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一大波騙子襲來 西部假上市公司融資騙局調查

  • 發佈時間:2015-12-01 03:40:36  來源:新華網  作者:曹楨  責任編輯:楊菲

  2015年以來,在西安等西部城市,悄然出現了一批“Q板、E板掛牌公司”,這些公司或在大型酒店公開召開增資擴股路演,或在媒體上打廣告“祝賀上市成功”。這些活動都可歸結為一個目的:公開轉讓股權實現快速融資。

  這些公司離上市公司有多遠?它們採取哪些方式迷惑眾人?據了解,不少此類公司公開轉讓股權的騙局,已經讓不少群眾受騙上當、血本無歸。近日,記者走訪了多家機構和部分投資者,為大家揭開“四板跨區域掛牌融資騙局”。

  上市?融資?

  高大上卻經不起查

  2015年5月,陜西一家農業公司在西安曲江新區舉辦了一場掛牌上市答謝會暨原始股首發儀式。這家公司今年年後在上海證券交易中心掛牌。該公司稱,“與會嘉賓現場踴躍簽單認購,看準上市公司的大好前景,現場購買原始股和企業內部流通股總額達3000多萬元”。

  記者根據該公司的宣傳片看到,在會場就座的多是白髮蒼蒼的老人,人數在幾百人。這顯然又是一起利用“轉讓股權”進行非法集資的典型代表。

  陜西證監局也集中查處一批類似案例。據查,2015年3月,經仲介機構上海HCF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推薦,在上海股權託管交易中心中小企業股權報價系統(Q板)掛牌的陜西XL公司,今年4月由上海HCF主導在陜西某縣某賓館召開“上海股交所上市答謝會”,召集300多名當地群眾參會。會上,由上海HCF及其邀請所謂“台灣專家”宣稱XL公司已在“上海股交所上市”,並進行“原始股轉讓推介”行銷宣傳,當場與多名群眾簽訂《委託股權投資、管理協議書》。該協議書中載明:“XL已于2015年3月在上海股權託管交易中心Q板掛牌上市,股票代碼20xxxx,公司擬定將於3~5年上主機板的戰略規劃,甲方自願將資金委託乙方或者共同籌集XL在冊顯名股東要求股權份額資金,在XL于Q板掛牌後、E板掛牌前以原始股權方式投資于XL。甲方委託乙方(顯名股東)對甲方投資的原始股權進行管理。”並辦理POS機刷卡交款手續,款項支付給協議約定的公司個人股東銀行賬戶。股權轉讓後,上海HCF向股權轉讓方收取“諮詢費”。

  據陜西證監局調查發現,XL大股東與仲介機構上海HCF聯手非法公開轉讓股權過程中,上海HCF掩耳盜鈴,自稱XL是有限責任公司,不是股份有限公司,所轉讓的是有限責任公司股權,不是股份公司股份(股票),因此不適用《證券法》,不屬於非法公開轉讓股票。

  一家在內陸省份名不見經傳的小微企業,何以華麗轉身成為“上市公司”?業內人士稱,與到主機板上市的動輒數千萬元的費用相比,那些到“四板”掛牌的企業,只是個報價展示系統,不需要報表審計、股改,披露資訊也是全憑自願,而整套掛牌費用僅需三五萬元,一兩個月就能搞定。

  據悉,各省的區域股交中心並不具備A股“連續競價交易”(在二級市場向公眾投資者公開銷售股票)的資格與功能,僅相當於一個“廣告櫥窗”,或僅具備“場外交易”功能。而場外交易,是指公司股權可在非上市公司股份轉讓系統內交易,針對投資機構或持100萬以上資産證明的合格個人投資者,且股東總量不得超過200人。相關規定中明確指出,此類公司不得公開宣傳、大規模集會公開轉讓所謂的“原始股”。

  “區域股權交易中心(四板)的功能就是在區域內進行股權交易,它的性質是私募,這一點非常明確。”陜西省股權交易中心總經理鄔清波説,“區域股權交易,顧名思義就是為了方便不夠資格上主機板、新三板的省內中小企業融資,為了解決他們貸款抵押物不充分、企業融資能力差而設立的。區域股權中心最根本的目的,就是為省內的小微企業和金融機構、投資人搭起一個互相了解、互相溝通的橋梁。就是為了解決資訊不對稱而設立的,那麼,這些企業捨近求遠,跑到異地股交中心去掛牌,就有些令人費解。”

