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美股 > 海外財經 > 正文

字號:  

IMF總裁:經濟下行風險有礙“全球發展目標”

  • 發佈時間:2015-09-24 01:00:11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楊菲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22日表示,全球經濟增長面臨的下行風險加劇,疲弱的前景將令達成“全球發展目標”更加困難,建議發展中國家堅持結構性改革。

  拉加德稱,她希望全球領導人在9月25-27日舉行的紐約峰會上,能夠採納聯合國為未來15年制定的可持續發展日程。

  新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旨在根絕饑餓和極度貧困,減少國家內部和之間的不平等,實現性別平等,改善水和能源管理,並採取緊急行動應對氣候變化。拉加德表示,實現這些目標是一個挑戰。

  她在布魯金斯學會一場活動中表示,如果全球經濟增長率達到5.5%或6%,而不是現在這種情況,那麼(實現目標)將會容易得多。IMF將在10月發佈最新的經濟預估,其在7月時預計全球經濟今明兩年增長率分別為3.3%和3.8%。

  拉加德表示,全球經濟前景的下行風險有所加重,包括大宗商品價格下滑,貨幣政策調整以及中國經濟增長放緩。

  “中國經濟增長放慢是可預見的,意料之中,但仍有一定影響,特別是對本地區産生的溢出效應可能大於原先預期。”她説。

  IMF官員在當天一份討論報告中表示,為支撐可持續發展,各國應採取建立穩健的公共財政、投資教育、削減能源補貼並深化金融市場改革等舉措。

  報告建議,發展中國家應實施結構性改革,稱這對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是至關重要的,可以提高基礎建設使用效率,加強人力資源建設,提高農業效率等,全面優化經濟發展方向。

  報告認為,結構性改革將有利於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源,其中包括出臺政策提高農業生産率、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支出並增加教育投入,特別是對女孩子的教育。發展中國家可以通過增加稅收和削減不必要支出來創造條件,增加在發展與社會目標方面的支出。

  報告稱,削減能源補貼和恰當地制定能源價格,將對環境有益,同時創造更寬鬆的財政條件。提高能源價格可以讓每個國家的財政收入平均增加相當於國內生産總值的4%。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