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上市公司中報扎堆變臉超往年 兩成公司業績修正

  • 發佈時間:2015-08-25 15:18:00  來源:羊城晚報  作者:莫謹榕 龍偉源  責任編輯:楊菲

  上市公司半年報披露進入密集期,兩市七成上市公司已陸續發佈了業績預告,過半數上市公司發佈了半年報。值得注意的是,市場行情波動,上市公司業績預告“變臉”比例超過16.8%,大幅超過往年,尤其是今年新上市的次新股,中報業績預告變臉概率更超過30%。業內人士分析,上市公司向下“變臉”或因對自身業績把控不足或信心不足,而次新股“變臉”更可能因為上市前的“過度”包裝,投資者宜短期規避這類個股,業績好轉的公司更有望後續獲得市場追捧。

  範圍廣:“變臉”率高達16.8%

  隨著發佈業績預告和半年報的上市公司越來越多,發佈預告後修正的公司數量也在增加。羊城晚報記者據同花順iFind數據庫統計顯示,截至8月20日,已有1041家上市公司發佈半年報,隨後即有20家公司發佈了修正補充公告,而已經發佈業績預告的1843家上市公司中,迄今共有309家上市公司發佈修正公告,預告“變臉”率高達16.8%,大幅超過以往的業績報告期。

  同花順數據統計顯示,2014年半年報發佈時期,A股所有上市公司中修正業績預告的只有196家,2013年同期,業績預告變臉的企業只有217家,而在今年一季報發佈期間,發佈業績補充公告的上市公司僅12家。

  第一創業證券投資顧問梁明暉告訴羊城晚報記者,從歷史經驗上看,每逢市場波動較大,或經濟環境相對不景氣的時候,上市公司也更容易出現高頻率、大幅度地修正業績數據的現象。

  上市公司的業績數據是左右投資者投資行為的關鍵參考因素之一,其變動往往會引發公司股價的波動,並影響投資者的盈虧。因此,一些大幅向下修正業績的上市公司尤其值得投資者重視。據不完全統計,中報業績“向下”變臉和轉虧、增虧的上市公司至少有77家。從行業來看,“變臉”公司主要集中在化工、機械設備、電子元器件、房地産等行業。

  幅度大:多家公司利潤縮水超億元

  此輪“變臉”的上市公司不僅數量較多,多家上市公司向下修正業績幅度也比較大,從預虧金額來看,杭鍋股份閏土股份魯豐環保貝因美*ST美利東方園林民和股份恒康醫療等公司業績修正後凈利潤縮水超億元。

  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業績預告修正幅度較大的是閏土股份,該公司解釋其“變臉”原因與行業不景氣相關,閏土股份在今年一季度中曾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20%至50%,凈利潤可達到7.998億元至9.998億元,但在7月6日發佈的業績修正公告中,就轉盈為虧,將上半年業績修正為同比減少0-10%,公司業績預告修正的凈利潤下降超過2億元。而公司給出的解釋是,下游紡織印染行業需求較弱,産品銷售量同比有所下滑以及子公司利潤下滑合併影響。

  理由多:打官司、天氣差都是理由

  此外,上市公司業績“變臉”的理由也可謂五花八門。沙鋼股份將上半年的業績由盈利大幅修改為虧損5700萬元至6800萬元,向下修正幅度居“變臉”企業前列,而原因卻是因官司所致,公告顯示變臉原因為“侯東方訴訟案一審敗訴(公司正在向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上訴中),公司計提預計負債近7000萬元”。

  房地産企業合肥城建則歸給了“天氣原因”,稱因天氣原因造成擬於6月底交付的項目綜合驗收進度推遲,預售的商品房本期不能確認收入和利潤而轉盈為虧。通信企業傑賽科技也表示業績出現下滑原因除了“毛利率同比下降”外,還包括“公司本年度取得政府補助同比下降”。

  大戶:超三成次新股“變臉”

  在迎來IPO井噴的上半年,登陸A股市場的新股多達193隻,隨著中報披露的逐漸深入,今年新上市公司也陸續交出了首份“中考”成績單。截至8月20日,已經有150家次新股發佈業績預告、84家發佈了半年報。根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顯示,共有32家發佈半年報的公司在上市首個半年就出現了凈利潤下滑,其中,西部黃金暴風科技凈利潤下滑幅度分別超過80%和70%。而已經發佈業績預告的150家新上市公司中,昇興股份、國光股份世龍實業木林森全信股份等50隻次新股均出現業績修正,“變臉”比例高達1/3。

  3月24日上市後便創下次新股漲停神話的“妖股”暴風科技在首份半年報中繼續表現不佳。根據公司8月18日發佈的半年報顯示,2015年上半年,暴風科技實現營業收入2.17億元,同比上升26.12%,同期凈利潤為669.94萬元,較上年同期下滑70.73%,而在今年一季度,暴風科技凈利潤就已經同比下滑146.72%。

  對於中報凈利潤下降,暴風科技解釋的原因主要是品牌廣告收入增長的同時,其佔營業收入的比例也明顯提高,導致公司銷售費用增長較快,但投資者們顯然並不買賬,中報公佈後三日股價已經累積下跌逾13%。

  事實上,新股上市後就出現業績變臉,並非暴風科技獨有。今年新上市的木林森也在7月中旬兩次對業績預告進行修改,對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0%-8%改為下降9.81%-4.65%,盈利也大幅縮水2500萬—3200萬元。此外,昇興股份、國光股份、世龍實業、愛迪爾都向下修正了上半年的盈利預計。

  投資提醒:警惕“變臉”公司防踩雷

  梁明暉提醒投資者,面對頻繁“變臉”或向下“變臉”的上市公司,投資者們應更加警惕。他分析,上市公司多次修正自己的業績報告,一方面可能表示該公司對業績的把控能力不足,另一方面也可能顯示該公司對自身業績的信心不足,多次“修飾”業績報告,更要注意該公司是否存在不誠信的行為。“建議投資者還是選擇對自身業績有信心、運營情況良好、基本面向好的上市公司”。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