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三板 > 要聞 > 正文

字號:  

參與主體稀缺形成壟斷是新三板發展瓶頸

  • 發佈時間:2016-04-25 08:31:58  來源:中國基金報  作者:姜隆  責任編輯:王穎

  以主辦業務和做市業務為核心的新三板服務主體的壟斷地位,將降低監管效果,降低券商核心服務能力,使得小微企業難以獲得優質服務,同時也使得研究先行成為空談。要解決壟斷問題,應引入競爭機制,逐步放開服務主體的限制,讓更多金融機構參與。

  以主辦業務和做市業務為核心的新三板服務主體的壟斷地位,將降低監管效果,降低券商核心服務能力,使得小微企業難以獲得優質服務,同時也使得研究先行成為空談。要解決壟斷問題,應引入競爭機制,逐步放開服務主體的限制,讓更多金融機構參與。

  究竟什麼是新三板發展的首要問題?每一位市場人士都有自己的答案,降低合格投資者準入門檻可能是其中認同度較高的一項,但在銀河證券研究部宏觀、策略與新三板部負責人孫建波看來,新三板服務主體稀缺造成的壟斷才是首要問題(本文所説的“服務主體”,是指從事主辦業務和做市業務的主體)。接下來,孫建波向記者系統分析了壟斷背後帶來的問題。

  壟斷問題一:

  券商核心服務能力下降

  就在上周,監管部門對非合格投資者的清查已經開始。自2016年以來,全國股轉公司開啟了嚴格監管模式,對所有市場參與主體的監管均有升級,監管風暴已成為新常態。

  孫建波贊成嚴格監管的,但他認為在壟斷狀態下的嚴監管,未必是監管部門的初衷。他解釋道,從目前來看,擁有牌照的券商才有可能成為新三板市場的核心服務機構,在新三板發展初期起到了激勵券商開展新三板業務的作用,同時也是對券商利益的保護。但現在看來,這種保護已在扼殺券商的創新能力和成長能力。

  嚴格監管後,券商的人才主要集中在撰寫材料、報送材料、風險控制等合規方面,從而限制了其在商業模式規劃、業務模式規劃等方面的人才培養。隨著監管要求的逐步細化,券商的工作正在形成路徑依賴。“監管要什麼,服務就提供什麼。”孫建波説。

  孫建波表示,券商的核心服務能力應該是為企業提供商業模式規劃、股權規劃、資本服務規劃等專業服務,“合規”要求應該是券商服務的底線要求,是本身該具備的基礎能力之一。

  如果不放開服務主體,隨著掛牌企業數量的增長,券商的壟斷地位將不斷加強,市場話語權不斷提高,反而會降低其服務能力,只能做好合規的底線服務。孫建波相信,這樣的結果並不是監管部門希望看到的。

  壟斷問題二:

  小微企業服務難保證

  隨著嚴格監管的常態化,掛牌費用及督導費用價格不斷上漲。費用上升必然提高企業掛牌的門檻,甚至有些券商已經明確表示,只服務於那些符合創業板條件的企業。尤其是分層機制即將正式實施,全市場的關注焦點都集中在有可能進入創新層的企業,對於那些處於初創期的小微企業來説,獲得服務的難度增加,甚至會造成無緣新三板市場的可能。這樣的結果似乎也違背了新三板定位服務中小微企業的初衷。

  孫建波表示,對於這一問題要一分為二看待。一方面大型券商的服務成本確實較高,而監管造成的成本確實也有所提高;另一方面看,服務主體向優質企業傾斜則是壟斷造成的結果。如果監管部門放開服務主體,那麼,大券商不願意做的業務,中小券商會願意;中小券商也不願意的業務,投資機構會願意。

  而現在的問題是單一的服務主體對應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資本逐利的屬性自然會向優質企業傾斜。如果放開服務主體,讓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對接不同的服務機構,不僅有利於企業的發展,也有利於監管部門管理。另外,當市場形成競爭格局後,提高服務品質的同時還能降低價格,從而減少企業的負擔,更好的服務中小微企業發展。“所以,打破壟斷是根本。” 孫建波説。

  壟斷問題三:

  新三板研究服務沒買方

  市場服務主體的壟斷對於研究領域會造成哪些影響呢?作為新三板研究負責人,孫建波告訴記者,銀河證券2013年就開始佈局新三板的研究工作,並由他統轄,採用自上而下的研究模式,主要針對宏觀、制度、理念等進行研究。在人員配備上,他要求他的團隊和行業分析師都去做新三板研究,但不安排專職新三板企業研究員。他認為,新三板還沒有進入到精細化研究的階段,這也是市場上很少見到銀河證券研究所發佈新三板研究報告的原因之一。

  孫建波表示,因為新三板服務主體的壟斷,造成現有的主體之間不需要競爭,不需要競爭就不需要深度挖掘,也就不需要深度研究,因此研究所的研究報告沒有買方市場。

  “如果説活躍新三板市場研究先行的話,那放開市場服務主體要排在研究服務的前面。”孫建波強調,“開放服務主體,新三板研究立即就能盈利。”

  化解壟斷思路:

  放開做市業務引入競爭

  孫建波同時給出了解決壟斷的思路。他認為,要讓新三板活躍,必須讓廣大金融投資機構參與到新三板服務當中,也就是説,要向金融機構開放主辦業務及做市業務。

  他認為可以分三步:第一步,可以引進公募基金公司及子公司;第二步,可以向各保險公司開放;第三步,對信託公司及信託産品開放。最後,向龐大私募機構開放,同時改變做市制度,引入競爭性做市制度。與此同時,落實證監會26號文,引入公募基金、保險資金、企業年金進入新三板市場。

  孫建波表示,要解決壟斷問題,就應該引入競爭機制,逐步放開服務主體的限制,讓更多的金融機構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服務。擴大市場服務主體,要一步一步來,産品引入也要合法、合規,雙管齊下才能打破市場壟斷,讓制度套利消失,使得新三板市場越來越活躍。

  他解釋道,投資者門檻過高阻礙個人投資者進入新三板市場,這只是表面問題,往深層次看,新三板最典型的投資者是做市商。但是當前開展做市業務的85家券商要服務於近1500家做市企業,開展主辦業務的84家券商要服務近7000家企業,而且做市券商與主辦券商基本重合,這樣懸殊的對比造成的壟斷,怎麼可能會使新三板市場活躍呢?

新三板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雪 萊 特 5.58 10.06%
2 新天科技 11.84 10.04%
3 紫光股份 80.14 10.01%
4 麥達數字 13.43 9.99%
5 賽為智慧 18.52 9.98%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科斯伍德 8.35 -4.35%
2 中環裝備 14.12 -3.81%
3 長園集團 17.19 -3.54%
4 上海鋼聯 74.30 -3.19%
5 長春高新 178.38 -2.83%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