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三板 > 要聞 > 正文

字號:  

一個新三板董秘關於流動性匱乏下做市商制度的思考

  • 發佈時間:2016-04-28 15:18:53  來源:大風文摘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上一篇對新三板交易方式的思考引發了圈內很多人的共鳴,而做市制度在去年也是新三板董秘圈子裏最為熱門的話題。這次,就讓大風君來談談做市商制度。還是以我個人的體會來寫,觀點受局限,大家姑且看看,也歡迎有感悟的朋友一起分享。

  一、做市交易第一週,某做市商直接減倉40%

  上篇説到我們公司6月初轉做市,當時找了6家做市商。只要是董秘,我想那時候大家都對公司股票轉做市後的交易是非常期待的(很傻很天真~),其實都是參照3-5月份做市股票良好的表現為基準,年初的瘋牛行情,的確給廣大的密友和企業老闆們以很大的錯覺。本人事後一直在反思,如果沒有年初的瘋牛行情,大家對轉做市的預期肯定要理性的多,心理落差也就沒這麼大,市場可能發展的更健康。

  做市後第一週交易的情況是讓人震驚的,從中登定期下發的股東名冊上,居然發現有一家做市商(不是主做市商)瘋狂減持,足足減去了初始庫存股的4成!其實盤面交易情況我也早有察覺,但沒想到拋單集中在一家做市商身上。心裏那個氣啊,雖然套現兌現浮贏是完全能理解的,但也不至於這麼赤裸裸的、這麼急迫啊?雖然這種行為在做市商群體中屬於少數,但的確對市場造成的惡劣影響非常大。

  二、300萬股原始股套現引發的血案

  6月份以後,新三板市場也和主機板一樣,行情迅速走弱,市場交易日益清淡,股轉公司開始對合格賬戶的開戶違規核查,也客觀上加劇了市場流動性不足的狀況。如果該做市商套現是基於對後市行情的精準預判而做出的減倉行為,那麼該做市商負責人的操盤水準是大大的高!公司股價表現相對於市場而言還算堅挺,在7月初做市指數跌出新低的時候,公司股價的跌幅相對於做市前的價格變化並大,真正的暴跌是從一個黑天鵝事件開始的!

  某一天,公司股價突然放量暴跌,在月中比照股東名冊的時候,發現某原始股東(已退休)在不計成本的大筆減持,聯繫該股東後,了解到是個人特殊的情況不得不減持手中股份,拿現金急用,該股東持有公司近300萬股原始股。公司幾個億的總股本,區區三百萬股的套現行為,讓公司市值在短短一個半月內縮水一半,6億市值從人間增發了!用不到總股本1%的股份,就做掉了公司一半市值,這在主機板上是無法想像的。不得不再次表揚一下俺們的主辦券商,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他們一股不減,找到一個靠譜的主辦券商很重要啊,兄弟們!

  由此引發了一個思考,新三板市場在流動性不足的狀況下,公司股價是如此脆弱,市場的盈利體系是如此脆弱!這種狀況造成的結果是:公司很慘,市值縮水一半;股東很慘,賬面資産縮水一半;做市商很慘,從浮贏變成了浮虧!連做市商都套住了!俺真心覺得那個股東就是武俠小説中的絕頂高手,一個人就把幾大門派揍的找不到北了!那時候真心慘,俺個人每天看著自己的資産(俺也是有公司股份的呀)在縮水,要麼一天損失一輛汽車、要麼一天損失一個智慧馬桶,一個半月下來一算,一套豪宅變成了普通商品房!看官們可以算算那時候俺的心裏陰影面積!追求詩與遠方的日子要無限期延後了.....

  三、説好的做市商穩定市場去那裏了?做市商為什麼這麼脆弱?

  一般都認為有了做市商後,做市商應該能在弱市中起到穩定市場波動的作用,但正如上篇我所講到的,從做市交易機制中我們可以發現,為了造成做空者的惜售,做市商在規則允許的範圍內(極端情況下),會直接在上筆交易價格上降低2%挂新買單,如果該筆買單又被成交,那麼繼續降低2%挂單,以此類推。因此,只要出現類似的情況四筆交易,該股直接就下跌10%,這種機制在單邊行情下就是災難!

  有看官要問,做市商為什麼不承擔起穩定市場的責任呢?為什麼挂單要不斷的降低?問的好!回答這個問題,要從目前券商做市部的情況説起,券商做市的資金來源,按照現有政策規定,必須是券商自有資金。這一條就極大的限制了券商做市業務的發展。請問,每個券商又能拿出多少錢來做市?所以説,一般券商做市部可以調動的資金量都是有限的,在目前上千家做市企業,只有80多家做市商的市場裏,很多做市商都是賣掉之前的庫存股去接新的做市業務,從存量資金裏做盤活。一旦遇到單邊下跌行情,做市商很快就會面臨庫存股不斷增加、可用資金不斷減少,賬面浮贏迅速消失的窘境。就拿我們公司的實際例子,三百萬股的套現,直接將券商本來有70%左右浮贏的庫存股一下子變得深套20%,這種市場,換了誰都受不了啊!那麼上面我説的情況就很好理解了,為了不增加庫存股,為了將本來就少的可憐的可用資金不至於快速流失,在交易規則內必須盡可能的做低挂單,直到空頭不願意賣為止。雖然賬面資産受損失,但至少能保持自身部門的流動性,兩害相權取其輕麼!更甚者,如果該做市商手頭現金頭寸真的很少,甚至會主動拋售庫存股,轉為市場的空頭方!---→此處我應該能聽到交易員們給我的掌聲!

