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股份於今年一季報時,預計上半年業績同比下滑,但預盈仍超千萬元。然而,數月後公司業績發生了變臉。據公司近期披露的中報顯示,最終上半年虧損3921.66萬元,由盈變虧。有細心的投資者注意到,公司此前斥鉅資收購的新峰管業再度虧損,又一次吞噬了上市公司業績。
預盈千萬變臉成虧損
今年4月26日,龍泉股份披露一季報時,預計1-6月實現凈利潤為1150.54萬元至1725.82萬元,同比變動幅度為-60%至-40%。其時,這份預測因業績下滑比例較大,引起了投資者的不滿。未曾想到的是,這份大比例下滑的業績預測數據,卻並不是最終的結果。8月29日,龍泉股份發佈中期業績報告稱,2017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26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9.80%;虧損3921.66萬元,上年同期盈利2876.36萬元;基本收益每股虧損0.08元。
“2017年上半年,公司PCCP主營業務和金屬管件業務由於受下游領域部分工程項目實施進展節奏延緩的影響,報告期內公司的經營業績較去年同期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同時公司生産經營過程中出現了生産訂單延後執行、生産基地季節性開工率不足等問題。”針對業績虧損,公司做出解釋稱。
由於業績變臉幅度較大,有投資者表示不能理解:“公司近期公告半年報由盈利轉為虧損,僅僅説是原材料的上漲及交貨時間就差別這麼大……龍泉股份自2013年起,對業績修正次數為5次,難道這些全部就是原材料上漲及交貨引起的,公司難道就沒有對這些做一下預計?自身沒有問題?”
面對投資者的疑問,龍泉股份表示歉意,解釋稱公司的經營模式是取得合同訂單後組織生産,公司在定期報告中進行的業績預測是基於現已執行的合同訂單及預計供貨量做出的預測,但因客觀因素導致業績與預測不一致。
重組收購標的拖累業績
值得關注的是,2015年時,龍泉股份曾以定增及外加2.5億元現金收購新峰管業100%股權,交易價格約5億元。新峰管業主要從事金屬管件的生産和銷售業務,下游領域主要為核電站和石油化工,目前新峰管業已發展成為我國核電和石油化工領域高端壓力管道配件的主要供應商。
但完成收購後,新峰管業並沒有為公司貢獻業績,反而因虧損吞噬了公司的部分收益:合併報表的第一年即2016年,新峰管業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凈利潤實現金額為-1646.85萬元;2017年上半年仍然虧損1236.53萬元。
2015收購時,股權出讓方對新峰管業給出的業績承諾顯示,2015年凈利潤不低於2090萬元,2016年凈利潤不低於4200萬元,2017年凈利潤不低於4950萬元,2018年度凈利潤不低於5850萬元。
龍泉股份收購的新峰管業業績一直虧損,後面公司準備怎麼應對?帶著相關問題,大眾證券報記者致電了解情況。昨日,證券部一工作人員解釋稱:“上市公司今年中期虧損有新峰管業虧了一部分。公司目前沒有出售新峰管業的方案,新峰管業有2015年至2018年四年的業績承諾,承諾收益是四年累計計算,就是説四年之後一起來算(補償)。無錫新峰管業之前已經簽訂了一個較大的合同,供貨期大約在十月份。”
根據2015年的方案,在業績承諾期結束後,如果新峰管業在業績承諾期內累計實現的凈利潤低於業績承諾總額 (即 17090萬元),補償人朱全明、朱全洪、高雪清應就前述差額以所持龍泉股份之股份對龍泉股份進行補償;股份補償後仍有不足的,再以現金進行補償。
另外,就2017年能否扭虧的問題,該工作人員表示,公司一般下半年確認收入會比上半年多,下半年能否扭虧現在還不能判斷,需要看三季報對全年的預測。
(責任編輯:董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