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證券評論 > 正文

字號:  

評論:客觀評估股市調整對中國經濟影響

  • 發佈時間:2015-10-12 06:5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一帆  責任編輯:楊菲

  據報道,在日前大腕雲集的復旦大學某論壇上,高盛私人財富管理中國區副主席哈繼銘表示,股市調整不會對中國經濟帶來災難性影響。

  確實,如哈繼銘先生所言,股市崩盤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融資方面和財富效應兩方面,股市融資的暫停對企業融資的影響有限。理由是企業融資的主要方式仍然是銀行貸款,而資本市場直接融資規模有限。哈繼銘先生所提供的數據也表明,“哪怕是在股市紅火的2015年上半年,A股市場融資僅約佔GDP的1.6%、佔新增社會融資總額的4.8%”。誠然,這些影響,相對於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來説絕不是“災難性”的,不過,影響顯然是客觀存在的,而且已引起高層關注。

  此前,本報記者曾敏銳觀察到9月9日至22日,短短兩星期內中央高層5次談及股市,並撰文《中央高層罕見14天5談股市:力促市場理性健康發展》,得到廣泛傳播。其中,9月22日,習近平主席訪美期間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書面採訪和當日出席華盛頓州歡迎晚宴發表演講時兩次提到,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致辭和會見企業家代表時兩次提到,還有一次是李克強總理9月21日會見英國首席大臣兼財政大臣奧斯本時提到。雖然,這幾次國家領導談及股市都是外事場合,更多地是回應國際市場對A股調整的關切,並給國內外投資者釋放積極信號,中國政府對國內資本市場的震蕩可以把控,回穩可期,中國改革的決心堅定不移,長期投資存在更好機會,但這恰恰表明A股市場深幅調整的影響之大。

  回到國內看,一直以來業界熱衷追逐于各個檔期的經濟數據預測與解讀,進入三季度以來A股市場的調整還是引起了股市與宏觀經濟關聯這一問題的廣泛關注,哈繼銘先生的上述結論顯然也是由此熱點議題而來。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在最近一次吹風會上表示,三季度股市雖然對中國經濟有影響,但更多是心理層面影響。而早在4月份的時候,盛來運就曾表示,總體來講,股市和經濟的基本面有比較強的相關關係。但短期來説,股市的波動有市場關於股市的問題,運作中的自身規律,股市波動受政策面、資金面、投資預期等多種因素影響,所以短期變化還是由市場説了算。

  歷時一個季度的持續深幅調整,在時間上確實不能歸為長期,但這種持續性,除了引起國際市場關注,不僅使投資人萬億財富蒸發,更對市場心理層面産生極為不利影響,而尤其是在經濟下行壓力面前,信心缺失進一步壓制萌動的向好預期,悲觀情緒的産生總不會對工作生活,甚至經濟活動産生積極作用。相反,股市的適度繁榮對於增強宏觀經濟向好預期,刺激實體經濟投資意願改善業績,進而推動經濟增長可以産生正向迴圈。因而,管理層適度出手在炒作慾望膨脹時警示風險,並在連續大幅下挫中多部門聯手施策,都足以證明資本市場的重要性,與宏觀經濟有著緊密聯繫。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