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證券評論 > 正文

字號:  

蔣光祥:招商證券何以成為A股的“雨神”蕭敬騰?

  • 發佈時間:2015-12-09 10:43:2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蔣光祥  責任編輯:楊菲

  與歌手蕭敬騰“雨神”稱謂一樣名聲在外的,是招商證券的策略會。

  近年來,招商證券每逢開策略會,大盤必跌且屢試不爽。據媒體統計,2011年至今,大盤已經有8次中招“招商證券策略會魔咒”。在招商證券8日召開2016年策略會之際,股民已提前奔相走告提醒減倉,一封“跪求招商證券不要再開策略會”的戲謔來信更是刷爆朋友圈。

  詭異的是,8日的大盤真被投資者的調侃猜中,招商策略會魔咒再現。早盤兩市小幅低開,在略微震蕩後便開啟跳水模式,盤面呈現弱勢格局,成交量也較為低迷,收盤滬指失守3500點大關。

  難道今後對市場漲跌的判斷可以用招商策略會的召開時點來做分析?顯然不能。

  眾所週知,隨著下半年以來股市的降溫,兩融、股權質押規模出現明顯收縮,IPO、定向增發也一度暫停,這部分相對高收益資産的供給出現了下降。

  但受投資渠道的限制,從股市出來的大量資金又陷入尋找資産端的困境中,既沒有好的股權資産,也缺乏好的債權資産。隨著A股回暖,個人投資者無奈又重返股市,對收益率的期望值仍然較為熱切。資産回報預期較高與高收益資産不斷縮水之間的矛盾,成為當前大類資産配置領域的主要矛盾。

  這個敏感時點,跪求招商證券不要再開策略會,想必也是代表了相當一部分股民的心聲。

  但正如招商證券內部人士當天的解釋,12月份市場不確定性因素很多,比如第二輪打新、美聯儲議息會議以及大規模解禁潮等,這些因素使得近期市場面臨調整的概率大增。招商證券策略會只是再一次“不巧”在場。

  心理學上有個“孕婦效應”現象,指偶然因素伴隨不斷的關注而讓人覺得是個普遍現象。就像當人懷孕了就更容易發現孕婦,開著賓士車的人也更容易看到路上的賓士。當蕭敬騰被推為“雨神”,每個“遇雨”的日子都被網友和媒體高度關注。甚至一些他本人未曾出現的日子,如果有了降雨,只要能跟蕭敬騰扯上邊就都算他的“功勞”。

  但“雨神”也怕較真:中國氣象局的官網中國天氣網曾經正兒八經統計了一次,發現當年“雨神”的43天出行中,共有26天遇到了降雨,佔總數的60.46%。因而與其説是“蕭天王”招雨,倒不如説他格外“貪戀”那些多雨的城市和多雨的日子。

  招商證券一年中召開的與策略相關的會議不止年中年末幾次,仔細統計起來,應該也是漲跌天數旗鼓相當。不過考慮到A股牛短熊長的特性,不論是哪個券商開策略會,遇到大盤跌的日子幾率總會多一點,這並不令人費解。

  這不禁又讓人聯想到前一段時間的成都,自從進入10月以後,連續8周每逢星期天必出太陽,而其他時間幾乎都是陰天或多雲。連當地媒體都戲稱這才叫真正的“週日”,於是乎,老百姓在第九周安排戶外活動時,也會毫無疑問地選擇在星期天。

  同樣的道理,當市場的參與者有了大致相似的邏輯時,連他們自己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給一個心理暗示——遇到招商證券策略會這樣所謂的“敏感時點”,不少機構或者散戶會特意選擇回避,出貨與否暫且不論,至少前一天或者當天不會選擇加倉。而這樣的人一多,仿佛更驗證了前述邏輯的正確。

  好比今年6月的招商證券中期策略會上,公司副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丁安華開口第一句話就説“感謝各位能夠堅持來參加招商的策略會,我們相信大家都做好了應對才來的”。但真要説這當中招商證券能有什麼責任,顯然只是徒增一笑而已。

  A股市場現在所需要的,就像是等待某個蕭敬騰演唱會出太陽,或者成都第N周的週日碰上陰雨天一樣,來等待某一個交易日打破逢招商證券策略會大盤必跌的魔咒。

  説到底,這還是受制于太多因素的A股自己表現使然,否則即便招商證券想背這個黑鍋,也未必能搶得到。

  (作者為公募基金從業人士)

招商證券(600999)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