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60家公司業績變臉 半年報修正理由“五花八門”

  • 發佈時間:2015-07-14 07:12:50  來源:東方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市場在經歷了暴跌與暴漲之後,A股上市公司的中報也將進入披露期,投資者們將對“大浪淘沙”後的股票進行新一輪的價值重估。但是,隨著發佈業績預告修正公告的家數逐漸增多,“變臉”的個股開始引爆“業績地雷”。

  7月13日,仁智油服 (002629.SZ)、山東礦機 (002526.SZ)和中科金財 (002657.SZ)分別發佈了“半年報業績預告修正公告”,其中,仁智油服虧損加大、山東礦機業績下降、中科金財是略有增長。

  數據顯示,截至7月13日,今年上半年業績“變臉”公司達到60家,其中幅度最大的是魯豐環保 (002379.SZ),從增長過億利潤直接變成“虧損6000萬至8000萬元”;虧損額度最大的公司是中煤能源 (601898.SH),今年上半年虧損達“8億元到12億元”。

  “變臉”的理由

  仁智油服的公告顯示,公司原本預計“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在-3700萬元至-3200萬元之間”,此次修正為“虧損4400萬元-4100萬元”。

  究其原因,國際油價持續低迷和國內化工行業的不景氣,公司主營業務工作量同比下降50%以上。公司應收賬款回收時間增長,應收賬款賬齡增加,使得上半年計提壞賬準備金額增加影響了公司上半年利潤額。

  山東礦機的修正數據是較此前預計下降比例減少,原因是“公司本期出售持有的山東昌樂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股權,産生投資收益所致”;中科金財的業績修正略有增長的一個最重要原因是“公司2015年5月完成對安糧期貨的增資擴股事項,自2015年6月起對安糧期貨的投資進行權益法核算,按對其持股比例確認當期投資收益。”

  數據顯示,截至7月13日,滬深兩市共計1300家上市公司發佈業績預告,其中發生2次甚至3次業績修正的公司共116家,其中60家公司出現業績“變臉”。

  7月2日,魯豐環保發佈業績預告修正公告,其“2015年4月28日公告的《2015年第一季度報告》中披露,預計2015年半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億元至1.2億元”,此次修正為“虧損6000萬元-8000萬元”。

  這是目前A股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業績預告修正幅度最大的,對此,魯豐環保的理由是,《關於出售土地使用權的議案》的土地手續尚未辦理完畢,土地收入18,000萬元未實現。此外,《關於公司本次重大資産出售暨關聯交易方案的議案》尚需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出售標的為虧損的鋁箔業務,其中年初至交割日期間損益的安排為:標的公司産生人虧損及凈資産的減少,由交易對方承擔,標的資産的對價不進行調整。

  另一個“由盈利變臉成虧損”的是沙鋼股份 (002075.SZ),其7月7日修正公告顯示,“公司一季報預計2015年1-6月凈利潤變動區間為1048萬元~2097萬元,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的變動幅度為-70%~-40%”,但是此次修正為“虧損5700萬元~6800萬元”。

  對此,沙鋼股份的解釋是“侯東方訴訟案一審敗訴,公司計提預計負債近7000萬元。”

  大連電瓷也是業績“變臉”公司,其修正公告顯示“公司此前預計盈利區間700萬元至1000萬元”,但此次變成“虧損800萬元-1400萬元”,主要原因是國家電網公司對部分標段的施工進度進行調整,導致公司産品無法按原合同期交貨,報告期可確認的銷售收入大幅減少。

  數據顯示,中煤能源是目前虧損最大的公司,其6月27日披露的公告顯示“今年上半年虧損金額為8億元到12億元”。虧損的原因是,2015年煤炭價格持續大幅下滑。

  預增“大有人在”

  除去業績變臉或向下修正業績之外,A股上市公司“向上修正”也“大有人在”。

  6月26日,漢麻産業 (002036.SZ)發佈業績修正公告,公司原本“預計2015年1-6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變動區間為214.25萬元至517.34萬元,變動幅度為-70.00%至-20.00%”,此次修正為“比上年同期增長1400%-1450%”。

  由虧損直接翻轉為大幅盈利,主要原因是,漢麻産業的2宗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已收回國有,收到15000萬元徵收及補償費,預計産生10843.73萬元的收益。

  在上海一位基金經理看來,這種依靠“非經常性損益”扭虧的公司要警惕,“實際上,漢麻産業盤面上也可以看出市場對這個股票的態度,在此修正公告發佈的前後,股價都是下跌的,説明投資者明白這種業績反轉並非來自公司的主業。”

  同樣,華昌化工也是“扭虧為盈”,其此前預計“虧損4500萬-3000萬”,7月1日修正公告顯示“今年上半年盈利100萬元至500萬元”。

  在上述基金經理看來,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今年5月份,公司出於戰略發展考慮,轉讓了參股子公司揚子江石化股權,增加凈利潤約2300萬元”。

  7月3日,啟明星辰 (002439.SZ)發佈修正公告,今年上半年原本“預計虧損900萬元~1400萬元”,修正為“盈利1000萬元~2000萬元”,理由是“隨著新增訂單增長,銷售業績較預期有所增長;軟體産品增值稅退稅較預期有所增長。”

  “或許,軟體産品增值稅退稅在此次業績修正中的貢獻更大。”上述基金經理認為,業績修正向上的理由無非三種,一是公司産品價格大幅上升,盈利能力提高;二是訂單大幅度上升,銷售收入超預期;“三就是依靠”非經常性收益“使上半年業績回升,賣點股權、資産之類的,對這種企業一定要保持警惕。”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實際上,還有一種業績預測非常不嚴謹的公司存在。

  6月9日,勤上光電 (002638.SZ)發佈業績修正公告,原本“預計公司2015年上半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254.08萬元-7391.19萬元”,此次修正為“盈利1600.74萬元-2737.85萬元”。

  這不是勤上光電第一次這樣披露資訊,該公司在2012年、2013年財報業績時就出現多次修正現象。

  深交所在今年5月7日已經對勤上光電出具了《監管函》,理由就是“公司2014年業績預告和業績快報披露的業績數據與經審計業績數據存在較大差異”,但勤上光電今年上半年業績預測再次出現較大的偏差。

  還有,智慧松德 (300173.SZ)的業績預測也很誇張,其今年一季報預測“年初至下一報告期期末的累計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較上年同期增長166%至1562%(即約為800萬元至5000萬元)”,預測跨度居然在1倍至15倍之間?

  該公司今年5月25日修正公告顯示,上半年業績被改為“比上年同期增長631.53%-661.53%,盈利為2200萬元-2290.22萬元”。

  截至目前,今年以來因為業績向下修正問題收到監管函的上市公司已超過25家,其中因業績預告或業績快報與修正後數據或財報數據存在較大差異而收到監管函的公司就有16家。

  實際上,上市公司業績頻繁“變臉”,特別是向下“變臉”極大地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不僅不利於投資者的價值判斷,更不利於監管機構的管理。在上述基金經理看來,監管機構應進一步在信披等環節加強要求,加大對業績“變臉”公司的懲處力度,倒逼其認真對待每一次信披工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