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08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證券評論 > 正文

字號:  

A股回暖貨基擴張“剎車” 市場劇震多空分歧加劇

  • 發佈時間:2015-10-22 07:4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楊海波

  導讀

  “我們設了個資金池,專門做企業過橋貸的,因為現在經濟不好,企業資金鏈比較緊,所以這個市場挺大的”,西部地區一家與P2P平臺合作的小貸公司負責人稱,“收益和一般的、P2P比更高,因此有一些客戶是之前做股票也轉過來投這個。”

  本報記者 李 維

  實習記者 姜詩薔 北京報道

  氾濫的資金,稀缺的資産,這是2015年下半年以來一直困擾著資本圈的難題。

  如此情形下,股市的回暖無疑吸引了資金的關注,十月以來,隨著股指的回升,A股成交量出現了明顯增加,10月8日,滬市成交量只有2588億元,但是到了10月21日,滬市的成交量已經倍增至5185億元。

  但是正在股市節節攀升之時,10月21日市場在沒有明顯利空消息下突發大幅下跌。當日上證指數下跌超百點,跌幅達3.06%,而創業板和中小板跌幅更是分別達6.63%和5.89%。股市再現不穩跡象。

  7、8月股市大跌曾經導致股市資金大量流向固收産品,10月以來股指的上揚是否會重新吸引資金趨勢性回流?突然的大跌又會否影響資金的抉擇?

  A股回暖影響貨基規模

  過剩的資金在權益類市場和固定收益類市場間流竄,這樣的“蹺蹺板效應”在貨幣市場基金身上有著明顯的體現。

  今年8-9月,貨幣市場基金規模進入了明顯的增長期。據基金業協會披露數據顯示,8、9兩個月份,貨幣市場基金規模環比增長分別達7.37%和5.74%,而貨基在全部類型基金中的佔比也由7月份的46.87%分別提升至8月的52.28%和9月的54.83%。

  與此同時,A股在此階段恰處於蕭條狀態。上證指數在8-9月內下跌逾600點,累計跌幅達16.49%,深圳成指同期跌幅更是高達18.32%,滬深兩市成交也逐日走跌。

  “股市的疲態會導致減倉的投資者更多地將閒置資金用於現金管理。”北京一家老牌基金公司固收研究員認為,“這類投資者仍然在關注股票市場的投資機會,所以會選擇流動性更好的貨基投資,這也成為了一段時間來貨基市場佔比提高的原因。”

  但是,當時間進入10月份後,貨基的好時光暫停了。截至10月21日,上證指數、深圳成指已累計上漲達8.77%和9.11%,而兩市合計成交額也由9月底的不到4000億猛增至萬億規模。

  而貨幣型基金則在經歷了逾兩個月的規模增長後,遭遇了規模增長瓶頸。

  據wind數據的統計口徑顯示,9月底,貨幣型基金的規模為24886.41億元,而截至10月20日,固定收益24886.45億元,僅增長0.04億元,而市場佔比則從34.30%下滑至34.22%。(統計口徑有別於協會數據)

  “這個月以來貨基的贖回明顯增加了,同時股票型基金的規模也在提高,我們猜測是與股市回暖有關。”上海一家大型基金公司運營部經理坦言。

  多空分歧加劇不確定

  事實上,除股指及交投回暖的蹺蹺板效應外,另一項導致投資貨基資金外流的原因,則可能來自於資産荒下其預期收益的下滑。

  “因為資産荒的發生,貨幣型基金的收益率在走低,許多貨幣市場基金的歷史7日年化收益率跌破了3%。”前述固收研究員表示,“縱向看,這個收益率是非常低的,這也讓貨基的吸引力下降。”

  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發現,就在此輪A股反彈前的9月30日,包括餘額寶在內的244隻貨幣型基金的最近7日年化收益率均未達3%,該部分基金超過全部同類産品總數的一半。

  “資産荒讓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的收益率降低到一定閾值的時候,將會提高閒置資金的風險偏好,誘使資金入市。”上述研究員指出,“一來是股災後A股估值水準下降了,安全邊際在提高;二來當許多貨基收益比一些藍籌股的股息率還低的時候,投資者自然選擇持股。”

  不過,由於市場回暖時日較短,其趨勢變化的不確定性也仍然高懸;而就在股指回升回暖逾半月後的10月21日,市場再度遭遇劇烈震蕩阻力。

  在業內人士看來,A股指數及交投未來仍然存在不確定性,因此其對貨基等固收類産品的影響也有待觀察。

  “經過股災後,市場情緒是比較脆弱的,一旦再度下跌,出逃資金可能又會選擇做現金管理,産品的贖回也會變慢。”前述固收研究員稱,“另外貨基規模下降之後,收益則可能會走高,不排除會有資金回流的可能性。”

  不過面對10月21日的下跌,部分市場策略人士似乎仍然比較樂觀,並認為此次調整只是市場上行軌道中的正常震蕩。

  “今天的震蕩市預期之內,不必驚慌。”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表示,“未來幾天震蕩很正常,行情還沒有完。”

  “這個階段的震蕩殺傷力不大,還可以通過做交易和逢低發掘新機會來獲得超額收益。” 張憶東認為。

  大額類受衝擊或有限

  與貨基等標準化固收産品的規模變化不同,股市短期回暖的“蹺蹺板效應”在大額固收類産品的變化上則並不明顯。

  “股災之後一些項目的發行募集速度變快了,但整體的變化並不明顯。”中植係旗下一位産品銷售經理表示,“今年的問題不在於發行難,而是産品收益率下降了,有的客戶為了更高的收益率,轉投了非信託的私募産品。”

  “並沒有覺得股市回暖對産品銷售有很大影響。”北京一位信託、資管類産品的渠道負責人也反饋稱,“政策方面也有一些影響,比如股指期貨限制了後,新發的套利類産品減少了,這類産品的收益率通常也比較穩定,而這也讓一部分到期的客戶轉投了傳統的信託貸款項目。”

  此外據記者了解,面對A股的短期回暖,另有部分投資者並未選擇重新入市,反而轉道部分P2P、小貸公司尋找收益率較高的過橋項目;而該類投資現象的增多,和經濟下滑背景下,部分企業資金週轉遭遇困難有關。

  “我們設了個資金池,專門做企業過橋貸的,因為現在經濟不好,企業資金鏈比較緊,所以這個市場挺大的”,西部地區一家與P2P平臺合作的小貸公司負責人稱,“收益和一般的信託、P2P比更高,因此有一些客戶是之前做股票也轉過來投這個。”

  據該負責人介紹,投資金額在200萬元以內,其過橋預期收益為年化24%,而如果在200萬元以上的,其過橋預期收益則可高達36%,此外,該類項目的一大特點是流動性較好,即參與者若發現股市機會出現時,可在7日左右時間完成退出,並重新入市。

  “確實有風險,但只要把握住兩端資金和項目,整體上是可控的。”前述負責人稱,“主要還是收益高,符合做股票的人的胃口。”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