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兔寶寶整豬價錢買根"火腿" 董事長先潛伏賺3.5億

  • 發佈時間:2015-11-06 07:0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郭曉偉  責任編輯:楊菲

  在復牌連續漲停後,妖股兔寶寶的股價也結束了衝高之旅,大幅下挫。

  這一切都得益於10月19日兔寶寶的收購預案。公告顯示,兔寶寶擬以5.02億的價格收購凈資産賬面價值為984.16萬的多贏網路。近50倍的溢價,迅速引來了資本市場的圍觀。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多贏網路2013年營收900萬,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68.08萬元;2014年營收1935萬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512.7萬元;2015年上半年,其營業收入為1167萬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291萬元。

  相比並不穩定的營收和凈利增幅,多贏網路給出的承諾收益可謂令人驚嘆。多贏網路對2015至2017年承諾凈利潤數分別為2500萬元、3375萬元和4556萬元,三年凈利潤複合增長率高達82.24%。如此高的凈利增長速度,需要兔寶寶怎樣給多贏網路營收增肥才能實現,尚不可知。

  10月14日,兔寶寶便收到深交所《關於對德華兔寶寶裝飾新材股份有限公司的重組問詢函》。

  不過,此次收購對於兔寶寶董事長丁鴻敏來説,確實是一樁大賺特賺的買賣。

  公告內容顯示,2015年6月份多贏網路的最後一次股權變更中,兔寶寶董事長丁鴻敏實際控制企業德華創投和其本人,分別以54萬和21.6萬合計從原股東手中接過了該公司70%股權。相應的,多贏網路前實際控制人高陽的股份由之前的57.745%下降到18.58%。

  如果按照5.02億的收購價計算,多贏網路70%股權約價值3.51億元;短短5個月,兔寶寶董事長丁鴻敏便以71.6萬元的籌碼獲得了3.51億元的回報。

  而更加蹊蹺的是,在多贏網路前股東和丁鴻敏進行股權轉讓時,兔寶寶剛剛停牌。因此,媒體紛紛質疑,丁鴻敏精準潛伏涉嫌利益輸送。面對質疑,兔寶寶方面回應“純屬巧合”。

  “上市公司重大決議,都需要董事會開會討論。作為董事長,丁鴻敏不可能不知道上市公司的收購標的方。”一位行業資深人士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另外,這種股權轉讓一方面可以給收購方高定價的動力,同時減少收購談判阻力,一舉多得。

  對於這種説法,中國經濟網記者聯繫到兔寶寶董秘辦,電話接通後被對方挂斷。中國經濟記者再次撥打,對方電話便一直無人接聽。

  兔寶寶高價買“火腿”

  誰也沒想到,停牌4個月後,兔寶寶花了整豬的價錢買了根火腿,而這根火腿就是多贏網路。

  10月19日,兔寶寶發佈了一連串公告,對收購多贏網路並復牌一事進行説明。公告稱,兔寶寶擬向丁鴻敏、德華創投等8名交易對方發行股份購買其合計持有的多贏網路100%股權。本次交易完成後,兔寶寶將持有多贏網路100%的股權。經交易各方友好協商,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産的股票發行價格為定價基準日前1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的90%,即7.38元/股。

  另外,在市場最關注的定價方面,兔寶寶可謂十分大方。

  公告內容顯示,截至評估基準日2015年6月30日,多贏網路估值為50274.99萬元,而其經審計的凈資産僅為984.16萬元,增值49290.83萬元,增值率高達5008.44%。經協商確定標的資産交易價格為5億元,較賬面凈資産溢價49.80倍。

  高價位的背後,是多贏網路並不十分吸引人的帳單。

  數據顯示,多贏網路2013年營業收入900萬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68.08萬元;2014年營業收入為1935萬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512.7萬元;2015年上半年,其營業收入為1167萬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291萬元。

