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長園集團捆綁式收購失敗 沃特瑪電池"二嫁"未成

  • 發佈時間:2015-11-04 07:36:18  來源:環球網  作者:郭成林  責任編輯:楊菲

  長園集團昨日公告稱,終止籌劃原擬通過重大資産重組收購深圳市沃特瑪電池88.89%股權事項。

  此前有分析稱,如收購完成,長園集團將構建包括鋰電池添加劑、電池隔膜、動力電池生産及新能源汽車解決方案等的全産業鏈。但如今,停牌籌劃三個多月,卻終以失敗告終。長園集團解釋,由於停牌期間資本市場和標的資産所屬行業均發生了較大變化,公司與標的資産的股東就估值難以達成一致意見,因此決定終止。

  有意思的是,2014年底,長園集團即通過子公司收購沃特瑪11%股權。今年4月,另一上市公司寶塔實業(11.27, 0.00, 0.00%)重組停牌公告透露,擬收購沃特瑪100%股權,但亦告失敗。在當時的公告中,寶塔實業認為沃特瑪不具備重組交易條件。

  那麼,“二嫁”未休的沃特瑪電池有何隱衷,又將何去何從?

  沃特瑪是誰?

  資料顯示,深圳沃特瑪成立於2002年,註冊資本近6000萬元,是國內最早成功研發磷酸鐵鋰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汽車啟動電源、通信基站後備電源、風光儲能及家庭儲能電池系統解決方案,並率先實現規模化生産和批量應用的企業之一,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主要技術指標處國際領先水準。最主要的産品是32650型磷酸鐵鋰動力電池。裝配節能與新能源客車總量近1.3萬輛。

  查閱資料,目前沃特瑪電芯年産能3GWh以上,已投入50億元在渭南建設10GWh動力電池生産線,達産後,可實現250億至300億元的年收入,充分受益新能源汽車發展浪潮。

  去年12月,長園集團曾發佈公告稱,擬通過全資子公司拉薩市長園盈佳投資有限公司收購深圳市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11.11%股權,預計收購金額為1億元。根據這一投資金額反推,沃特瑪當時估值在10億元左右。

  公告進一步披露,截至去年10月31日,沃特瑪總資産為11.7億元,凈資産7954.萬元,凈利潤2936.25萬元(未經審計)。

  由此可見,長園集團此後的再次收購可能是捆綁式交易,在當初首次入股沃特瑪時即有所安排。

  而針對重組失敗,長園集團強調,雖然本次重大資産重組未實施成功,但公司將繼續堅持內生發展和收購兼併相結合的發展戰略,並對沃特瑪“在資金、市場、 技術和管理等方面提供適當支援,保持雙方良好的合作關係”。

  曾擬嫁寶塔實業

  耐人尋味的是,此次與長園集團的交易並非沃特瑪“初嫁”。

  今年4月17日,寶塔實業發佈《關於終止籌劃重大資産重組事項暨公司股票復牌公告》。

  據公告,寶塔實業為增強公司盈利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從而為後續發展奠定基礎,原本擬向特定對象發行股份購買深圳市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100%股權。

  針對終止籌劃的原因,寶塔實業稱,經分析研究,認為標的資産不具備交易重組條件,故放棄本次交易。

  沃特瑪官方網站此前曾發佈一則消息,4月12日,寶塔實業控股股東寶塔石化集團董事長孫珩超一行蒞臨公司,參觀考察了電池研究院下屬的電芯研究所、電子研究所、結構研究所與公司聯合開發的純電動公交、移動充電車等汽車産品,並就進一步合作事項達成高度一致。

  但這並未促成重組的成功。背後原因為何?

  “近年來,沃特瑪涉及多起混動、電動公交起火事故。電池、車輛的品質常遭各界質疑。重組失敗或許與此有關。”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説。

  不過,記者採訪電池、車輛生産企業獲知,如運營方不能將電池運營維護好,出事也是難免的。例如在深圳4·26電動大巴起火事件中,官方調查組的鑒定認為,電池管理系統控制策略存在缺陷、充電系統功能不完善、監控數據不被重視,車充電機後臺監控等缺乏系統的安全保護設計,是造成事故的原因。

長園集團(600525)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