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年度保殼衝刺戰打響 14家T類公司有望摘帽

  • 發佈時間:2015-11-09 05:10:28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桂小筍  責任編輯:楊菲

  19家自測暫停上市、9家摘星、9家不明確

  保殼大戰在四季度悄然打響。

  根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兩市51家T類公司的預測中,14家有望摘帽;9家將摘星;19家可能暫停上市;其餘9家則將可能戴星、不變、不確定等。

  上述51家T類公司中,22家在三季報中對全年業績進行了預測。其中,13家預計2015年可能會扭虧,因此公司的股票也有望摘星去帽。不過,扭虧保殼的手段大多只是“暫時性”的。

  例如,有公司稱,2015年度公司因重大資産重組,評估資産升值,致使投資收益大幅增加,預計年初至下一報告期累計凈利潤為正。

  除了重組之外,執行債務重整計劃、收到補貼、出售資産仍是“傳統”的保殼利器。不過,也有公司在公告中稱,雖然對全年業績的預測為扭虧,但由於出售子公司股權事宜存有不確定性,因此,2015年的業績仍有“不安”因素。

  當然,在13家公司中,還有少數公司的扭虧是依靠自身努力,比如主營業務收入逐漸回升、新産品生産與銷售收益顯現、完成定增後降低了財務費用、下半年産品逐漸交貨對全年業績有了積極貢獻等。

  縱觀整個公告顯示的情況可知,不少T類公司業績不佳的同時,還伴隨著因各種違規行為被處罰的現象。

  Wind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兩市共有8家T類公司收到了共計23份處罰,資訊披露的誤導性陳述、虛假陳述是被處罰的重大緣由。

  被處罰的公司中,罰款金額最高的是*ST中富,公司在今年年初收到罰單。證監會認為,公司在2012年12月10日臨時資訊披露對相關財務數據存在誤導性陳述,因此,對公司和多名時任高管開出了罰單。

  從過往的資料中可知,T類公司二級市場的炒作行情時有發生,因此,業內人士建議,T類公司是否真的發生了基本面的轉變,需要仔細甄別,盲目炒作概唸有極大風險。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