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上市公司“骨灰級” 董秘已不足10人

  • 發佈時間:2016-03-15 00:31:21  來源:金陵晚報  作者:王雅樂  責任編輯:閻明煒

  董秘離職潮愈演愈烈,上個世紀上任的“骨灰級”董秘已經不足10人。

  業內人士表示,董秘頻頻離職,一方面和去年以來低迷的行情有關,此外,不少董秘開始投奔私募,尋求更好的發展。

  離職人數連續兩年增長

  《金證券》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已經有96家上市公司董秘離職,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約調研平臺數據顯示,滬深上市公司董秘離職人數已經連續兩年增長,2015年度離職董秘人數高達486人,遠高於2014年度的285人和2013年度的238人。“按這個趨勢發展下去,今年董秘的離職人數肯定超過去年。”業內人士表示。

  數據顯示,上個世紀就開始上任的“骨灰級”董秘如今只剩下9位。其中資歷最老的是華電能源的梅君超和上實發展的闞兆森,他們的任職時間都是1996年12月31日,目前依然堅守在崗位上,任職年限已近20年。浩物股份的徐琳、新華制藥的曹長求、張裕A的曲為民都是1997年任職的;特變電工的郭俊香、黔源電力的劉明達、海南高速的陳求仲、航太科技的王玉偉都是1999年任職的;即便是其中最“年輕”的董秘,經緯紡機的葉雪華也已經工作了15年。

  新三板私募分流人才

  江蘇一上市公司的董秘告訴《金證券》記者,董秘這個職業有不同的側重,有的主要就是做資訊披露,維護投資者關係; 有的主要做資本運作,把公司帶上市、定向增發等等; 還有的是兩者兼做一點。董秘是一個比較辛苦的職業,風險較大,體力付出較大,而且經常出差,此外還得和媒體保持良好的關係,還得處理與證券仲介機構的關係,總之涉及面相當廣泛,頗為不易。而與高壓力和高風險相對應,一些董秘的收入,遠不及外界想像的光鮮。

  業內人士表示,董秘離職説到底還是看風險與收益是否匹配的問題。“在市場行情好的時候不覺得,去年到現在,行情一直低迷,公司股價下跌,機構投資者、普通投資者都會對上市公司進行指責、發難……,董秘也為此承受了更多的壓力,薪酬也相對減少,這是促使他們離職的一個原因。

  另外,最近新三板以及私募的興起,也分流了一部分董秘人才。

  如今,擬上市公司都喜歡找有過IPO經驗的人擔任董秘,通常會給出更高的薪水,此外還有頗具吸引力的股權激勵,對於做資本運作的董秘而言,跳槽一般容易些。”上述董秘對《金證券》記者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