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證券評論 > 正文

字號:  

評論:“國家隊”遠未到退出的時候

  • 發佈時間:2015-08-03 10:24:3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楊菲

  我們前期分析提示,A股歷史上“政策底從來不是有效底”,A股受穩定市場有形之手維護後還有一次探究市場底的過程,目前A股似已處於探尋市場底的過程中。區別在於,在泡沫破裂的壓力下,6月下旬的下跌是自由落體的快速釋放,而探究市場底則是有形之手維護下的“慢放氣”的過程。回頭看,之前當市場把行情反彈目標都期待於4500點的時候,在行情打提前量的作用下,實際上這目標已經不存在。我們前期還分析,在探究市場底的第二輪調整中,無論幅度如何,市場底的成立有一個必要的指標就是兩市交易量必須顯性收縮,我們的預期是:兩市交易量收縮到5000-6000億元,市場底方能紮實可靠。因此,後期A股或呈波幅與交易量雙雙收斂的趨勢。並且,國家隊的參與延長了行情找底與築底的過程。

  在7月初以來“國家隊”入市撬動行情反彈的過程中,有比較多的投資者存在一個認識誤區,即認為只要“國家隊”大規模救市,行情就能恢復到牛市氛圍。但我們認為,“國家隊”入市的基本職能和功能只是穩定市場,輸入市場能夠正常交易的必要流動性,其不存在引導股價漲跌的職能。在7月上中旬“國家隊”入市輸入流動性後的一段時間內,絕大多數股票尤其是小市值股票出現了連續漲停的盛景,其主要因素在於流動性恢復後對小市值股的作用更大。更主要的原因是,6月份的急速大跌不僅套住了普通投資者,也困住了機構投資者乃至上市公司的資本運作,因此,在股票交易的流動性恢復後,機構投資者必須展開自救——即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使股價復位。所以,在“千股漲停”的時候,機構投資者陷得越深的股票反彈幅度越大。但我們要清醒認識的是,自救性反彈的行情本質就是“自救”,在行情達到自救效果後,原來刺激行情的反彈動力反而會成為行情再度回落的壓力。

  在自救性反彈結合技術性反彈過程中,股票漲跌的一大特徵就是“亂”,股票的漲跌幾乎與公司基本面沒多少直接的關係。原因在於,除了少部分博弈投機性反彈的投資者之外,絕大多數投資者尤其是投資機構都在“盤活庫存”。與股票漲跌淩亂相對應是投資者的心態亂、思維亂,個個如驚弓之鳥,思維亂則行為亂,行為亂進而加速了股票的亂漲亂跌,我們之前分析提示的“混沌市”特徵得到淋漓盡致的顯現。我們之前分析認為,“國家隊”7月份的入市撬動的第一輪反彈,只是起到了紓解市場流動性危機和消除市場恐慌情緒的作用,市場人氣的穩定、信心的恢復還有一個較長時間的“心理按摩”過程。因此,旨在於穩定市場的“國家隊”還遠未到退出的時候。

  另一方面,投資者在目前階段實在沒必要自尋煩惱地時時猜測“國家隊”何時離場,更沒必要以行情的短期波動乃至投資者的盈虧來“綁架”國家隊。綜觀全球資本市場的歷史,但凡在必要時刻由“國家隊”出手來穩定市場的,從來沒有“打一槍就走的”!我們近期分析認為,目前的A股市場已經不只是一個單純股票交易的股市,而是一個兼具有多項經濟戰略功能的平臺:是一個支援與服務於國資資産證券化規模性展開的平臺、是一個為中小企業發展和經濟創新活動融資輸血的平臺、是一個間接降低實體經濟債務杠桿的平臺、是一個促進國企按照市場化準則,民企遵從規則發展的平臺、是一個替代房地産集聚社會富餘流動性的平臺、是一個促進人民幣資本項逐步開放與內外融通的橋頭堡、是一個通過提供便捷融資服務逼降實體經濟利率下降的重要工具。因此,“國家隊”入市穩定市場短期來看是為了紓解市場流動性危機和穩定市場情緒,長期來看更大的意義和動機是為了維護股市的戰略性平臺功能。從這個角度看,在可預期的較長時間內,“國家隊”還不會離場!

  此外,全球任何一個資本市場在必要時刻需要由“國家隊”入市穩定市場的,均不以營利為目的!因此,投資者實在沒必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地以股價短期漲跌來衡量國家隊入市的“戰績”。我們近期分析,6月份以來的巨震是A股市場發展歷程中的一次“成人禮”。在A股歷史上,“國家隊”這麼大規模公開入市是第一次,其本身也有一個“從菜鳥練到高手”的過程。因此,“國家隊”還遠沒到匆忙退出的時候。

  行情二次回調再次回落到4000點以下後,也再次回到上有頂、下有底的狀態,主機板4000點、創業板2900點已成新的阻力。此外,有“國家隊”駐紮的行情也不會很快再創新低。我們前期分析,6月份巨震之後行情的大架構已構成了區域性“千點震蕩”的趨勢。我們認為,隨著市場整體桿杠率的下降、投資者情緒的逐漸穩定,後階段A股“千點震蕩”的區間也會逐漸收斂,同時伴隨的是交易量的逐漸收縮。在行情波動幅度和交易量雙收斂的過程中,目前“亂漲亂跌”的股票也將逐步從無序到有序,從無序到有序的過程則是事關後階段投資成敗的顯性分化。在“上有頂、下有底”的區域性震蕩中,市場偶發性的短期恐慌提供了交易性介入的機會,脈衝性反彈則是減持的機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