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週期股還有多少上升空間的討論,在近幾天上升為行業最熱門話題。而且,這很可能是今年下半年最關鍵的市場議題。
上周,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連發兩文,為“新週期”鼓與呼。隨即,這引發了業內大批宏觀經濟學家和策略分析師的介入。與此同時,水面下的機構投資者們也用買與賣為這場討論投票。一家公募基金的投資總監稱,能否準確判斷週期股,很大可能決定了機構在三季度乃至下半年的業績排名。
研究圈:任澤平再發聲 業內“吵翻天”
從來“語不驚人死不休”的任澤平,在上週五和週日連續發表研報和網文,表達其對中國經濟“新週期”和下階段“宏觀走向”的樂觀看法。
在上週日發表的名為《三季度維持經濟多頭》的方正宏觀週報中,任澤平著重講述了“新週期”含義及對中國出口、房地産、棚改、製造業乃至鋼鐵、煤電等一系列行業的積極態度。他認為,新週期不是需求U型復蘇,而是經濟L型下的供給出清;新週期的核心是從産能過剩到供給出清、行業集中度提升、剩者為王、強者恒強,行業龍頭資産負債表持續修復為新産能週期蓄積力量。而在更早兩天發佈的文章中,他重提年初和海通首席經濟學家姜超的論戰話題,表示2017年宏觀策略的多空對決註定是教科書級的。
隨即,關於週期股的討論迅速蔓延至整個研究圈。從上週末到週一,幾乎所有宏觀分析師和策略分析師都介入了週期股這一焦點話題。
天風證券研究團隊發佈了《8月市場無虞!——兼論週期演繹的兩種可能》,文章認為,市場尚未出現系統性風險的信號,不必悲觀,調整就是機會。對週期股表現投贊成票。興業證券策略團隊也在策略週報中認為,週期股的“紅旗”會繼續“招展”,提醒關注需求旺盛、供給收縮、週期藍籌等三類週期股的投資機會及環保限産下的週期標的。
但上述兩家團隊“投”的都是週期股短期表現的贊成票,對於宏觀“新週期”是否展開則避而不談,甚至興業證券還提及了應密切關注大宗商品價格和庫存的高頻數據,從側面表達了某種程度的擔心。
曾經論戰的另一方姜超在最新一期宏觀債券週報中未直接涉及“新週期”這個話題。但在週報中,海通團隊對經濟的評價是:7月宏觀、中觀數據好壞參半、經濟穩中趨緩。
而姜超曾經的領導李迅雷的文章可能更有可觀性。
李迅雷在最新發佈的《資産過剩會否成為必然趨勢》一文中表示,要“相信邏輯,不要相信奇跡”。文章認為,儘管2016年以來房價不跌反漲,經濟也回穩向上,但中國貨幣“從貨幣擴張到貨幣收縮,對應資産荒到資産過剩”的趨勢不可避免,並強調“調結構帶來價格上漲與經濟週期回升是兩碼事”。
事實上,李迅雷的文章觸及了這輪週期股論戰的實質——究竟是更加相信短期不斷超預期的高頻經濟數據,還是更加相信中期以來已被普遍接受的經濟增長率下臺階的邏輯。
相信前者意味著要相信一場“革命性”的經濟變化,而相信後者則必須承擔起短期高頻數據波動時極大的心理壓力。
這個選擇很難。
市場圈:表面風平浪靜 水下搏殺正酣
與研究機構更加關注事物本身的邏輯和可靠性不同,場內的職業機構和投資者顯然更關心投資結果。
一位資深的投資經理私底下表示,成熟的基金經理不用關注事物發展的真正趨勢,而會更關注變化。“因為,只要有更多的人持續地轉變立場(比如空翻多),那麼市場的價格趨勢就會強化(比如持續上漲)。後者對基金經理的操作更有意義。”
太平洋證券的研報對此心態有更精準的描述:“經濟新週期難以證偽,不如順勢而為。”在當下,相信“強者恒強”或許就是這種“順勢而為”心態的體現。
來自業內機構的資訊是,伴隨著上周大宗商品價格的齊刷刷走高,以及各地加強環保核查的新聞報道,越來越多的機構開始轉變態度。一些早先認為週期股“沒行情”的基金經理,開始部分增配週期股,以避免業績被同行“甩得更遠”。
外資同樣不甘寂寞。從上周開始,週期品的個股開始進入滬股通、深股通的成交活躍行列。上週五,寶鋼股份非常罕見地進入了滬股通凈買入排行榜前列,單日港資凈買入9048萬元,本週一,外資對寶鋼的買入進一步增加到1.28億,以買入金額計算,外資佔到了寶鋼股份日成交的7%左右,已足夠對股價産生支撐作用。
而來自交易所的龍虎榜數據顯示,當日披露交易資訊的鋼鐵股太鋼不銹再次出現機構聯袂買入的情況。四個機構席位合計買入太鋼不銹2億元以上,佔到了太鋼不銹10%以上的買入額,活生生把遊資席位招商證券深圳蛇口七路給擠到了後面。
此前,在馬鋼股份、安陽鋼鐵、淩鋼股份等都出現了機構席位聯袂買入的情況,從後續走勢看,上述個股也都創出了市場新高。
當然,隨著週期品的走高,機構“對戰”的局面也開始更多地出現。
7日,在過去兩個月股價翻倍的神火股份,以及連續三個漲停的安陽鋼鐵的盤面上,都出現了大手筆買單和大手筆賣單對決的激烈市況。盤後的交易數據顯示,神火股份的交易中,至少有兩家機構買入,三家機構賣出。從實際成交看,雖然賣出機構數量更大,但神火股份的股價還是在尾盤逼近了漲停,顯示出機構搏殺的結果仍難以判定。
“週期股的投資從來就是很難的。隨著週期品的上漲,他們的波動幅度一定會更大,投資的決策也會更難。”一家機構的投資總監最後總結道。
(責任編輯:徐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