  再加上券商內部一年一度的考核壓力,做市商的很多短期行為也就很好理解了,大家都不容易,要怪都怪市場不給力啊!:))反之,如果市場是單邊上漲行情,做市商的賣單被不停消化,庫存股會不斷減少,為了保持必要的庫存股,做市商可能會反過來主動買進股票,成為多頭。做市制度反而成了市場助漲助跌的制度!

  四、新三板流動性匱乏下,做市商(券商)的經營模式思考

  是不是有點吃著老百姓的飯,操著國家主席的心。一個企業的董秘,替券商操啥心?

  我要説關係大著呢,新三板企業如何找到合適的仲介機構是個很大的學問。從推介掛牌到轉做市、到再融資,甚至以後可能的並購重組,一個好的券商,將會極大的助推企業的發展。券商的新三板業務(很多叫場外業務)發展的好壞,其實直接影響到掛牌企業的後續發展。所以從企業的角度來觀察券商的場外業務模式很有必要。

  現在看來新三板的流動性改善不是一朝一夕的,可能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對做市商(券商)來説,在少的可憐的市場交易量下,通過做市交易賺取差價基本就是空中樓閣,這塊盈利預期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做市商也就能通過拿到價格足夠低的庫存股産生賬面浮贏才能給所在部門創造必須的考核業績,否則做市部的交易員們年底怎麼拿獎金?低價拿庫存股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做市商需要足夠的安全邊際,在熊市裏也能做到不輕易的産生浮虧。這一點,已經在去年的行情下非常明顯的暴露出來了,在上半年看來拿到的具有安全墊的庫存股,也能輕易的被深套。我們公司300萬股的套現,直接造成了做市商從賬面浮贏70%到浮虧20%。所以去年下半年做市商在謹慎的策略下開出很低的價格給擬做市企業,也是情有可原。畢竟,在市場面前,大家其實都是弱者。在當下,做市業務掙錢不易。

  那券商在新三板這塊通過什麼掙錢?再來説説推介掛牌業務吧,很多人印象中推介掛牌業務券商肯定是掙錢的,否則為什麼這麼多券商在做這塊業務呢?

  據我的觀察,有些券商是以做大推介掛牌數量為經營目的的,通過每年海量的推介費來實現業務的盈利。所以不管什麼樣的企業,只要能在股轉掛牌,我就給你做,我就收你100多萬的推介費。來算筆賬,一個場外業務團隊,算主要成員就4-5個人吧,核心的人可能就2-3個,這2-3個核心人員的薪水會高點,其他幾個會低點,但一個這樣的團隊,一年的費用我想200-250萬是必須的吧?核心人員一年給個50萬在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城市也算稀疏平常。再假設公司對團隊的收入激勵是6-4開,團隊拿6,費用全部計入團隊收入裏,公司凈拿4(券商的朋友不要較真,我就大致舉個例子,只是為了説明問題,有些券商可能還給不了這樣的政策呢)。那麼這個團隊一年的收入必須達到400-500萬才能保持團隊上面測算的福利水準。按去年一個項目100-150萬的推介費計算,一年必須順利推介掛牌至少4個項目。也就是説一個季度一家。這樣的工作量,我想工作強度也是很大的吧???按照這樣測算,一個券商一年要實現掛牌業務利潤一億元,需要50個這樣的團隊,目前這樣的券商有沒有??去年即使掛牌3000家企業,市場100多家券商,平均一家券商推介30家掛牌企業,沒多少利潤哦。所以大致這麼想想,券商想實現仲介業務有高收益是不現實的。畢竟以後新三板一年掛牌企業數量很難持續這樣的高增長。

  所以現在的問題是,券商通過什麼方式實現在新三板的持續盈利能力?企業需要什麼樣的券商幫助自己掛牌後的發展?我給出的答案是:市場需要一個能提供全套增值服務的券商。也就是説:從掛牌前的直投、推介掛牌、轉做市、幫助企業再融資、後續並購重組,産業鏈整合等等一系列增值服務的券商。目前有些券商選擇做大推介企業數量,賺取推介費;有些券商選擇做大做市業務,多拿低價庫存股套利等都是短期行為。未來券商的競爭,一定是綜合能力的競爭。畢竟在新三板目前流動性受限這樣的背景下,券商必須調整業務模式了,整合自己的綜合優勢,給企業提供全方面的服務才是王道。畢竟,做長産業鏈是所有行業提升盈利能力的不二法門,券商之間的競爭才剛剛開始。

  所以擬掛牌的企業們,眼睛要放亮點,不要只盯著掛牌這一件事,企業一旦進入資本市場,後續的需求才是真正關鍵的。找到一個能全方面提供服務的券商,會幫助企業少走很多彎路。不能僅僅盯著掛牌費用,要求嚴不嚴格等小事。一個不錯的企業,要是找一個不靠譜的券商團隊,會讓你苦不堪言。我們投資的一家企業,保薦團隊不給力,做什麼都是磕磕碰碰的,相當耽誤事。

  以上是一點小體會,專業人士請多多包涵,説的對的給點掌聲,説的不對的地方您就笑笑不説話得了~~

新三板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雪 萊 特 5.58 10.06%
2 新天科技 11.84 10.04%
3 紫光股份 80.14 10.01%
4 麥達數字 13.43 9.99%
5 賽為智慧 18.52 9.98%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科斯伍德 8.35 -4.35%
2 中環裝備 14.12 -3.81%
3 長園集團 17.19 -3.54%
4 上海鋼聯 74.30 -3.19%
5 長春高新 178.38 -2.83%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