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營硅膠的中小板公司宏達新材(002211.SZ)披露業績再演變臉大戲。
前晚,公司發佈業績修正公告,其2017年凈利潤由3492.12萬元下調至2042.69萬元,這距2月27日披露業績快報正好一個月。
實際上,從去年10月28日發佈業績預告至今年2月6日修正,5個月內,宏達新材對2017年的經營業績披露了4次,兩次變臉。
2008年2月21日上市的宏達新材,或受經營環境影響,經營業績一直欠佳。上市10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曾連續6年虧損,公司在退市邊緣掙扎了幾輪。
長江商報記者梳理髮現,靠自身主業難以脫困,宏達新材也曾幾經努力折騰,均告失敗。2013年,公司籌劃轉型醫療、環保領域,結果不達預期。灰心之餘,公司走上了賣殼之路。2013年至2016年,曾先後試圖擁抱分眾傳媒、永樂影視,因公司及實控人朱德洪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而被迫作罷。2017年,公司又籌劃出讓控股權,也是無疾而終。
“處於年報披露窗口期,不便接受採訪。”昨日下午,針對公司未來的發展規劃,宏達新材證券部黃姓人士向長江商報記者稱,受行業轉暖影響,公司去年的經營業績明顯好轉。
一券商分析人士稱,宏達新材流動性不足,預計未來還要靠資本運作走出困境。
時隔一個月便大幅下調業績
頻頻上演變臉術,宏達新材的經營業績讓人感覺很不踏實。
宏達新材的最近一次變臉是前晚。公司針對2月27日發佈的2017年業績快報進行修正。
當時,業績快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44億元,同比增長38.21%,凈利潤3492萬元,同比大增216.35%,形勢似乎喜人。
沒想到僅隔一個月,公司就大幅下調了業績。修正後的營業收入為9.45億元,同比增長38.40%,凈利潤2042萬元,同比增長85.05%。營業收入微增100萬元,而凈利潤大幅減少1450萬元,調減額較佔上年凈利潤的131.46%。
對於凈利潤大幅下調,宏達新材解釋稱,主要是對發生於2012年的一筆應收賬款是否計提壞賬準備,公司與審計機構存在分歧,此前發佈的業績快報未經機構審計。
其實,針對2017年的經營業績,宏達新材在發佈業績預告時也變臉。
去年10月28日,宏達新材在三季報中預告,預計全年凈利潤為2000萬元至2500萬元。而在今年2月6日將其修正為,預計凈利潤為3000萬元至3500萬元。
長江商報記者查詢發現,在披露2016年的經營業績,宏達新材也存在上述同樣的變臉。
2016年三季報,宏達新材預告當年凈利潤為500萬元至1500萬元。去年1月20日,公司修正為1500萬元至2500萬元。
去年2月13日,公司發佈2016年度業績快報,去年實現營業收入6.79億元,同比增長1.19%,凈利潤2026萬元,同比增長133.40%。
而在去年4月10日,年報披露前夕,公司又對業績快報進行了修正,營業收入6.83億元,同比增長1.72%,凈利潤1103萬元,同比增長118.20%。
對比2016年、2017年修正業績快報發現,均對凈利潤進行了大幅下調。
值得一提的是,宏達新材正式發佈2016年年報後,公司又發佈了年報更正公告,對多項數據進行修正。由此可見,僅僅是披露兩個年度的經營業績,宏達新材在披露時就有5次變臉。
未分配利潤虧損超7億
業績頻頻變臉的宏達新材經營業績堪稱慘澹,未分配利潤虧損額超過7億元。
宏達新材官網顯示,公司成立於1992年,至今已有26年曆史,是國內最早涉足高溫硅橡膠産品的企業之一。2008年,公司在深交所掛牌上市,為國內首家硅橡膠行業上市企業。
頭頂首家上市光環,宏達新材交給市場的卻是一份令人失望的答卷。
上市當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43億元,同比增長3.15%,而凈利潤0.44億元,同比大降48.94%,幾乎腰斬。
上市第二年,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雙雙下滑,營業收入回落至6.25億元,凈利潤下跌至0.37億元。2010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奇跡般底出現了大幅反彈,自此之後,基本上維持在微利一年、虧損一年的迴圈中,遊走在暫停退市邊緣。
數據顯示,2011年至2016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9.45億元、8.30億元、8.03億元、7.74億元、6.71億元、6.83億元,連續5個年度下跌。同期凈利潤分別為-0.19億元、0.04億元、-8.76億元、0.12億元、-0.61億元、0.11億元,2013年巨虧超8億元,一下子了虧掉了多年的利潤。
其實,如果不是非經常性損益支撐,宏達新材早已因長期虧損而退市。數據顯示,從2011年至2016年的6年間,其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均為虧損,其虧損額分別為0.22億元、0.32億元、3.22億元、0.30億元、0.66億元、0.17億元。
去年三季報顯示,截至去年9月底,宏達新材的未分配利潤為-7.04億元,每股未分配利潤為-1.63元。這意味著,26年發展,宏達新材合計虧損超過7億元。
基於頻頻虧損或微利,宏達新材回報投資者的也少得可憐。除了2007年至2009年三個年度進行過合計0.44億元的現金分紅外,公司已經連續13期未進行分紅。
並購、賣殼、賣股權均告敗
經營業績不妙的宏達新材也曾試圖努力改變,並購、賣殼、出讓股權等方法試了個遍,最終是遺憾結局。
長江商報記者查詢發現,2013年,宏達新材重組科創控股,後者試圖曲線借殼。忙碌半年後,因標的産權關係複雜,重組終止。
宏達新並未灰心,2014年決定通過並購轉型至醫療、環保領域。當年,公司擬以3.23億元收購城市之光30%股權。這在2013年巨虧8.76億元的情況下推進並購,足見其轉型決心。
不過,園林公司城市之光帶給宏達新材的也是一場噩夢。2014年前9個月,其實現的凈利潤為3461萬元,僅佔其承諾的2014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1.7億元的20.36%,且預計全年凈利潤不高於8000萬元。
實際與承諾懸殊太大,2015年4月,宏達新材將城市之光的包袱甩給了控股股東偉倫投資。
在收購城市之光及其業績未達標事件上,宏達新材實控人朱德洪因洩露內幕消息于2016年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直接導致公司接下來的兩次賣殼交易失敗。
重組失敗,宏達新材再次賣殼。這一次是急於回歸的分眾傳媒。分眾傳媒作價457億元置入,宏達新材作價8.80億元置出。
2016年6月,賣殼事宜如火如荼推進之時,宏達新材和朱德洪被證監會立案調查了。最終,賣殼失敗。
宏達新材還不肯罷休,更換接盤俠,曾多次衝擊A股失敗的永樂影視走向臺前。這次賣殼之旅更為短暫,僅僅兩個月就被交易所叫停。原因是重組新規出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以及實際控制人三年記憶體在被證監會處罰或者一年內被交易所公開譴責的都不得賣殼。
賣殼不成,朱德洪籌劃出讓控股權。不過,截至目前,控制權出讓事宜尚無明顯進展。
一券商分析人士稱,短期內,宏達新材擺脫困境還有難度。未來,公司或將繼續推進並購重組、股權轉讓,以實現産業轉型。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