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上市公司並購效果不同 標的業績分化

  • 發佈時間:2016-01-08 07:59:20  來源:新華網  作者:王榮  責任編輯:閻明煒

  作為上市公司業務轉型、提振業績的重要手段,並購重組已經蔚然大觀。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全年共召開113次並購重組委會議,共審核339單重組案,較之2014年78次會議審核194單重組案,2015年猛增了75%。

  不過,年報披露在即,上市公司2015年全年業績開始顯山露水,並購重組大潮之後的“隱憂”也逐漸顯現出來,如安科瑞藍色游標等公司近期發佈的年度業績預告均顯示公司此前並購資産業績未能達到預期。

  業績屢現“不達標”

  1月5日,藍色游標發佈2015年度業績預告公告稱,公司2015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比上年同期大幅下降93%-85%。在業績變動原因説明中,藍色游標表示,公司此前收購的博傑廣告尚處收購後業績承諾期,博傑廣告2015年度實際經營業績完成情況與收購時承諾業績有較大差距。公司將聘請專業仲介機構進行減值測試,預計對收購博傑廣告所形成的商譽及無形資産需計提減值準備,對公司凈利潤有較大影響。

  而藍色游標此前公告顯示,根據業績承諾,博傑廣告2013年至2016年四年經審計的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扣非後凈利潤應分別不低於20700萬元、23805萬元、27376萬元、28745萬元。

  安科瑞日前預計2015年實現歸屬於上市股東凈利潤比上年同期下降0%-30%,主要原因是“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嘉塘電子發展有限公司業績下滑,造成商譽減值與業績虧損,預估對公司凈利潤的影響約-1400萬元”。資料顯示,嘉塘電子60%股權係安科瑞2014年初以自有資金1920萬元購買,其時嘉塘電子帶著“2014年應實現凈利潤不低於400萬元;2015年實現凈利潤不低於2014年的110%”的業績承諾而來。如今看似不高的業績承諾並未實現,反而出人意料地帶來1400萬的虧損風險。

  查閱上述公司公告顯示,對於並購資産業績不能達標,均作了相應的業績補償等相關約定。事實上,近期已有易世達鼎立股份尤洛卡桐君閣等公司公告收到業績承諾補償的相關事項。

  但是,並購重組標業績“不給力”,且相關承諾方不願或者不能履行相關業績補償承諾的情況也並不少見。如*ST融捷日前發佈關於延後履行重大資産重組業績補償承諾的公告稱,鋻於公司全資子公司融達鋰業有較大可能在2016年復産,相關業績補償承諾均順延一年履行。又金科股份,其全資子公司金科新能源于2014年12月22日與新疆招商崑崙簽訂相關協議,收購後者持有的華冉東方90%股權,近期公司公告修改原交易價格,此前的《業績承諾及補償協議》終止,並取消業績承諾條款。

  並購正向影響是主流

  與部分公司並購重組“好心辦壞事”所不同的是,更多的公司正借助並購提升主業,實現産業轉型。

  利亞德發佈的2015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2015年盈利31458萬元至33071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5%-105%。原因是:2015年並購企業協同效應明顯,金達照明大幅超額完成2015年度承諾利潤;勵豐文化、金立翔自第三季度併入公司合併報表,貢獻較大利潤;美國平達12月份業績併入合併報表”,並購資産正在貢獻可觀的産出。

  金龍機電2015年業績有望比上年同期增長230%-260%,其中“2014年10月公司完成無錫博一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深圳甲艾馬達有限公司並購重組,本報告期上述兩家子公司凈利潤合計約12500萬元”。資料顯示,上述兩家子公司2015年的業績承諾分別為6000萬元和5405萬元,有望超額完成任務。

  “在經濟創新轉型的背景下,無論是加碼主業,還是外延式發展,並購重組都將是上市公司實現業務轉型、提振公司業績的重要手段,特別是近年來‘定增+並購’模式逐漸風靡,正助推‘股權經濟’下的資産並購重組。”國泰君安分析人士認為。