  不過,按照多贏網路的收益承諾,賣出如此高的價格,也似乎可以理解。

  在業績承諾方面,多贏網路稱,2015至2017年承諾凈利潤數分別為2500萬元、3375萬元和4556萬元。

  丁鴻敏成最大受益者

  5月29日,兔寶寶停牌。10月19日,兔寶寶復牌交易。在一個弱勢補跌後,連續開出五個漲停,其股價也由11.56元的跌停價一路走高到18.62元。

  隨後,交易量連續出現在龍虎榜上的兔寶寶立馬被媒體曝出,“機構撤退,遊資瘋炒”。,回頭再看這宗交易,最大的受益者是無疑依然是兔寶寶董事長丁鴻敏。

  這還要從被收購前多贏網路的股權變更説起。

  根據公開資訊顯示,多贏網路公司成立於 2007 年 11 月 21 日,初始註冊資本 108 萬元,成立時股東和出資情況如下:高陽出資64.80萬元(佔註冊資本的60.00%),陳密出資 43.20萬元(佔註冊資本的40.00%)。

  2014 年 12 月,經股東會決議,高陽將其持有的公司 2.255%股權轉讓給袁茜,陳密將其持有的公司5.095%、4.225%、6.13%、6.13%和1.00%股權分別轉讓給袁茜、金志強、袁仁泉、王曉斌和汪軍。

  最為關注的是兔寶寶停牌後,多贏網路的股權變更。

  根據2015年6月20日的股東會決議及股權轉讓協議,多贏網路公司全體股東將部分股權轉讓給德華創投和丁鴻敏。變更後,德華創投出資54萬,買入多贏網路50%股權,丁鴻敏出資21.6萬,買入多贏網路20%的股份;而多贏網路原股東方面,高陽出讓了超過40%的原始股,其他中小股東手中的股權也都有削減。

  如此一來,丁鴻敏通過控制德華創投和個人持股,總共持有多贏網路70%的股份,而其代價卻僅僅是75.6萬元。

  收購方案面世後,按照多贏網路50274.99萬估值計算,丁鴻敏手中的70%的股權價值約為35192.49萬元。

  換句話説,通過提前接手被收購方的股權,然後做高估值,短短5個月,丁鴻敏利用75.6萬撬動了3.51億的財富。

   利益輸送還是純屬巧合?

  對於兔寶寶董事長精準潛伏標的方一事,也曾有媒體進行跟蹤報道,兔寶寶方面給出的回應是“純屬巧合”。

  兔寶寶董秘徐俊稱,兔寶寶在完成線下實體店的佈局後,轉向線上佈局,早在1年多前就和多贏網路在電商領域展開闔作。多贏網路也把兔寶寶列為潛在大客戶以及引進戰略投資的對象,兔寶寶今年考察發現雙方有很大的互補性,所以提出整體收購,多贏網路也同意了。資産證券化,要麼是IPO,要麼是和上市公司合作,多贏網路選擇了後者。市場上也多有類似的操作模式,兔寶寶純粹是在時間節點上巧合了,不存在任何貓膩。

  不過市場對這種説法並不認可。

  多層次資本市場聯盟華東副主席、上海法學會金融法研究會副會長宋一欣律師就認為,兔寶寶所謂的“過橋收購”,為何是在完成70%收購後再于後續公告裏面説明,令人不解。

  經濟學家宋清輝也認為,兔寶寶“過橋收購”的解釋不合理,需要對上市公司後續的公告以及實質的收購步驟再進一步觀察。

  北京一位股民也向中國經濟網記者表達了自己的疑惑。既然雙方(兔寶寶和多贏網路)早在一年前就展開了合作,兔寶寶也知道多贏網路要進入資本市場,為什麼不在彼時變更股權?他説,“在兔寶寶停牌之後,丁鴻敏低價接手這麼多股權,然後再吹高收購定價,最終還不都是股民買單麼?”

  一位行業資深人士也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在上市公司定增、收購、借殼等資産運作中,實際控制人在雙方談判中的角色十分重要。”

  據他推測,收購多贏網路,兔寶寶董事長丁鴻敏不知道此事的概率幾乎為零。“賣方讓出了部分股權,買方再開出個好價錢,各方利益平衡後,收購基本上就沒有任何阻力了。”

兔寶寶(002043)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