  某證券公司的資深人士告訴記者,現在西北很多企業到上海股權交易中心、深圳前海股權交易中心去掛牌,回到西部地區後,便公開宣傳“在深滬兩地公開上市”,他們這樣做故意混淆了“證券交易所”和“股權交易中心”概念,涉嫌忽悠投資者,這樣的現象已相當普遍,希望相關執法部門引起關注。

  “借詞”亂用

  買原始股悠著點

  “目前的區域股權市場,有點像P2P。有市場無監管,一個字,亂。”陜西證監系統內部人士稱,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要有待於《區域性股權市場監督管理試行辦法》的出臺。據悉,該辦法由中國證監會牽頭制定,目前正在徵求意見中。

  證券行業人士透露,目前西部地區的區域股權市場剛剛起步。而部分企業利用普通群眾對股權投資、上市公司了解甚少的狀況,迅猛開展“公開股權轉讓”。其行為大致分為三種類型:

  一是利息虛高。部分公司在上海、深圳的股權交易中心掛牌後,便宣稱自己在“滬深兩地上市”,因業務擴大,需高息融資。開出的利息高出銀行同期利息的10倍以上。對於很多不明就裏的中老年人來説,如此高息確實難抵誘惑。

  二是宣稱出售“原始股”。此類公司的宣傳詞極富誘惑力。有公司公開稱,現有股份1元/股,預期在年底每股股值將上升到每股2元。為了增加誘惑力,該公司還制定了2年內未上市將按入股金額年息30%的利息支付並退回股本的“回收條款”。更有甚者,一些僅僅“掛牌”的公司公開宣稱,公司將在未來兩三年內“轉板”,轉到新三板或主機板。

  三是隨意“借詞”。定向增發、原始股受讓、股權融資等投資市場常用詞,被一些四板掛牌公司挂為“賣股”的噱頭。業內人士稱,任何完成工商登記註冊的公司,都可進行定向增發。哪怕是開個小飯館,只要投資人有意做合夥生意,與合夥人談妥投資總額與出資額,到工商部門做個註冊資本金、股東資訊變更即可。“相反,唯獨上市公司是不能隨意,任何舉動都要合規、上報證監會或交易所審核、報備。”

  西安一退休職工王先生,今年9月在親友的勸説下拿10萬元買了陜西某農業公司的“原始股”。當時這家公司承諾,2年後他的股權將增值一倍。但是,“當股東”的美夢很快破滅了,到了11月,這家公司已經跑路。目前有300多人受騙上當。

  根據公安經偵方面提供的資訊,目前很多企業在上海、深圳的股權交易中心掛牌後,並不到省會城市做公開的股權轉讓宣傳,而是到縣城或者更為偏遠的西部地區去做宣傳,這也加大了“打擊非法集資”的查處難度。

  國務院《區域性股權市場監督管理試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中指出:明確區域性市場為省級行政區劃內私募證券市場;明確區域性市場是小微企業培育規範的原地、小微企業的融資中心、資本市場仲介服務的延伸等。

  本地掛牌 規範治理

  “四板企業”應自律

  “今年以來,西北不少小微企業去滬深兩地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主大體可分為兩種心態,一種是渴望融資而摸不清狀況,另一種是故意為之、別有用心。”陜西省金融辦一位內部人士稱,目前“非法集資”出現了新的形勢,利用投資者資訊不對稱而“渾水摸魚”的小企業主,計劃去滬深做“掛牌”轉身又到內地做公開股權轉讓的,就是今年以來出現的。據悉,目前,陜西省及一些西部省份的“防非辦(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已對這一狀況密切關注。

  一個需要融資的陜西小微企業,它肯定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要不然銀行為什麼不願意給它貸款?它為什麼不在陜西而是去滬深股權交易中心掛牌?有更方便陜西的投資者了解的平臺它為什麼要捨近求遠?一位證券公司高層説,想要通過“買原始股暴富”的投資者,不妨仔細考慮下這些問題。

  陜西省股權交易中心總經理鄔清波説:區域股權市場(四板)的設立與管理,是由國家相關部門制定管理辦法、一般由省級政府主管部門的批准與執行管理,區域股權市場的屬性是私募市場,區域化、私募性是它的基本特徵。

  “四板”路在何方?西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院長強力教授説,首先要儘快出臺《區域性股權市場監督管理試行辦法》,讓監管部門依法監管;其次是加強對非法集資的查處力度、加強投資者教育的力度,讓普通投資者明白上市與“掛牌”、“證券交易所”與“股權交易中心”、“私募投資”與“小微企業股權轉讓”的區別,以免使更多的群眾受騙上當,蒙受經濟損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