  對於並購重組中的業績風險,上述分析人士認為,現在並購標的的業績風險主要來自於兩方面:一是此前並購重組的“後遺症”,前幾年礦業資産、工業製造等資産成為上市公司並購重組“座上賓”,受到追捧,如今隨著經濟轉型,上述資産的經營情況日漸“窘迫”,三年甚至是更長時間的業績承諾期尚未結束,業績不達標的風險接踵而至;二是新興資産的並購風險,近期北緯通信公告顯示,參股遊戲公司“受行業環境變化影響,傳統移動增值服務收入持續下降,手機遊戲雖加大投入,但自研項目、與國際合作運營項目表現均大幅低於預期,虛擬運營商等新項目尚未産生規模收入”,拖累公司全年業績。(記者 徐金忠)

  遊戲公司出現高溢價並購後遺症

  在經過前期以並購為主要抓手的瘋狂增長之後,遊戲行業如今正遭遇滑鐵盧,增速已經顯著放緩,尤其是前期展開高溢價並購的遊戲公司正面臨並表利潤與商譽雙減值的風險。

  並購模式難以為繼

  中青寶1月7日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李瑞傑前一交易日增持公司股票,主要是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和長期投資價值充足信心。此前,公司預計2015年將扭虧為盈。

  事實上,為了扭虧,中青寶2014年已經費勁了苦心。當年11月公司公告出售跳躍網路10.1%股權,獲得收入9292萬元,佔公司2014年度經審計的營業收入的18.98%;所獲得的利潤約為8,824萬元(未扣除交易産生的相關稅費),佔公司2014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的400.54%。不過,中青寶2013年收購的美峰數位、蘇摩科技,2014年業績承諾的完成率僅分別為80.58%和15.98%,遠遠沒有兌現承諾。而且,此前定增的募投項目多沒有達到預期。正因為如此,2014年中青寶虧損2203.59萬元,同比下降143.18%。

  中青寶的困局有著代表性,浙報傳媒博瑞傳播掌趣科技奧飛動漫等公司最近三年都進行了很多遊戲資産的並購,最終表現均差強人意。

  有分析指出,相關公司業績低於預期,與行業增長遇到瓶頸有關。隨著移動終端的普及,移動遊戲的市場規模已趨於穩定,全行業或無可能再出現從無到有的幾何式增長。也就是説,過分依賴通過並購來推動業績增長的模式已經難以為繼。

  遊戲行業生變

  不過,相比其他網際網路應用,遊戲行業變現能力仍較強。有報告稱,在進入平緩期後,遊戲行業仍將保持20%左右的增長率,2015年全年規模突破1300億元為大概率事件。

  當然,遊戲行業自身也在發生深刻變化。據介紹,玩家越來越不滿足於休閒遊戲單一重復的玩法和較差的遊戲畫質,中度的卡牌遊戲和重度的角色扮演遊戲開始受到玩家的歡迎。

  有統計顯示,2014-2015年以來,偏重度的角色扮演和策略遊戲在移動遊戲各類型中用戶量增幅最大,分別有超過80%和70%的同比增長。用戶量的增長驗證了手遊類型向偏重度化變遷的過程。而且,重度的角色扮演遊戲成為所有遊戲類型中付費率排名最高的遊戲類型。

  從移動安卓遊戲直接轉換成電視遊戲或虛擬現實遊戲,是相對於重新開發較便捷高效的方法。不過,由於手機遊戲本身顯示解析度較低,大約只有20%的手遊産品可以轉換為適合大屏電視的遊戲産品。

  東方證券分析師指出,“隨著移動遊戲市場向重度化遊戲類型變遷,遊戲體量不斷增加,我們認為會有更多的移動端遊戲可以被轉換成電視遊戲和虛擬現實遊戲。”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