST東力6家上市公司也是自去年末開始虧損,如果年內沒有辦法扭虧,這些公司將面臨著被ST或暫停上市的風險。這個時候,剝離部分資産、斷臂求生便成了他們的共同選擇。

  在36筆股權轉讓交易中,最為值錢的一筆來自*ST東力對子公司寧波東力新能源全部股權的轉讓,該子公司轉讓價格為3.54億元。據了解,該筆交易不但可以使*ST東力2014年房屋土地折舊攤銷和土地使用稅等支出減少150萬元,還將為其帶來1800萬元的收益,這對公司年後摘帽將産生積極影響。而為了更徹底、迅速地剝離不良資産,振華科技、陽煤化工等企業僅1元錢就將虧損的子公司轉讓出去,新賽股份的油脂公司則被零元無償轉讓給了公司實際控制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