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混改2020年有望“結果”:船舶和航空是焦點

  • 發佈時間:2015-09-24 03:10:13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矯月  責任編輯:楊菲

  隨著軍工業務加速市場證券化和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的印發,軍工業務改革的步伐也開始加速。

  對此,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賀在華向《證券日報》記者指出,對企業來説混改將會帶來兩方面影響,“一方面民營小企業進入國有企業只能做小股東,而我國並沒有保護中小股東權益法律;另一方面有利於企業市場化水準的提高,加快企業專業化發展步伐,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推進軍工企業混改

  有業內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指導意見》的出臺將加速軍工業務改革的步伐。“由於軍工業務的保密性,導致軍工改革需要有相關政策的支援才能繼續。”

  對此,賀在華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指導意見》的出臺對於軍工企業來説有以下好處,一是有利於促進軍工企業重組整合、強強聯合、化解産能過剩,推動軍工企業的創新發展;二是國有資本實現股權多元化,為軍工企業注入新活力,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效率;三是有利於軍工企業市場化水準及軍工單位資産證券化水準的提高,加快軍工企業改革進程。受此影響,以下軍工股將有可能會受益,中直股份中航機電光電股份等。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在軍工企業混改中,船舶和航空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有市場人士指出,從現有案例來看,國防軍工企業國企改革的典型路徑是船舶公司整體上市,而航空是分塊上市,這主要與集團業務的重合度有關。

  從船舶方面來看,我國海軍裝備建造擁有兩大主力——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和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其中,中船重工旗下中國重工于2013年9月份公佈總募資近85億元的定增預案,用於收購超大型水面艦船等軍工重大裝備總裝資産,開創了核心軍工資産證券化的先河。而中船重工優質資産的注入一直在穩步推動中國重工的整體上市。

  此外,中船工業旗下廣船國際資産完成重組並更名中船海洋與防務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同時中國船舶後續也存在資産整合預期。

  混改有望2020年“結果”

  據中國重工內部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在胡問鳴擔任中船重工董事長後便很注重軍工混改,並産生了一些新的想法。其向記者表示,應關注胡問鳴在武漢視察時對軍工企業改革的發言。

  9月15日至9月18日,中船重工董事長、黨組書記胡問鳴一行到集團駐武漢七〇九所、七一七所、七二二所調研,強調指出,要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好中央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加快推進科研院所改革,加強聯合,創新商業模式,完善科研創新與産業發展相互促進機制,弘揚工業精神,用好各類人才,通過改革煥發激情、活力和幹勁,為持續快速發展提供動力。

  胡問鳴強調,中央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指導意見已經公佈,配套改革方案也將陸續出臺,其中包括科研院所改革,這是大勢所趨,目的是促進生産力發展,激發創新活力和動力。要認真學習領會指導意見精神,切實抓好貫徹,按照科研院所分類,緊密結合實際,加快推進改革步伐,落實好中央的部署要求。

  事實上,早在2014年,就曾傳出中船重工集團或列入央企第二批改革試點名單的消息。此外,中船重工集團的全面深化改革方案已經確定,除科研院所轉制方案基本確定以外,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也予以明確。

  改革方案提出通過股權交換、可轉債等方式引入外部資本,並以股權激勵等形式實現員工持股。此外,集團成員單位可根據其定位,分類調整國有股權的持股比例。部分高新技術産業和支柱産業單位,集團公司可保持國有股權相對控股;但關係國家安全和國家戰略的單位,仍要保持集團公司獨資。

  分析師表示,這種根據企業定位、分類確定國有股權比例的思路或將成為軍工企業改革的範式,而引入外部資本則是軍工企業改革取得的重要突破。

  也有業內人士指出,軍工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是著眼于提升企業運營效率,因此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常用的股權交換、融資租賃等方式都適用於軍工企業。

  除上述中國重工的混改事例外,從航空企業來看,東方航空與達美航空簽署了《股份認購協議》也被市場視為一個混改的案例。

  公告顯示,達美航空擬斥資約34.89億港元認購東方航空新發行的H股普通股4.6億股,交易實施後,達美航空將持有東方航空約3%的股份,成為東方航空外部第一大股東。

  有市場人士認為,東方航空此舉無異於實質性的混改動作,或將成為央企尋求外部聯盟的標準範例。

  而當談到軍工混改的時間進程時,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賀在華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軍工企業混改將有可能在2020年取得階段性成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